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禁城六百年(帝王之轴)/故宫院长说故宫 9787521711318
  • 紫禁城六百年(帝王之轴)/故宫院长说故宫 9787521711318
  • 紫禁城六百年(帝王之轴)/故宫院长说故宫 9787521711318
  • 紫禁城六百年(帝王之轴)/故宫院长说故宫 9787521711318
  • 紫禁城六百年(帝王之轴)/故宫院长说故宫 978752171131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紫禁城六百年(帝王之轴)/故宫院长说故宫 9787521711318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开发票

45.32 5.8折 78 全新

仅1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文儒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11318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30883942

上书时间2024-05-27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文儒,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历任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司司长,中国文物报社社长、总编辑,故宫博物院副院长。

目录
前言
我看故宫

视觉转换
002- 从皇宫到博物院
006- 一眼看尽600 年
010- 像鸟儿那样看故宫
014- 是谁设计了紫禁城
020- 城中城的城中城
022-“边墙”与“家墙”
026- 奢华之墙
030- 宫墙如血
034- 宫墙柳色年年新
038- 四门巍峨
042- 角楼玲珑

中轴引领
050- 大明门的牌子不能再翻了
052- 从八百米御道到百万人广场
056-“承天”与“天安”
058- 端的是端门
062- 雄关午门
066-“推出午门斩首”?
070- 午门上的国立历史博物馆
074- 午门城楼上的吴冠中
080- 内外金水桥
086- 流动的皇权
090-“御道”与中轴
096- 中轴线上

“太和”在上
102- 八门洞穿九门开
106- 别有洞天
112- 真假太和门
118- 广场进行曲
122- 寂寞栏杆
128-“座”拥天下
138- 龙世界
144- 跪拜之地
148- 几度兴废太和殿
156- 太和殿大修
168- 皇帝屋脊上的中国民工
172- 从“华盖”到“中和”
176- 从“谨身”到“保和”
182- 三台三殿之上

天地家国
188- 前朝后宫之间
192- 隆宗门内军机处
196- 八字宫门朝南开
200- 乾清宫
204- 皇帝的睡觉问题
208-“正大光明”背后的秘密建储
212- 南书房与上书房
216- 交泰殿女主人
220- 交泰殿里的时间与印记
224- 坤宁宫:洞房花烛
228- 坤宁宫:萨满祭祀
232- 钦安殿里的玄天上帝
236- 拥挤的御花园
240- 被扭曲的生命
246- 御花园里的英语老师
250- 后宫里的末代顽主
254- 最后的神武门

内容摘要
故宫院长说故宫,国民故宫文化通识书致敬紫禁城诞辰600年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至伟的建筑,精妙的细节,尘封的历史,历久弥新的文化传承从皇宫到博物院,我们今天如何看故宫?
南起永定门、北达钟鼓楼,中轴线穿紫禁城而过,长约八千米,自古被称为“帝王之轴”。六百年前,随着中轴线的确定,紫禁城横空出世。这座代表中国古代建筑至高艺术水平的宫城,在六百年后,依然是世界上规模至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皇宫建筑群。从前,只有皇帝等极少数人可以沿着中轴线进入太和殿;如今,游客们也能沿着中轴线走进紫禁城。可是,并非所有人都知道紫禁城营建的轴线结构意义。紫禁城最重要的建筑都在中轴线上,没有中轴线,紫禁城就失去了灵魂,不管建筑铺排得多么有序,多么流畅,都不会出现震撼人心的高潮。
中轴线,既是中国古代都城营建的时空定位,又是不断延伸的概念。贯通了广袤大地、江河山川,贯通时间空间。它的规划与布局,暗合“天人感应”。它的伟大与力量,正体现在其历久弥新的生命力上。

精彩内容
我看故宫紫禁城已经落成600年:近500年的皇宫,近100年的故宫博物院。
紫禁城作为帝制统治核心功能的终结,是民主革命的结果;皇帝的旧宫殿转型为人民的博物馆,是民国时代的文化革新与新文化建设的结果。在紫禁城这样一个空间不曾改动的空间中,随着时间的流动,演绎着和累积着皇朝与民国、君主与民主、集权与公权的对峙与交替。
紫禁城是皇帝建造的,是为皇帝建造的。如所有的帝王一样,建造紫禁城的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希望朱家的帝业承传万世;但他绝对想象不到,几百年之后,他的宫殿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中国皇宫建筑群,成了全世界参观人数最多的游览胜地。
这么多人涌进昔日的皇家禁地自由自在地参观博物馆的时候,有多少人是在现代理念观照下理性地解读他们观看着的古老的紫禁城?有多少人是在现代理念观照下感性地领悟他们观看着的古老的紫禁城?又有多少人在思索、探寻理性解读与感性领悟之间的碰撞与纠结?
长达500多年的明清两代,将已够漫长的帝制皇权推向极端与腐朽。几千年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以皇权帝制为核心的宫廷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文化不都包括在宫廷文化中,但宫廷文化无疑是帝制时代的核心文化、主导文化、主流文化。和产生这种文化的已被终结的帝制性质一样,宫廷文化从整体上看,并不是应当以承传为主的优秀传统文化,而是应当以抛弃为主的非优秀传统文化。
以现代社会追求的价值观和努力创造的现代文明,回望漫长的帝制时代的制度文化、政治文化、社会文化、审美文化,则会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帝制文化中以帝王为轴心的利益集团对权力、财富、美色的攫取霸占、争夺交换,以及由此形成的习惯性行为与意识,是对现代文明建设为害最大的恶劣遗产。而更为有害的是,今天仍然存在自觉不自觉地站在帝王的立场上,以帝王的视角与口吻,对这一切津津乐道的现象。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历史为鉴戒,是我们传承至今的一个非常优秀的传统。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巨变—辛亥革命的终结帝制、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正是鉴戒和告别了几千年帝制,特别是接受了帝制末期的愚昧、守旧、封闭、专制的沉痛教训,走上革命、民主、文明与创新的崭新道路的结果。
历史是用来研究借鉴、批评反思的,不是供后人模仿膜拜的。以皇宫文化为代表的传统帝制文化遗存,与以博物馆为代表的现代公共文化建设,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文化形态。作为博物馆的现在的故宫博物院,是引导人们理性认识帝制文化、皇权文化的“标本”,而不是向人们炫耀和展示皇权文化、宣扬“明君”“圣上”的“圣地”,不是对“天子的宫殿”“天子之宝”的精神跪拜之地。
在现代文明、现代文化建设中,对待文化遗产,对待传统文化,对待优秀传统文化,采取反思、鉴戒、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立场和态度,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