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艺术论丛.第27辑.第九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入围作品选萃 9787567146181

    释放查看图文详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华艺术论丛.第27辑.第九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入围作品选萃 9787567146181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44.2 6.5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送至北京市朝阳区

运费快递 ¥3.50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朱恒夫//聂圣哲|责编:邹亚楠

出版社上海大学

ISBN9787567146181

出版时间2022-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1675778

上书时间2024-10-13

评价7184好评率 99.80%

  • 物流很快 976
  • 发货速度快 968
  • 品相不错 961
  • 包装仔细 943
  • 非常满意 777
  • 价格实惠 703
  • 值得信赖 700
  • 服务态度好 668
  • 物超所值 609
  • 品相超预期 554
查看全部评价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中华艺术论丛》第27辑收录了“长三角青年戏曲学者论坛”的论文,作者是上海、浙江、江苏两省一市从事于戏曲研究的青年学者,论文约有30篇,分别从古代戏曲、现代戏曲的视野,讨论戏曲的文本、剧作家、戏曲理论、导演、声腔音乐、表演、舞美、营销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大多数观点富有启发意义,一些文章所运用的材料是新发现的,它们对于戏曲的传承与保护、发展,具有理论的指导意义。



 
 
 
 

目录
戏曲史探索
  论“国剧运动”对中国戏剧发展的理论意义
  地方诉求下的戏曲演进
  ——“造剧”现象再反思
  现当代学术史上的“双安之争”考衡
  甬剧史四个矛盾点辨析
  ——兼论地方剧种信史的构建
  新中国成立以来秧歌戏剧种的生成
  北洋政府戏曲改良与剧界的互动:《木兰从军》《童女斩蛇》编演史新探
  上海孤岛时期京剧的历史繁荣与当代启示
  “骂战”与“建交”:上海伶界联合会的会旨实践及其意义
  ——以《梨园公报》为研究中心
  清遗民编剧家罗瘿公的“戏隐”人生
  珠帘秀本事新论
  “合滚”考
  中国戏曲研究的他者之眼
  ——评《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
理论建树
  论“戏剧”的学科概念与形态分类问题
  民国戏曲论著序跋中的戏曲文学理论探究
  中国戏曲艺术对“性格化”表演理论的重构及其偏离
  ——以越剧表演机制的形变为例
新材料挖掘
  虚实·价值·路径
  ——论明清小说中的戏曲史料
  非遗拾珠:一个被埋没的山野小剧种
  ——江西永修丫丫戏的调查报告
  周公庙的斗台戏
  ——秦腔鼎盛发展之窥斑
  河南新安清代戏曲碑刻述论
  元代戏剧中的宋代皇帝戏与民间“华夷之别”观念
艺术实践新论
  民族性的坚守与现代性的发掘
  ——剧作家陈涌泉的美学思想和创作旨向研究
  草昆人物装扮的设计思维与美学形态
  ——以草昆的脸谱、面具设计与服饰穿戴为例
  吴趼人小说的戏曲编演与时装戏
  论荣念曾《西游荒山泪》的跨文化戏剧解构
  袁世海京剧表演艺术的价值与启示
  李莉戏曲剧作中的女性视角
  泛区域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及其对策
  ——以梧州粤剧为例
曲艺研究
  传统相声衰落原因之探讨
  论以说唱文学为中心的《再生缘》传播

内容摘要
 《中华艺术论丛》第27辑收录了“长三角青年戏曲学者论坛”的论文,作者是上海、浙江、江苏两省一
市从事于戏曲研究的青年学者,论文约有30篇,分别从古代戏曲、现代戏曲的视野,讨论戏曲的文本、剧作家、戏曲理论、导演、声腔音乐、表演、舞美、营销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大多数观点富有启发意义,一些文章所运用的材料是新发现的,它们对于戏曲的传承与保护、发展,具有理论的指导意义。

   为你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微信扫码逛孔网

无需下载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