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京剧批评研究/中国戏曲学院国戏文库 978750776744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民国京剧批评研究/中国戏曲学院国戏文库 9787507767445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开发票

39.91 5.9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任婷婷|责编:王见霞

出版社学苑

ISBN9787507767445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31925860

上书时间2024-06-18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任婷婷,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讲师,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后。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北京戏剧家协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戏曲史论、京剧理论与批评。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民国京剧批评研究”等课题,在《人民日报》《戏曲艺术》《戏曲研究》《中华戏曲》《中国文艺评论》《国际汉学》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曾获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第三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优秀作品奖,第三十五届田汉戏剧奖评论类一等奖等。

目录
导 言 寻找传统:京剧批评研究的历史意识
第一章 京剧批评:从晚清到民国
  第一节 梨园花谱中的京剧批评
    男旦风靡:女性身体想象
    区别豪客:文人自我想象
    商业属性:花谱作为广告
  第二节 京剧批评中的“批评”精神
    戏曲进入文学
    文学批评中的“批评”精神
    与花谱决裂
  第三节 文学之外的研究路径
    从案头到场上
    场上研究范式的确立
第二章 反思传统:评剧范式研究
  第一节 徐凌霄的“皮黄文学”
    拒绝“角儿”艺术
    确立京剧的文学性
  第二节 剧本本位的批评观念
    京剧批评中的文学意识
    “为人生”的戏剧诉求
  第三节 关注场上的“立体文学”
第三章 聚焦本体:评伶范式研究
  第一节 张厚载的批评实践
    从“舞台下的演员”到“舞台上的演员”
    以表演为中心的批评方法
    参与建构表演流派的批评意识
  第二节 “指示于伶而改进于剧”
    在评剧中评伶
    行当意识和角色意识
    本体意识和理性思维
  第三节 演员本位的批评观
    以舞台程式为尺度
    以塑造角色为标准
    写意的戏剧观
第四章 剧学统摄:批评观念反思
  第一节 “伶工专记”中的名伶肖像
    伶人传记
    史家愿望与主观表达
  第二节 整体性批评范式的确立
    整体性批评观念
    整体性观念下的批评实践
  第三节 京剧批评中的批评伦理
    批评道德
    独立批评
第五章 回到起点:花谱作为一种批评传统
  第一节 由色而艺
    面部表情
    面部形态
  第二节 扮相作为批评维度
    扮相之色相
    扮相之心相
    扮相之舞台造型
结 语

内容摘要
 《民国京剧批评研究》以民国时期京剧批评为研究对象,研究梳理了京剧批评发展的历史脉络,大致勾勒出自清末“花谱”以来京剧批评的流变,在甄别大量史料基础上,总结提炼出现代观
念下的京剧批评的范式特征
。既有对民国京剧批评形态
的整体论述,也有对徐凌霄、张厚载等人的重点解析。
尤为可贵的是,作者以京剧批评历史为研究对象又不拘泥于历史研究,在试图阐述京剧批评传统的形成、确立与建构过程中,也注重对当代京剧批评的启示和建设意义。本书既有学术史的意义,对当下京剧批评亦不无借
鉴,是近年来京剧批评的力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