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韵之离骚--走进司马迁的史记/走进经典丛书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
6.54
4.4折
¥
15
全新
仅1件
作者常书红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079551
出版时间2007-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5元
货号1279984
上书时间2024-10-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导言: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六经之后,惟有此作”
《史记》的诞生
一、本纪篇
王者悲歌——《顶羽本纪》
“入彘”始作俑者——《吕太后本纪》
二、世家篇
从太公钓鱼到春秋首霸——《齐太公世家》
大器晚成的一代霸王——《晋世家》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世家》
“圣人”之“圣”——《孔子世家》
“王侯将弓相亍有种乎”——《陈涉世家》
妙计安天下——《留侯世家》
三、列传篇
不貪周粟,自哈采薇——《伯夷列传》
运筹惟幄——《孙子吴起列传》
失舵的变法者——《商君列传》
公子中的公子——《魏公子列传》
肝胆饮泣四贤臣——《廉颇相如列传》
徘徊于国与家之间——《李斯列传》
胯下之辱与匹夫之怒——《淮阴侯列传》
旷世神医——《扁鹊仓公列传》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李将军列传》
悠远的西南之歌——《西南夷列传》
笑傲大汉——《游侠列传》
诸“陶朱公”之传奇——《货殖列传》
无韵离骚之绝唱——《太史公自序》
四、十表篇
《三代世表》
《十二诸侯年表》
《六国年表》
《秦楚之际月表》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惠景间侯者年表》
《建元以來侯者年表》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五、八书篇
河渠书
平准书
结语:千古一司马
司马迁生平与创作大事纪年
内容摘要
《走进经典丛书》用生动流畅、浅切清新的方式和语言来阐释经典。
它们首先关注的是揭示出经典是如何生成的。它们还特别强调经典选择的多样性和代表性,在古今中外众多的经典中特别选取了文学、哲学、社会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经典。丛书的宗旨是向广大青少年朋友推荐和介绍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经典,通俗、简明、淳朴是它们的追求。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
精彩内容
越王勾践的父亲叫允常,“允常之时,与吴王阖庐战而相怨伐。”勾践即位后,吴越之间的战争进一步升级。吴玉阖庐首先发难,兴师伐越,后被越军射伤而死。阖庐的儿子夫差即位后,“日夜勒兵,且以报越”。
越王勾践怕吴围报复,于是先发制人,举兵击吴,反而被吴国打败,围困在会稽。于是越王勾践接受谋臣范蠡的计策,与吴王妥协,情愿做吴王的臣属,并贿赂了吴国的太宰否。吴王不听大臣伍子胥的劝告,“卒赦越,罢兵而归。”越王勾践回国之后,“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日:‘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彩,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这就是本文开始所说的“卧薪尝胆”的故事。经过越王勾践的艰苦努力,终于具备了向吴国复仇的能力。于是勾践抓住吴王北上会盟的机会,兴师伐吴,杀死了吴国的太子。但由于国力不足,这次越国没有灭掉吴国。四年之后,越王勾践再次率领部队攻打吴国。而此时的吴国由于连年与齐晋等国作战,士民疲敝,最终被越国所灭,吴王夫差自杀。越王勾践终于报仇,一雪会稽被围之耻。
阅读本篇,应该注意到司马迁所刻画的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两个君王的不同。一亡一兴,一骄一谦,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不同的性格差异在文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吴王夫差在会稽之战取胜后,伍子胥进谏说:“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勾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但吴王轻敌自傲,不听建议,亲信奸臣太宰否,没有利用有利的时机一举灭掉越国,放虎归山。吴王刚愎自用,不顾腹心越国的威胁,北上伐齐,伍子胥再次进谏说:“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愿王释齐先越。”吴王不听,反而听信太宰否的谗言,使人赐伍子胥属镂剑,让他自杀。虽然吴王取得了伐齐的胜利,但最
终不免亡国自杀。
而越王勾践却表现出了与吴王夫差完全不同的作风。他能够忍辱负重,发愤图强,并且非常重视听取臣下的意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最终取得胜利,成为一代霸主。比如越国大夫逢同建议越王勾践抓住吴国加兵齐晋的机会,同时利用吴国与楚越的矛盾以及吴王刚愎自用的性格,“结齐,亲楚,附晋,以厚吴。吴之志广,必轻战。是我连其权,三国伐之,越承其弊,可克也。”勾践立刻听从了他的建议。但是,司马迁也并没有一味褒扬越王勾践,对越在灭吴后勾践杀害功臣的做法进行了如实的记载,表现了勾践狠毒的一面,全面塑造了越王勾践的形象。
阅读本篇,还应该注意到司马迁笔下吴越两国的谋臣志士。当时,吴国有伍子胥,越国有文种、范蠡和逢同。双方都具有有相当实力的智囊人物。但司马迁在描写这些人物的时候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着重刻画了范蠡这一形象。
范蠡是楚国的宛(今河南南阳市)人,后来到越国,成为越王的谋士。
他在吴越争霸过程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越王勾践世家》中,司马迁着重从三件事上记述了他的作用。
在越王想先发制人,攻打吴国的时候,范蠡就劝告越王勾践说:“不可。臣闻兵者凶器也,战者逆德也,争者事之末也。阴谋逆德,好用凶器,试身于所末,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范蠡认为武器是凶器,发动战争是违背道义的事,争夺是各种事情中最下等的。暗中策划违背道义,喜欢使用凶器,亲身参与干最下等的事,上天是不允许的,这样做没有好处。
但越王一开始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最终被吴王夫差围困在会稽。在围困后,范蠡向越王建议贿赂吴王,若不行,就亲自去侍候吴王。范蠡与文种一道解除了会稽之围,救越王于水火之中。
勾践在回国后想让范蠡治理国政,面对越王赋予的权力,范蠡却说:“兵甲之事,种不如蠡;填抚国家,亲附百姓,蠡不如种。”他主动推荐在治理国家方面能力比自己强的文种,自己反而甘心忍受侮辱,与大夫柘稽一起为质于吴。这表现了范蠡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
质。
越王在打败吴王之后,面对吴王使臣的投降请求,越王犹豫不决。范蠡说:“会稽之事,天以越赐吴,吴不取。今天以吴赐越,越其可逆天乎?且夫君王蚤朝晏罢,非为吴邪?谋之二十二年,一旦而弃之,可乎?且夫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伐柯者其则不远’,君忘会稽之息乎?”范蠡劝说越王,抓住机会,不要错失良机。勾践听从了他的劝说,终于一举灭掉吴国,以绝后患。
另外,在《越王勾践世家》后面的篇幅中,司马迁还专门介绍了范蠡在灭掉吴国后的活动。范蠡在灭吴后,离开越国,到了齐国,并写信给文种说:“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越王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劝说文种离开越国。文种最终没有离开越王,终于被越王赐死。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范蠡的先见之明。
范蠡在齐国“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致产数十
万。”齐国人听说了他的贤能,让他做齐国的丞相。但范蠡却“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重宝,问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司马迁最后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陶朱公的儿子杀了人,被囚禁在楚国。陶朱公让他的小儿子到楚国解救自己的哥哥。但陶朱公的大儿子却执意要替小弟弟前往楚国,于是“朱公不得已而遣长子,为一封书遗故所
善庄生。”庄生是楚国的一位隐士。陶朱公嘱咐大儿子说:“至则进干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大儿子临走前自己又携带了一些黄金。
大儿子到了楚国之后,看到庄生家里十分贫寒,但还是按照父亲的嘱托,如实给了庄生黄金。庄生对他说:“可疾去矣,慎毋留!即弟出,勿问所以然。”但大儿子并没有走,反而“以其私赍献遗楚国贵人用事者”。
庄生通过努力说服楚王大赦,但“朱公长男以为赦,弟固当出也,重干金虚弃庄生,无所为也,乃复见庄生。庄生惊日:‘若不去邪?’长男日:‘固未也。初为事弟,弟今议自赦,故辞生去。’庄生知其意欲复得其金,日:‘若自入室取金。’长男即自入室取金持去,独自欢幸。”但庄生认为自己被小辈所欺骗,重新说服楚王先杀掉了陶朱公的小儿子,然后大赦。于是,“朱公长男竟持其弟丧归”。
大儿子回家后,“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只有陶朱公笑着说:“吾固知必杀其弟也!彼非不爱其弟,顾有所不能忍者也。是少与我俱,见苦,为生难,故重弃财。至如少弟者,生而见我富,乘坚驱良逐狡兔,岂知财所从来,故轻弃之,非所惜吝。前日吾所为欲遣少子,固为其能弃财故也
。而长者不能,故卒以杀其弟,事之理也,无足悲者。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司马迁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陶朱公超脱世俗、能够深刻洞察事物变化的另一面。
关于吴越争霸的历史和范蠡的故事,大家还可以阅读《史记》中的《吴太伯世家》《伍子胥列传》《货殖列传》等篇,并参看《国语》《越绝书》《吴越春秋》等文献典籍。通过自己的阅读,相信你一定会在体味那一个个精妙绝伦的故事,品评那些指点江山的英雄人物的过程中,对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历史有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
P52-5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