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代文学基础理论与批评著译编纂史稿(1912-1949) 978756807011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现代文学基础理论与批评著译编纂史稿(1912-1949) 9787568070119

①全新正版,现货速发,7天无理由退换货②天津仓、成都仓、无锡仓、广东仓、武汉仓等多仓就近发货,订单最迟48小时内发出③无法指定快递④可开电子发票,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31.45 6.6折 1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贺昌盛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

ISBN9787568070119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98元

货号31172169

上书时间2024-09-17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贺昌盛(1968-),男,湖北省十堰市人,2002年于武汉大学文学院获得文学博士学位,2002-2004年于南京大学文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学基础理论、中国现代文论及文艺学学术史方面的研究,已在各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项目《晚清民初“文学”学科的学术谱系》及重点社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基础理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的研究工作,另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社科项目的研究。

目录
目录
导言/1
第一编中国文学的理论转型与现代文学“理论”意识的初萌(1912—1920)
第一章传统中国文学系统中“理论”研究的一般地位及其
知识构成/7
第二章大学体制结构的转变与文学学科的初步确立/28
第三章转型时期文学理论著述的总体特点及其内在规律/42
第二编现代中国文学的理论储备——域外文学理论的译介与传统文学理论资源的留存(1921—1925)
第四章源自欧美的文学理论译介状况及其知识取向/53
第五章日本文学理论著述的译介与影响/79
第六章“西体中用”式的理论与批评/88
第七章传统“文学”观念的延续/98
第三编现代中国文学理论体系的确立(1926—1936)
第八章域外文学理论译介方式的转变——从“最新”理论
到知识溯源/107
第九章新文学作家的理论著述/194
第十章“唯物史观”的文学理论及其批评/239
第四编战时中国文学理论的多元形态(1937—1949)
第十一章“唯物论”经典文学理论的译介及其论争/287
第十二章左翼文学理论及其知识构架的基本确立/301
第十三章现代中国文学的重新定位/318
第十四章作为边缘理论形态的“现代主义”/343
后记/358

内容摘要
《中国现代文学基础理论与批评著译编纂史稿(1912-1949)》详细梳理了中国现代文学基础理论演进变化的轨迹,从具体解读代表性的理论著述入手,概要阐述了主要理论著述的核心思想与理论要点,有利于引导读者重新阅读原著及相关著作。填补了中国现代文学基础理论文献整理的空白,并且初步描画出了现代文学理论演进的具体历程,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开拓了诸多新的学术生长点。为大学中文专业中国现代文学方向的学者和教师,以及中文专业的本科学生、硕士与博士研究生,用以在现有教材学习的基础上开拓视野,深化和拓展相关的理论研究,以进一步推进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

精彩内容
在新的观念的指引下,新文学作家也自觉地将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建设纳入了新文学总体发展的日程之中,以全新的角度与理论视野来展开批评的著述也日趋增多,这一点无疑为现代中国文学在理论范畴的逐步推进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现代中国文学的理论建构是在域外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资源的双重刺激和影响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在经历了初期的理论转型以后,中国文坛普遍开始将目光转向域外,并且在20世纪20年代前期掀起了广泛的文艺理论译介高潮。这个时期的译介渠道,一是直接译述欧美最新的理论著作,二是转道日本引进各式理论著述。在译介引进的同时,早期的理论家们也开始借鉴不同的理论观点来展开新的文学批评,并且在积极吸纳域外理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起富有自身民族特色的新文学理论的雏形,由此也形成了一种“西体中用”式的文学批评模式(用中国传统文学的范例来证明和强化西式理论的合法性)。当然,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在这个时期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们既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中国传统的“大文学”概念,同时也为新的文学理论的知识建构提供了某些必要的资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