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闲趣
  • 人间闲趣
  • 人间闲趣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间闲趣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成都、无锡、广东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4.13 2.8折 4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79541

出版时间2022-1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31620022

上书时间2024-10-13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生于传统士大夫家庭,从小受诗书字画熏陶,抗战初考入西南联大中文系,师承沈从文。他的作品中,有百年历史,有五味三餐,循着中国人的记忆,深植在现实生活之中,在“”后唤醒了一代沉睡的灵魂。散文独树一帜,颇具古典文学遗风,淡而有味,浑然天成,像艺术家畅谈食事住行,引领美文潮流;小说衔接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断裂,把人间描绘得如同风俗画,涵盖世间百态,为民间文化传承基因,堪称“文化小说”。作为改变时代的文学巨匠,他以有中国味道的文字,在这个时代承担着新的使命,将中国人的记忆和心灵,与我们的文化传统相连。让经历世俗波澜的人们,品尝种种人生滋味之后,在平常的一饭一事中,也能感受生活的乐趣。

目录
\"壹:无事此静坐,一日当两日
“无事此静坐”
自得其乐
读廉价书
写字
看画
齐白石的童心
多此一举
老学闲抄
书画自娱
闹市闲民
蜘蛛和苍蝇
花·果子·旅行
贰:生活,是很好玩的
随遇而安
听遛鸟人谈戏
踢毽子
一技
和尚
吴大和尚和七拳半
后台
对口
疟疾
牙疼
国子监
胡同文化
叁: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我的家乡
草巷口
我的家
多年父子成兄弟
我的祖父祖母
我的母亲
大莲姐姐
彩云聚散
师恩母爱
一辈古人
露筋晓月
肆: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
七载云烟
西南联大中文系
地质系同学
新校舍
跑警报
炸弹和冰糖莲子
修髯飘飘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金岳霖先生
唐立厂先生
晚翠园曲会\"

内容摘要
\"汪曾祺自传体生活散文特辑,给年轻人的温情生活观和成长书。
本书带给我们的重大价值,不仅是发现生活之美,还有家庭、学业、生活态度与人生关系的珍贵启示。
书中包含童年回忆——《我的家乡》,温暖的亲子关系——《多年父子成兄弟》,理想而艰辛的求学生涯——《西南联大中文系》《修髯飘飘》,淡雅的生活趣味——《无事此静坐》,坚韧的生活态度——《随遇而安》。特别收入西南联大求学生涯及《蜘蛛和苍蝇》《花·果子·旅行》等罕见早期文章。
听汪曾祺讲述种种趣事逸闻,从水洗般的文字中感受洗涤红尘世俗的力量。
汪曾祺说:“生活是很好玩的。”“我对生活,基本上是一个乐观主义,我认为人类是有前途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我愿意把这点朴素的信念传达给人。”\"

主编推荐
◆汪曾祺自传体生活主题散文特辑,生活家汪曾祺写给年轻人的生活观和成长书。◆特别收入回忆西南联大生活和《蜘蛛和苍蝇》《花·果子·旅行》等罕见早期文章。◆男看汪曾祺,女读张爱玲。亿万年轻人喜爱的作家作品,畅销不衰。◆汪曾祺忌辰35周年纪念。◆以手稿本为底本,读原汁原味的汪曾祺。◆插图本,版式精致,文图兼美,适合收藏和欣赏。◆书前加盖作者珍贵印章。◆附赠专属藏书票。◆央视《朗读者》、《带着书本去旅行》、人民日报1-9年级推荐阅读书目、中央监察委员会网站推荐作家。◆多篇文章选入语文课本和中高考试卷,网上写作教程范文。◆邀请有名设计师操刀设计。◆平装设计,单本精致小巧,适合随身携带。◆单本主题鲜明,合集则全面丰富,涵盖状物、美食、生活、小说等汪氏作品四大精华。读汪曾祺,这一套就够了。合集另附赠品。

精彩内容
\"读廉价书文章滥贱,书价腾踊。我已经有好多年不买书了。这一半也是因为房子太小,买了没有地方放。年轻时倒也有买书的习惯。上街,总要到书店里逛逛,挟一两本回来。但我买的,大都是便宜的书。读廉价书有几样好处:一是买得起,掏出钱时不肉痛;二是无须珍惜,可以随便在上面圈点批注;三是丢了就丢了,不心疼。读廉价书亦有可记之事,爱记之。
一折八扣书一折八扣书盛行于三十年代,中学生所买的大都是这种书。一折,而又打八扣,即定价如是一元,实售只是八分钱。当然书后面的定价是预先提高了的。但是经过一折八扣,总还是很便宜的。为什么不把定价压低,实价出售,而用这种一折八扣的办法呢,大概是投合买书人贪便宜的心理:这差不多等于白给了。 一折八扣书多是供人消遣的笔记小说,如《子不语》《夜雨秋灯录》《续齐谐》等等。但也有文笔好,内容有意思的,如余谵心的《板桥杂记》、冒辟疆的《影梅庵忆语》。也有旧诗词集。我最初读到的《漱玉词》和《断肠词》就是这种一折八扣本。《断肠词》的样子我到现在还记得,封面是砖红色的,一侧画一枝滴下两滴墨水的羽毛笔。一折八扣书都很薄,但也有较厚的,《剑南诗钞》即是相当厚的两本。 这书的封面是米黄色的铜版纸,王西神题签。这在一折八扣书中是相当贵的了。 星期天,上午上街,买买东西(毛巾、牙膏、袜子之类),吃一碗脆鳝面或辣油面(我读高中在江阴,江阴的面我以为是做得最好的,真是细若银丝,汤也极好),几只猪油青韭馅饼(满口清香),到书摊上挑一两本一折八扣书,回校。下午躺在床上吃粉盐豆(江阴的特产),喝白开水,看书,把三角函数、化学分子式暂时都忘在脑后,考试、分数,于我何有哉,这一天实在过得蛮快活。一折八扣书为什么卖得如此之贱?因为成本低。除了垫出一点纸张油墨,就不须花什么钱。谈不上什么编辑,选一个底本,排印一下就是。大都只是白文,无注释,多数连标点也没有。 我倒希望现在能出这种无前言后记,无注释、评语、考证,只印白文的普及本的书。我不爱读那种塞进长篇大论的前言后记的书,好像被人牵着鼻子走。读了那样板着面孔的前言和啰嗦的后记,常常叫人生气。而且加进这样的东西,书就卖得很贵了。 扫叶山房扫叶山房是龚半千的斋名,我在南京,曾到清凉山看过其遗址。但这里说的是一家书店。这家书店专出石印线装书,白连史纸,字颇小,但行间加栏,所以看起来不很吃力。所印书大都几册作一部,外加一个蓝布函套。挑选的都是内容比较严肃、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古籍,这对于置不起善本的想做点学问的读书人是方便的。我不知道这家书店的老板是何许人,但是觉得是个有心人,他也想牟利,但也想做一点于人有益的事。这家书店在什么地方,我不记得了,印象中好像在上海四马路。扫叶山房出的书不少,嘉惠士林,功不可泯。我希望有人调查一下扫叶山房的始末,写一篇报告,这在中国出版史上将是有意思的一笔,虽然是小小的一笔。 我买过一些扫叶山房的书,都已失去。前几年架上有一函《景德镇甸录》,现在也不知去向了。 旧书摊昆明的旧书店集中在文明街,街北头路西,有几家旧书店。我们和这几家旧书店的关系,不是去买书,倒是常去卖书。这几家旧书店的老板和伙计对于书都不大内行,只要是稍微整齐一点的书,古今中外,文法理工,都要,而且收购的价钱不低。尤其是工具书,拿去,当时就付钱。我在西南联大时,时常断顿,有时日高不起,拥被坠卧。朱德熙看我到快十一点钟还不露面,便知道我午饭还没有着落,于是挟了一本英文字典,走进来,推推我:“起来起来,去吃饭!”到了文明街,出脱了字典,两个人便可以吃一顿破酥包子或两碗闷鸡米线,还可以喝二两酒。 工具书里最走俏的是《辞源》。有一个同学发现一家书店的《辞源》的收售价比原价要高出不少,而拐角的商务印书馆的书架就有几十本崭新的《辞源》,于是以原价买到,转身即以高价卖给旧书店。他这种搬运工作干了好几次。 我应当在昆明旧书店也买过几本书,是些什么书,记不得了。 在上海,我短不了逛逛旧书店。有时是陪黄裳去,有时我自己去。也买过几本书。印象真凿的是买过一本英文的《威尼斯商人》。其时大概是想好好学学英文,但这本《威尼斯商人》始终没有读完。 我倒是在地摊上买到过几本好书。我在福煦路一个中学教书,有一个工友,姑且叫他老许吧,他管打扫办公室和教室外面的地面,打开水,还包几个无家的单身教员的伙食。伙食极简便,经常提供的是红烧小黄鱼和炒鸡毛菜。他在校门外还摆了一个书摊。他这书摊是名副其实的“地摊”,连一块板子或油布也没有,书直接平摊在人行道的水泥地上。老许坐于校门内侧,手里做着事,择菜或清除洋铁壶的水碱,一面拿眼睛向地摊上瞟着。我进进出出,总要蹲下来看看他的书。我曾经买过他一些书,——那是和烂纸的价钱差不多的,其中值得纪念的有两本,一本是张岱的《陶庵梦忆》,这本书现在大概还在我家不知哪个角落里。一本在我来说,是很名贵的:万有文库汤显祖评本《董解元西厢记》。我对董西厢一直在偏爱,以为非王西厢所可比。汤显祖的批语包括眉批和每一出的总批,都极精彩。这本书字大,纸厚,汤评是照手书刻印的。汤显祖字似欧阳率更《张翰帖》,秀逸处似陈老莲,极可爱。我未见过临川书真迹,得见此影印刻本,而不禁神往不置。“万有文库”算是什么稀罕版本呢?但在我这个向不藏书的人,是视同珍宝的。这书跟随我多年,约十年前为人借去不还,弄得我想引用汤评时,只能于记忆中得其仿佛,不胜怅怅!
小镇书遇我戴了右派帽子,下放张家口沙岭子劳动。沙岭子是宣化至张家口之间的一个小站,这里有一个镇,本地叫做“堡”(读如“捕”)。每遇星期天、节假日,没有什么地方可去,我们就去堡里逛逛。堡里有一个供销社(卖红黑灯芯绒、凤穿牡丹被面、花素直贡呢、动物饼干、果酱面包、油盐酱醋、韭菜花、青椒糊、臭豆腐),一个山货店,一个缝纫社,一个木业生产合作社,一个兽医站。若是逢集,则有一些卖茄子、辣椒、疙瘩白的菜担,一些用绳络网在筐里的小猪秧子。我们就怀了很大的兴趣,看凤穿牡丹被面,看铁锅,看扫帚,看茄子,看辣椒,看猪秧子。 堡里照例还有一个新华书店。充斥于书架上的当然是毛选,此外还有些宣传计划生育的小册子、介绍化肥农药配制的科普书、连环画《智取威虎山》《三打白骨精》。有一天,我去逛书店,忽然在一个书架的最高层发现了几本书:《梦溪笔谈》《容斋随笔》《癸巳类稿》《十驾斋养新录》。 我不无激动地搬过一张凳子,把这几册书抽下来,请售货员计价。售货员把我打量了一遍,开了发票。 “你们这个书店怎么会进这样的书?”“谁知道!也除是你,要不然,这几本书永远不会有人要。”不久,我结束劳动,派到县上去画马铃薯图谱。我就带了这几本书,还有一套郭茂倩的《乐府诗集》,到沽源去了。白天画图谱,夜晚灯下读书,如此右派,当得! 这几本书是按原价卖给我们的,不是廉价书。但这是早先的定价,故不贵。 鸡蛋书赵树理同志曾希望他的书能在农村的庙会上卖,农民可以拿几个鸡蛋来换。这个理想一直未见实现。 用实物换书,有一定困难,因为鸡蛋的价钱是涨落不定的。但是便宜到只值两三个鸡蛋,这样的书原先就有过。
我家在高邮北市口开了一爿中药店万全堂。万全堂的廊下常年摆着一个书摊,两张板凳支三块门板,“书”就一本一本地平放在上面。为了怕风吹跑,用几根削方了的木棍横压着。摊主用一个小板凳坐在一边,神情古朴。这些书都是唱本,封面一色是浅紫色的很薄的标语纸的,上面印了单线的人物画,都与内容有关,左边留出长方的框,印出书名:《薛丁山征西》《三请樊梨花》《李三娘挑水》《孟姜女哭长城》……里面是白色有光纸石印的“文本”,两句之间空一字,念起来不易串行。我曾经跟摊主借阅过。一本“书”一会儿就看完了,因为只有几页,看完一本,再去换。这种唱本几乎千篇一律,开头总是:“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三皇五帝是和什么故事都挨得上的。唱词是没有多大文采的,但却文从字顺,合辙押韵(七字句和十字句)。当中当然有许多不必要的“水词”。老舍先生曾批评旧曲艺有许多不必要的字,如“开言有语叫张生”,“叫张生”就得了嘛,干嘛还要“开言”还“有语”呢?不行啊,不这样就凑不足七个字,而且韵也押不好。这种“水词”在唱本中比比皆是,也自成一种文理。我倒想什么时候有空,专门研究一下曲艺唱本里的“水词”。不是开玩笑,我觉得我们的新诗里所缺乏的正是这种“水词”,字句之间过于拥挤,这是题外话。 我读过的唱本最有趣的一本是《王婆骂鸡》。 这种唱本是卖给农民的。农民进城,打了油,撕了布,称了盐,到万全堂买了治牙疼的“过街笑”治肚子疼的暖脐膏,顺便就到书摊上翻翻,挑两本,放进捎码子,带回去了。 农民拿了这种书,不是看,是要大声念的。会唱“送麒麟”、“看火戏”的还要打起调子唱。一人唱念,就有不少人围坐静听。自娱娱人,这是家乡农村的重要文化生活。 唱本定价一百二十文左右,与一碗宽汤饺面相等,相当于三个鸡蛋。 这种石印唱本不知是什么地方出的(大概是上海),曲本作者更不知道是什么人。 另外一种极便宜的书是“百本张”的鼓曲段子。这是用毛边纸手抄的,折叠式,不装订,书面写出曲段名,背后有一方长方形的墨印“百本张”的印记(大小如豆腐干)。里面的字颇大,是蹩脚的馆阁体楷书,而皆微扁。这种曲本是在庙会上卖的,我曾在隆福寺买到过几本。后来,就再看不见了。这种唱本的价钱,也就是相当于三个鸡蛋。 附带想到一个问题,北京的鼓词俗曲的资料极为丰富,可是一直没有人认真地研究过。孙楷第先生曾编过俗曲目录,但只是目录而已。事实上这里可研究的东西很多,从民俗学的角度,从北京方言角度,当然也从文学角度,都很值得钻进去,搞十年八年。一般对北京曲段多只重视其文学性,重视罗松窗、韩小窗,对于更俚俗的不大看重。其实有些极俗的曲段。如“阔大奶奶逛庙会”“穷大奶奶逛庙会”,单看题目就知道是非常有趣的。车王府有那么多曲本,一直躺在首都图书馆睡觉,太可惜了!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