打开金刚经的世界赠手抄金刚经拉页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44.82
5.1折
¥
88
全新
仅1件
作者编者:余世存
出版社海南
ISBN9787573010537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31984874
上书时间2025-01-1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余世存湖北随州人,现居北京。
知名学者,畅销书作家。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
曾任《战略与管理》执行主编,《科学时报》助理总编辑。
已出版主要作品:《非常道:1840—1999年的中国话语》(第二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老子传》《家世》中国时间三部曲:《大时间:重新发现易经》《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第十三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节日之书:余世存说中国传统节日》(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立人三部曲:《盗火与革命》《安身与立命》《世道与人心》\\\\\\\"
目录
\\\\\\\"第一章 缘起(我每天的修行生活)
第二章 请法(须菩提提了一个好问题,如何降伏其心
第三章 四相(命题:若菩萨挂相即非菩萨)
第四章 无住(为什么说无住的福德像虚空一样不可思量)
第五章 虚妄(命题: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第六章 希有(须菩提问后世众生能生信心吗)
第七章 无为(为什么说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
第八章 依法(所谓佛法即非佛法)
第九章 无相(在谈修行次第时须菩提说他如何得阿罗汉道)
第十章 庄严(我现身说法,我在然灯老师那里得到了什么)
第十一章 福德(须菩提感慨恒河沙数之多)
第十二章 尊重(为什么说此经如佛塔庙)
第十三章 受持(须菩提请教这部经的名称)
第十四章 离相(须菩提大受触动,一时涕泪悲泣)
第十五章 持经(我预言这部经将为后世人广为传诵)
第十六章 业障(为什么这部经能消解人的罪业)
第十七章 无我(须菩提再次问,如何降伏其心)
第十八章 同观(我有肉眼、法眼等眼睛吗)
第十九章 法界(福德无故才能在法界通化)
第二十章 色相(须菩提认为对老师的色相不必想当然)
第二十一章 说法(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
第二十二章 无法(须菩提问我是否得到了某种大彻大悟方法)
第二十三章 净心(我对须菩提说天下皆知善法为善,斯不善也)
第二十四章 福智(为什么说持诵此经的福德很大)
第二十五章 化吾(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第二十六章 法身(命题:如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即是如来)
第二十七章 断灭(我对须菩提说不要以为诸法断灭)
第二十八章 贪着(为什么说理想主义者不受福德)
第二十九章 威仪(理想主义者无处不在)
第三十章 合相(为什么说对不可说者不可说)
第三十一章 知见(存有知见的人不会理解理想主义)
第三十二章 应化(我告诉须菩提如何为人讲解这部经典)
后记\\\\\\\"
内容摘要
\\\\\\\"《金刚经》记录了释迦牟尼和弟子们吃过饭休息时,不经意间发生的一场头脑风暴,师生之间一问一答,层层递进,一浪高过一浪,最后终平且和,心生欢喜。整场对话只有一两个小时,相当于今天的一次直播或研讨会。全书只有五千余字,短小精炼,文辞优美锋利,极有穿透力,是理性、天启和美的结合,因而成为知名度最高、流传最广的传世经典之一。千百年来,上至皇帝,下至平民,无数人因它而开智启慧,获得福德与安顿,它不仅为中国人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更成为一种生活信仰。
《金刚经》是每个现代人真正可以信托一生的枕边书,那些爱跟别人较劲、爱跟自己较劲的人,尤其需要它,因为它解决的是人的发心问题。现代人的卷、焦虑、抑郁、痛苦,本质都是心出了问题。《金刚经》就是讨论当我们发心动念时,如何才能降伏那颗躁动不安的心?
讲解《金刚经》的书非常多,大部分是在讲道理。这本《打开金刚经的世界》则不然,作者用他擅长的“场景还原”手法,还原了释迦牟尼和弟子们一问一答的场景,还原了当场众人的心理状态,仿佛置身其中。你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亲口讲述他一生的足迹,进入他的内心世界,也可以带入弟子的视角,反复琢磨他们开悟的细节,更可以把自己的人生经验放进来对比印证,提升日常生活的意义。
借由这本小书,余世存希望向读者说明,《金刚经》并不是空中楼阁,讲的也不是躺平,而是理想的可贵:它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像光那样照明温暖周围,一个人越是坚持理想,他的福报越大。\\\\\\\"
精彩内容
\\\\\\\"命题:若菩萨挂相即非菩萨真的,当我们想起曾经发的誓言,想起当初的理想、当初的决心,我们的心思就回来了。就是说,当你提出这个问题时,你已经有了问题的答案。当你问我如何安心、如何降伏其心的时候,你的心已经属于你,属于无上境界。
我的弟子须菩提没有接茬,他没有捅破这一瞬间,也许他认为在场的同修同学多,我们说的这一点远远不够。他说:“是这样的,但我更乐意听听您老人家怎么展开。”我确实需要展开。弟子们的情形有普遍性,就像芸芸众生一样。众生从生命形式而言,有卵生的、胎生的、湿生的、化生的;从形色上来说,有有色的、无色的;从思维感觉而言,有有想的、无想的、非有想的、非无想的。
这些众生,我都能提供答案,教导他们安顿解脱之道。但这么多的众生得到了解脱,其实没有什么众生是从我这里得到解脱的。就是说,我帮这些众生解脱了,事实上又无众生是因我得解脱的,因为我不能替众生去走他们的解脱之道。众生,生来有理想、有目标,就是对世间全然的经验、安顿和解答,但很多众生背离了初衷,把眼前的事物当目标,从而终其一生难得解脱。如果有前行者、有导师指引,他们会牢记理想,精进努力,早日获得安顿。
导师很重要吗?重要。我很重要吗?我其实没那么重要。如果我以及众多有心安顿众生的导师、大菩萨有了这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那么我们就不是导师、菩萨。就像西方的圣人苏格拉底所说,他只是一只催人前行的牛虻而已,他只是帮人完善自我的助产士而已。遗憾的是,两千多年后,人们仍要热议,谁之正义合理,启蒙者是谁,以及先知何在这一类的话题。
因为被追随,我有了权威。我的权威到了成神成圣、被信仰的层面,就有很多人因听我的名声而解决问题,这是所谓的因名称义。还有人因为仅仅信仰我就以为解决了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因信称义。我确实让这些人得到了答案,但我并不认为这些人是从我这里得到的答案,这些人也不应该认为他们是从老师那里得到了答案。
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这些人认为他们是从老师那里得到了答案,他们就仍只是凡夫俗子,他们其实没有得到答案。他们的表现无非是到处卖弄,老师是这么说的,老师是那么说的,等等。这些人并没有得到安顿,他们在圈子里听到的再多也只是贩卖,学到的再多都是学舌。老师的经历和答案就像一本书,学舌贩卖的只是其中若干条金句。真正要做的,是把那本书从第一个字读到最后一个字;真正要做的,是去重复老师走过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多少有所收获。但绝大多数人不会这么做,他们只是在圈子里忙于接受和贩卖流行的信息。
李杜文章万口传,众生的意义之一在于认出并尊重这些道德文章,但如沉溺其中,甚至等而下之,拜时人为偶像,那就是人性的灾难。我们常见的是,众生乐在其中地传播,某人最近说过什么什么,好像因此我们的人生得到了升华,内心得到了答案,得救了,有优越感了。但事实上,我们真有这样的优越或解脱吗?我们如有了我相、人相、寿者相、众生相,我们就不是菩萨,我们并没有得道。
我为此提出了公理般的命题: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就是说,如果一个理想主义者有了自我、他人、众生、永恒一类的神情或心思,他就不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我这一部分说的正是大乘境界最正宗的智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