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少年的手机使用与家庭代际传播研究 978752030807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青少年的手机使用与家庭代际传播研究 9787520308076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开发票

51.64 5.9折 8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朱秀凌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20308076

出版时间2017-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10007611

上书时间2024-05-27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朱秀凌,女,博士,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广播电视传播学专业。现执教于闽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要从事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项;独自承担福建省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漳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在《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编辑之友》、《中国青年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31篇。获得漳州市社科成果奖1项;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二等奖1项;福建省传播学会青年教师论文评选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目录
绪论  手机、青少年与家庭代际传播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  时代背景:手机已经深深嵌入当代家庭生活之中
    二  现实困惑:手机是促进亲子亲合,还是引发亲子冲突?
  第二节  理论与现实价值
    一  理论价值
    二  现实意义
  第三节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一  理论基础之一: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Modernity Theory)
    二  理论基础之二:梅罗维茨的媒介情境论(Media Situation Theory)
    三  概念界定
  第四节  青少年·手机·家庭代际传播研究镜像
    一  手机与青少年研究
    二  家庭代际传播研究
  第五节  问题框架与方法论
    一  问题框架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权威消解:代际传播角色的重构
  第一节  代际“数字鸿沟”:手机—新技术与代际差异
    一  代际差异:两代人手机使用行为的比较
    二  手机使用:代与代之间的“数字鸿沟”
  第二节  权威消解:手机—新技术与文化反哺
    一  角色转换:青少年对信息的主动接触
    二  文化反哺:亲子互动与参与式学习
  第三节  关系重构:手机—新技术与话语权力
    一  话语表达:家庭事务的即时参与
    二  关系重构:单向权威—双向权威
第二章  时空分离:代际传播时空的重塑
  第一节  “在场”与“缺场”:后现代社会的时空分化
    一  “在场”与“缺场”的对立并存
    二  手机传播中“在场”与“缺场”的互动
  第二节  “缺场的在场”与“在场的缺场”:代际传播中时空的分离
    一  “缺场的在场”:亲子情感的联结
    二  “在场的缺场”:亲子关系的疏离
  第三节  控制与反控制:青少年“私人空间”的入侵与协商
    一  流动的藏私:青少年“私人空间”的构建
    二  控制与协商:亲子之间的边界管理
第三章  人机互动:代际传播渠道的变迁
  第一节  身体·主体:代际传播中媒介技术的历史演变
    一  口语媒介:“身体在场”的实时互动
    二  书信媒介:“身体缺场”的延时互动
    三  电子媒介:“身体缺场”的人机互动
  第二节  即时互动:手机在代际传播中的运用
    一  语音通话:面对面沟通方式的延伸
    二  手机短信:言语传播方式的补充
    三  手机QQ:思想动态的嘹望窗口
    四  微信:丰富多样的亲情表达
    五  手机微博:亲子互动平台的新拓展
  第三节  人性化、技术化:代际传播中手机媒介的发展特性
    一  人性化:媒介演化的趋势

内容摘要
。。。

精彩内容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