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鲍勃·迪伦永不落幕的明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鲍勃·迪伦永不落幕的明星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6.84 3.7折 45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李·马歇尔|译者:马悠

出版社江苏文艺

ISBN9787559434012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30619781

上书时间2024-12-16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明星身份,作者身份与歌曲含义
  作者身份与歌曲含义
  我们如何听音乐:唱片,歌词和嗓音
  声音,人物和个性
  明星身份,个性与“产生亲密感的幻觉”
  明星身份,声音和歌曲的含义
  简况:人民之子
第二章  民谣明星身份:普通明星,特殊明星
  民谣音乐与民谣复兴运动
  迪伦与民谣复兴运动
  婴儿潮一代,民谣与个人主义
  明星身份,民谣音乐与大众文化
  简况:变色龙诗人
第三章  摇滚明星身份:调和文化与商业
  迪伦,摇滚与转型
  艺术意识形态:自我与超越
  民间意识形态:摇滚社区与自我政治
  鲍勃·迪伦,最佳摇滚歌星
  简况:退隐的音乐教父
第四章  明星身份之外:摇滚历史与塑造圣人
  保持沉默
  无可奉告
  车祸之后:六十年代后期迪伦的明星身份
  简况:摇滚传奇
第五章  衰落的明星身份:怀旧与“摇滚已死”
  摇滚,后现代主义与权威
  产业重构与“当代传奇”
  简况:吟游诗人
第六章  重新定义明星身份:永不停止的巡演
  “唱片意识”与现场表演
  重塑迪伦的听众
  演出与文本问题
  高雅与通俗文化的价值
  NET与迪伦的明星形象
  简况:昔日的灵魂
第七章  永不消逝的明星:《被遗忘的时光》之后的迪伦
  “坐在我的钟表上”:对音乐的时间性体验
  迪伦与音乐传统
  明星身份,永恒和永生
注释
参考文献
采访列表
版权与致谢
索引

内容摘要
 不管迪伦还有多少其他身份,他终归是一个明星
——带着偶像的光环,散发着无穷魅力,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神秘莫测,本书重新强调了迪伦的摇滚明星身份。作者既是流行音乐的研究者,又是鲍勃·迪伦的粉丝。从自己亲历鲍勃·迪伦演唱会的体验写起,以时间为节点,在空间叙事中,以新的视角洞察迪伦的职业生涯,探讨了他在民谣复兴运动中以明星身份的亮相(作为“一代人的代言人”),以及他在创造一
种全新的音乐类型——摇滚——和一种全新的明星类型时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作者还重新阐释了迪伦后来的职业生涯,如何受其早期明星形象的影响,如何在他挣脱明星身份限制和责任的各种尝试中得到重塑,这些内容无疑使本书愈加贴近当下,而毫不过时。

精彩内容
 第一章明星身份,作者身份与歌曲含义1964年10月31日,鲍勃·迪伦在纽约爱乐厅举办了一
场演唱会。他吹起口琴,发出尖利的声音,开始演奏歌曲《如果你要走,现在就走吧(否则你就要在此度过整夜)》,但在吉他跑调后,他突然停了下来。“希望没有吓到你们”,迪伦对底下的听众说道,“今天是万圣节。(停顿)我要戴上我的鲍勃·迪伦的面具。”又停顿了片刻,他突然呼喊道,“我摘下面具了!”然后发出咯咯的笑声,显然是对自己的双关语颇为满意。再把时间推至11年后的另一场万圣节演唱会,那是在他首次奔雷秀巡回演唱会进行的第二晚。迪伦毫无预兆地戴着一张理查德·尼克松的塑料面具,赫然出现在舞台上,唱完了第一首歌曲《在我绘制杰作之时》。两年之后,这一表演形式又在迪伦的电影《雷纳多和克拉拉》的开头再现。影片中,迪伦饰演雷纳多这一角色,而演员罗尼·霍金斯则饰演“鲍勃·迪伦”。已与迪伦分居的妻子萨拉,饰演克拉拉,而另一个女演员,罗妮·布莱克利则饰演“萨拉·迪伦”。
迪伦显然很喜欢把玩“鲍勃·迪伦”这一概念。考虑到他作为公众人物和名人的身份,这倒也不足为奇。而了解“公众”名人与“私人”个体之间的差异,是我们认识和考量名人的一种重要方法。很多名人扬言,他们对自己的名人形象持玩弄姿态,不过是在公共领域扮演一种角色——成为“基思·理查德”。同时仍然有越来越多的名人哀叹私人空间的缺失。或许我们的确应该考虑,是否名人果真毫无“私人生活”可言。在这方面,迪伦似乎对自己的公众地位有比较清晰的认知。1986年,他提出声明,表示“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我才是鲍勃·迪伦”,当被问及其他情况下他又是谁时,迪伦回答道,“我自己”。很多刻画迪伦的作品都采取了这一视角。比如,黑林提出,他的书旨在“建立艺术家与其本人之间的关系”,。而拉里·大卫·史密斯则更进一步,指出“鲍勃、·迪伦”是由创造者罗伯特·齐默尔曼控制的始终如一的人物角色。
。这些图书为弗里斯的观点提供了论据,即认为流行音乐类传记意在展现音乐中无从得知的“真正”个体形象。然而,弗里斯的评论又指向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我们不仅要考虑“私人个体”和“公众人物”,还应考虑第三个外在因素:作品。诚如我在前言中谈到的,因为迪伦创作了大量看起来与他本人无关的作品,所以我们必须以明星
而非纯粹名人的标尺来考量他。那么这些作品是如何与迪伦的明星身份联系在一起的,反之又如何解释呢?在讨论电影明星时,戴尔表示,一般来说,“电影在明星形象方面占有独特而优先的地位”。这通常也适用于摇滚歌星(他们的音乐占有优先地位),不过摇滚歌星多“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展现在公众面前,自然就增加了事情的复杂性。戴尔认为在分析电影明星时,我们必须区别电影的作者与明星形象的作者,但在分析摇滚歌星时,这种区分就显得较为棘手了。迪伦因其歌曲而成名,正如杰克·尼科尔森因其电影而名声大噪,但二者的含义则大相径庭:演员可能会将可取的品质融人电影中,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无须亲自写剧本,尽管演员在电影中的形象不可能完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