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 978752360276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 9787523602768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开发票

72.48 4.3折 168 全新

库存8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小淳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

ISBN9787523602768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68元

货号32044021

上书时间2024-06-18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孙小淳,1964年12月出生,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研究兴趣包括科学史、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考古天文学等。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文明视野中的中国古代科技
第二章 文明之光 中国古代科技的源流
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五谷”与“六畜”:农业文明的兴起
观象授时:天文学的起源
制陶与文明
纺织与丝绸
青铜时代 
第三章 思想之源 诸子百家时代的科技思想 
《管子》中的科技思想 
儒家、道家与科技 
《墨经》中的科学概念和思想 
《周礼》的官制与科学知识体系 
《考工记》中的技术规范 
阴阳五行的自然观 
第四章 传统范式 秦汉科技体系的形成 
太初改历 
太初改历的天文学成就 
浑盖革命 
天人一体的汉代星空 
《九章算术》的数学体系 
《黄帝内经》与人体 
中医的经验科学性质 
地图与地理 
秦汉时期的农业 
汉代的农业 
第五章 析物之理 中国古代科技的创造性思维 
取象类比的“诗性”思维 
“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 
《周易》“象数”之学与科学 
《周髀算经》的宇宙模型 
“气”的哲学与科学 
第六章 科技大美 传统科技的积累与进步 
从《齐民要术》到《王祯农书》 
唐宋的本草与方书 
天文历法的一系列进展 
数学体系的发展与辉煌 
炼丹术与化学 
第七章 经世致用 古代科技与国家治理 
“天文灾异”与国家政治 
北宋时期的天文与政治 
宋代的医学与“仁政” 
水利和运河 
地理、地图与帝国:天文大地测量 
第八章 巧夺天工 古代中国的制造与发明 
四大发明 
张衡地动仪与苏颂水运仪象台 
制瓷与冶金技术 
纺织技术 
建筑技术 
航海造船技术 
《天工开物》中的技术世界 
第九章 科学气质 中国古代的科学家典范 
历数穷天地的科学巨星——张衡 
精益求精、广智求真的科学家——祖冲之 
爰古汲今、知行并重的农学家——贾思勰 
道家“药王”——孙思邈 
“大慧禅师”科学家——僧一行 
多才多艺的科学家——沈括 
度越千古的天文、水利学家——郭守敬 
寻山探水求真知——徐霞客 
中西科学交流第一人——徐光启 
第十章 文明之间 丝绸之路与中外科技交流 
汉唐时期的西域和丝绸之路 
佛教对科学的影响 
《九执历》的故事 
宋元时期的东西方科技交流 
郑和下西洋 
第十一章 中西会通 中国科技的近代化之路 
明末的“西学东渐” 
崇祯改历与西法 
会通与超胜:王锡阐的天文工作 
“西学中源说”与梅文鼎 
康熙皇帝的御制新科学 
洋务运动与中国科学的近代化 
第十二章 文明精髓 中国科学的传统与未来 
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有科学 
中国传统文化对未来科技的促进作用 
中国科学的未来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史专家孙小淳教授撰写的中国古代科技通史,分析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特征,并放在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中,揭示中国重要发明与创造之所以取得成功的深层原因。同时,作者以丰富的历史事实和明确的逻辑线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起源、发展和转变。从四大发明到农业、医学、天文、地理等多个领域,书中通过具体实例,揭示了中国古代科学的精神内核和方法论,展示了科技如何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的发展。本书强调了科技与文化的交融性,通过深入分析古代科学家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背景,揭示了科技发展与文化、哲学等多元因素的复杂互动。通过这本书,读者不仅能了解到科技成就的历史细节,还能深入理解科技与文化、社会的紧密联系,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的科技文明。

精彩内容
广义上讲,科学是一个将知识理性化的过程,是按照一定原则形成的知识系统。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和途径可以很多,并不一定都要依照近代科学所采用的概念、数量关系和逻辑。列维-斯特劳斯在《野性的思维》中指出,即便是在原始文化中,人们对自然界的事物也有极其丰富的认识,而他们建立知识体系的方式是用感觉的语言对感觉的事物进行具体性的思辨,从而建立事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据这种广义的科学观,中国古代当然也有自己的科学。从知识的创造来看,中国古代的科学思维就很具有经验性和直观性,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取象类比”思维,类似于《诗经》中的“兴象”,因而是“诗性”的思维,是中国古代的科学想象、科学表达和科学推理的重要方式。
中国古代思维“取象类比”“关联思维”的特点,曾被许多学者所讨论,如李约瑟、葛瑞汉(A.C.Graham)、史华慈(BenjaminI.Schwartz)等。《周易·系辞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传》又说:“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这里面包含了“象”的三重含义:一指事物可以感知的自然现象;二指象征性的符号,如卦象,还包括兆纹等;三是动词取象,是“象”所象征的事物蕴涵的特性和规律,如《庄子·天道》中所说“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取象类比,是从“象”出发而立“意”,这是中国古代认识事物的根本方式或过程。这一过程可称作“意象思维”,它通过形象性的概念与符号表达对象世界的意义,或者是通过直观性的类比推理形式,去把握和认识与对象世界的联系。天下的事物纷繁复杂,通过比拟形态、归纳分类,显现隐藏的道理,这是一种更本源的理性思维方式。对事物的认识,归结为“象”的形成。这个“象”是如何形成、如何构成的?这个过程与诗的创作过程类似。
《诗经》中诗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赋”指平铺直叙、铺陈,“比”是指类比、比喻;而“兴”则是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和感情。“兴”的方法也就是产生意象的方法,即依据对自然界事物的观察,联想其对于社会和人事的意义。那这样的意象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举几个《诗经》中的例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