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古珠考(共2册)(精)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343.63
6.9折
¥
49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夏鼐|责编:李淼|译者:颜海英//田天//刘子信|整理:刘子信
出版社社科文献
ISBN9787520111058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30983754
上书时间2024-12-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一章 珠子的考古学价值
第二章 研究范畴
第三章 登记方法
第四章 材料组织方法
第五章 材质术语及鉴定
第二部分 珠子制作技术
第六章 玻璃珠
第一节 制作方法
第二节 装饰方法
第七章 石珠
第一节 硬石珠
第二节 软石珠
第三节 施釉石珠
第八章 塑材珠
第一节 釉砂珠
第二节 其他塑材珠
第九章 金属珠
第一节 制作方法
第二节 装饰方法
第十章 其他材质的珠子
第三部分 分类与图谱
第十一章 分类方法述评
第十二章 新分类系统
第十三章 图谱编制方法述评
第十四章 新图谱系统
第一节 基本框架
第二节 使用方法
第三节 更新方法
第四部分 编年研究
第十五章 史前时期
第一节 新石器时代
第二节 巴达里文化时期
第三节 前王朝时期
第十六章 早王朝时期
第十七章 古王国时期
第十八章 第一中间期
第十九章 中王国时期
第二十章 第二中间期
第二十一章 新王国时期
第二十二章 晚期埃及阶段
第二十三章 希腊罗马时期
参考文献
古埃及珠饰图谱(线图页并登记页)
图版壹 穿孔类型及制珠图像
图版贰 玻璃珠饰图谱一
图版叁 玻璃珠饰图谱二
图版肆 玻璃珠饰图谱三
图版伍 硬石珠图谱一
图版陆 硬石珠图谱二
图版柒 硬石珠图谱三
图版捌 釉石珠图谱
图版玖 金属珠图谱
图版拾 塑材珠图谱一
图版拾壹 塑材珠图谱二
图版拾贰 塑材珠图谱三
图版拾叁 塑材珠图谱四
图版拾肆 塑材珠图谱五
图版拾伍 其他材质珠子图谱一 (保留群号)
图版拾陆 其他材质珠子图谱二 软石珠图谱一
图版拾柒 软石珠图谱二
图版拾捌 素面珠子主要形状的编排顺序一
图版壹玖 素面珠子主要形状的编排顺序二 (隔珠和垂饰)
图版贰拾 广义“基本尺寸”珠子的常见形状
串珠登记页
《埃及古珠考》的写作过程
阿尔曼特遗址所出珠子的断代报告
古埃及地图
古埃及历史年表
译名对照表
译者后记
内容摘要
《古埃及的串珠》是夏鼐的博士论文,完成于1943年。1946年伦敦大学授予夏鼐埃及考古学博士学位,后被誉为中国的“埃及学之父”。 这部专著探讨的是,从来没有人进行过系统研究,被公认为埃及考古学发展中具有关键性意义的一项重要课题。由于种种历史的原因,虽然这部70年前完成的专著迟迟未能出版。至今仍被公认为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学术价值。有鉴于此,考古所与伦敦大学学院共商合作出版事宜。考虑到该书的读者对象,主要
是国际埃及学界的专家学者,决定将英文书稿原样出版。为便于国内一般考古学者了解其梗概,则将前言、目录、内容提要等项译成中文附载书中。该书出版时,拟附赠光盘一张,内容为伦敦大学已上网的夏鼐当年为撰写论文而制作的1760张资料卡片及彩色照片。
精彩内容
第一章珠子的考古学价值
费林德斯·皮特里爵士在其《埃及古物手册》中评论道:“珠子和陶器是考古学研究的字母表。”珠子极其常见,而且种类繁多,因此对断代大有帮助,珠子作为考古材料的重要性便体现在这些方面。
同现存的“原始民族”一
样,古埃及人非常喜爱珠饰,他们为种种目的使用的珠子数量极大。在一具木乃伊上发现成千上万颗珠子绝不稀奇。由于数量巨大、不易朽毁,珠子和陶片成了每次发掘所得材料的主体。即便在被盗掘的墓葬中,由于珠串的穿绳早已腐烂,许多珠子也
会因此逃过盗墓者的注意。另外,珠子和其他小饰物一样,常常能够从毁坏大件物品的塌陷中保留下来。
如果所有时代的珠子都大同小异,那么它们的数量就没有多大帮助了。
幸运的是,由于风尚、工艺和原料来源的变化,珠子在形制、材质、装饰和工艺诸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当然,某些类型的珠子——尤其是那些用天然材料制作的形制不标准的珠子——可能会孤立地出现在其本身年代以外的时期,但总的来说每个时代的珠子样式差别还是很大的。就连伦纳德·吴雷爵士——他认为珠子不是特别理想的断代材料——也承认不同文化阶段的珠子在总体样式上存在显著区别。然而,就我们的研究目的而言,珠子制作工艺的变化远比样式的变化重要得多。不同时代的珠匠可能会头脑一热,偶然制作出类型相似的珠子,但他们极少采用相同的工艺。当一种新工艺明确优于老工艺时,它几乎总会替代后者。而且,不同时代的珠子从表面上看通常别无二致,只有通过工艺上的细微差异才能加以区分。材质的变化也有意义。除了样式和工艺变化的原因外,开发新的自然资源、现有自然资源的枯竭、人工材料加工方法的获得(通过发明或引进)或失传、同域外地区沟
通渠道的开通或中断,都会促使人们使用或弃用某种材料。
便携性是珠子作为断代证据的另一大优势。由于尺寸小、材料耐久,珠子很容易随长途贸易传播,因此可以揭示相隔很远的两种考古学文化之间的联系,否则这种联系就会湮没无闻。如果其中一种文化属于史前文化且年代不详,那么这种联系可以反映它和另一种年代已知的文化之间的共时性,从而得出该文化的绝对年代。这类例子中较为突出的有:出自苏美尔遗址和印度河谷史前遗址摩亨佐一
达罗的蚀花肉红石髓珠,以及来自埃及和史前不列颠的分节釉砂珠。这项研究非常有意思,但必须以对实物的考察为基础。由于时间有限、环境困难,笔者现在无法开展这一工作,只能在本书中简要述及。
我们在认可珠子作为考古学证据的优势时,也
不能忽视其局限性。和其他文物一样,我们在追踪珠子随贸易的传播时,必须考虑到独立起源的可能性。由于所有珠子的用途都是一样的,即穿结或缝起来用作装饰品或护身符(或者两者皆是),因此只要有合适的材料,任何地区、任何时代的人都可以独立制作出形制简单的珠子,譬如盘状珠、球状珠、桶状珠和柱状珠。甚至有些形制和装饰更加特殊的珠子也可能是独立制作的,不过这种可能性会随着珠子复杂程度的增加而减小。有时珠子的形态
是由两地常见的原料决定的。这些情况属于平行发展,而非传播的结果。至于制作工艺的差别,在同一文化区内用作断代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在同一文化区中,每一时期只流行一到两种制作特定类型珠子的工艺,而且新工艺的发明往往会催生出特定类型的珠子。然而有些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法只有有限的几种,那么有些工艺,尤其是原始工艺很有可能独立产生于不同地区。另外,通过珠子的材料追踪其传播时要注意,只有当材料为产地限于几个特定地区的天然材料或者生产过程复杂的人工材料时,这种方法才有效。在这种情况下,对材料的鉴定及其产地的描述都要仔细核实。据贝克介绍,“法国的石桌坟中发现过许多绿磷铝石珠,有学者认为这种绿磷铝石是从中国进口的一种绿松石”。虽然法国石桌坟出土的某种绿松石早年被考古学家称为“绿磷铝石”(callais)——这一名称出自普林尼的著作,至今仍出现在考古学文献中——但是,现在的观点普遍认为这种史前“绿磷铝石”并非普林尼笔下的“绿磷铝石”,而且在铜器时代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史前“绿磷铝石”的产地依旧不明。普林尼
关于它的记述是:“它产于印度后边的斐加力人(Phycari,即高加索山民)、塞克人和达赫人的国度。”上述利用珠子追踪文化交流的注意事项,同样适用于其他文物。
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