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是有歌的人 9787521701487
  • 我们都是有歌的人 9787521701487
  • 我们都是有歌的人 978752170148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们都是有歌的人 9787521701487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开发票

29.17 5.9折 49.8 全新

库存10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姚谦著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ISBN9787521701487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49.8元

货号3258015

上书时间2024-05-20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本书收录了《一个人笑着笑着, 突然流泪了》《循环了一千遍的那首歌》《谁都难免有所隐藏》《怪不得人人渴望被爱》《时机就是缘分》《另一种风景, 就在几步之遥》等散文作品。

内容摘要
我们都是孤独的人离开家乡去大城市漂泊,收获了繁华,内心却偶尔空荡荡被遗忘的时候,感觉与全世界隔绝,日子似乎都停滞了我们都是纠结的人在追求前程和守护一份难得的感情之间,反反复复是早早地对现实妥协,还是任性按自己的想法生活我们都是勇敢的人在沮丧、难熬的夜晚,寻找着黑暗中的微光对人对事,有时甘愿沉迷,有时潇洒放弃……我们都是有歌的人无论是谁,用歌记录生命都是不可或缺的——动人的故事,爱和生活的答案,都在歌里!
--------------------《我们都是有歌的人》是金牌音乐人、华语乐坛顶尖才子姚谦的最新作品。姚谦用解读流行经典的方式,首度畅谈音乐与情感的隐秘关系。在流行文化与文学之间,在市场与大众心灵之间,分享至情至性的音乐艺术风景,带我们发现熟悉却陌生的自己。
姚谦解读了歌里的孤独、温暖和勇气,回应着人生不同阶段我们总会遇上的焦虑和困惑。他逐字逐句重读邓丽君、李宗盛、罗大佑、张艾嘉、林忆莲、刘若英、陈绮贞、许巍、杨千嬅、江美琪、萧亚轩、陈粒50余首经典,用歌回应:独自漂泊的孤独、措手不及的失恋、情路难走的苦恼、青春逝去的无奈……在本书中,姚谦也开放地谈论了自己的部分歌词代表作:当时是如何构思的,灵感和素材来自哪里,哪些创作其实并不满意,哪些现在看还是觉得骄傲。他的思考方式、工作方法、敏锐的感受力对每个人都会有所助益。

精彩内容
我们都是有歌的人-精彩内文【一个人笑着笑着,突然流泪了】歌颂爱情、期待恋爱,并在想象中虚构了自己的爱情。
《我爱夏卡尔》先有曲后有词,是一首我填词的作品。作曲者是伍思凯,那些年我与他合作过许多作品。邀请伍思凯写曲时,我还没有开始思考歌词,只是建议他给江美琪一首不太悲伤的曲子。
当我收到旋律,准备开始填《我爱夏卡尔》的歌词时,整张专辑《恋人心中有一首诗》已经定调:要趋近新诗。如何让歌词接近诗歌,让文字有诗意?我想起了绘画。而在我所了解的艺术家的作品里,给我感觉最接近新诗、最有旋律感的,便是夏卡尔(被称作“爱的魔术师”“梦的诗人”)的画。于是,我决定这首歌词以“夏卡尔”为主元素,以“我爱夏卡尔”为歌名。
夏卡尔是白俄罗斯裔犹太人,很年轻就离乡背井,孤身到巴黎从事艺术创作。幸好在巴黎遇到了他的妻子。而他的创作也反映着他与妻子的生活,以及他对美好爱情的歌颂。
很快地,从熟悉的夏卡尔画作里,我分析出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个特质:无论婚前还是婚后,夏卡尔的作品里,经常有自己与妻子,而画作中的他们经常是不着地的。有时是两人都浮在空中,有时是其中一位浮起来。在夏卡尔最有名的画作《生日》里,他浮在房间半空中,回头接近180度,吻着手捧鲜花、踮起脚尖的妻子,非常超现实。
确认了夏卡尔画作中画家和妻子常常浮在半空中,于是有了“恋爱中的人,都是浮着的”这个念头。这首歌词破题的部分,紧跟着便成形了。
仰望星空让我想起Chagall恋爱的人总是浮在城市半空中视若无睹地忘情忘我紧紧眷恋着
连公鸡都在温柔歌颂
接着我想,人们对于爱情的回忆或想象,经常跟爱情的发生地有关,而夏卡尔的画作中最常见的一个元素就是法国的埃菲尔铁塔。在他的画笔下,妻子常常穿着新娘礼服,与他手牵手,飘浮在埃菲尔铁塔一侧,天空往往一片湛蓝,月光皎洁明亮。有时,他们也会浮在放大了比例的各色花丛之上。除了夏卡尔和妻子以外,童年时在家乡看到的动物:鸡、羊、牛、驴子等,都是夏卡尔画作里重要的元素,尤其是公鸡。没有男女主角的时候,有时画作里会出现一只猫。这只猫,经常在角落、窗口,或沙发后面、烛台旁边。“相逢在哪座城市”“公鸡在温柔歌颂”“小猫想做爱情的见证”……我融合了自己对夏卡尔绘画的种种印象,把这些都写进了《我爱夏卡尔》的歌词里。
我看爱情 爱情看我 两头我唱了歌 歌给了我 美好期待中你在哪里呢我们将在哪座城市相逢小猫想做见证趴在窗口流星划过我们就恋爱了填词的时候,我同时在想:江美琪该怎么唱这首歌呢?或许用期待爱情的女孩的心情来唱,因为夏卡尔对爱情的描绘总是让期待爱情的男男女女对恋爱抱有美好幻想。于是整个故事的轮廓都出来了:从不带主观色彩的夜景开始,接着是一系列夏卡尔画作的梦幻印象;在这首愉快的歌曲中,主人公歌颂爱情、期待恋爱,并在想象中虚构了自己的爱情。
夏卡尔的画时常在隐约传达爱情背后淡淡的乡愁。而在这首歌词中我没有触及乡愁,比较着重对爱情乐观盼望的氛围。然而纯粹的愉快缺少情绪层次,需要对照一丝等待彷徨中的焦虑感受,所以在歌词的最后,我用了“流泪”这个字眼,一闪而过。
你还没来我一个人就跳跳舞解闷你还没来我一个人看着 Chagall画册虚构着可能属于我的美丽爱情怎么忽然流泪了后来又笑开了我记得,我把《我爱夏卡尔》的歌词交到演唱者江美琪手中时,顺口问了句:“你知道夏卡尔吗?”她瞪大眼睛看着我,没有回答。半小时后,有同事告诉我:“江美琪在办公室里掉着眼泪呢。”我吓着了,赶紧问:“怎么回事啊?”原来她不熟悉夏卡尔,不知道该怎么唱这首歌。我当时非常内疚,自忖不该那么直率地问她。隔天,我到诚品书店买了一本夏卡尔画册送给江美琪。而送画册的“小心机”,换来了一首我非常满意的音乐作品。
(专辑制作番外)我很爱夏卡尔的作品,然而《我爱夏卡尔》却不只是为此而创作的。
我常在想诗歌与歌词的关系。那时古风兴起,歌词多模仿唐诗宋词的格式,或依诗词的韵律与动感来创作。但我认为,符合时代脉动的创作,应该跟当下的现实生活和思考紧密相系,而不是简单地模仿。
于是在制作江美琪的专辑《恋人心中有一首诗》时,所有邀约他人创作的歌词、我参与创作的歌词,都尝试着往新诗靠拢。接近新诗的歌词需要被读出来,更具现代感的歌词,会把表演的形式感降到最低,以接近平常语汇。于是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让《恋人心中有一首诗》这张专辑中所有的歌词读起来流畅、不矫情、不会脸红。每首歌在演唱前,我都会找一位朋友,像赵薇、刘若英、袁泉、蔡明亮,包括我自己,选一首歌的一段词来朗读录制,一并收录在专辑中。整张专辑正反映了我当时让歌词向诗歌靠近的努力,如果有时间,大家可以照着歌曲编排的顺序,听听这张专辑。
【刚失恋总以为是世界末日】面对混乱收场的恋情措手不及,就像晴朗的夏天忽逢大雨,让人陷入一阵凌乱和狼狈。
《窗外的天气》是一首先有曲后有词的作品。当时,我邀请伍思凯为萧亚轩的新专辑写歌,他习惯用钢琴创作,这首歌的Demo(小样)中,主歌的钢琴旋律非常抒情,副歌的钢琴伴奏弹得特别激烈,能听到暗涌,有着极具爆发力的情感。副歌让我想起了台北的夏天,天气能从晴朗突变至乌云密布,下起大雨。旋律给我的感受和联想,让我找到了创作这首歌词的切入点。
从描写环境开始,转到想要讲述的事情,容易引导听者进入设定情境,能够准确地把角色的感受和情感传递给听者。面对混乱收场的恋情措手不及,就像晴朗的夏天忽逢大雨,让人陷入一阵凌乱和狼狈。阴晴不定的天气大部分人都经历过,把人的情绪感受融入天气的变化,就可以引起普遍共鸣,让聆听者联想到自己相似的经历。考虑到这张专辑将在夏季面世,所以我在歌词开头这样写:你离去那天忽然倾盆大雨忘记关的窗湿一地天气的瞬息万变总提醒着人们感受季节,并感知我们所处的这个多变的世界。刚刚失恋,人的心情必然是凌乱的、狼狈的,尤其是没有太多感情经验的年轻人。
《窗外的天气》是典型的流行歌曲结构,两遍主歌后,有一个很短的Bridge,然后到副歌。歌词我便完全依照早已架构好的旋律来布局,先描写主角目前身处的环境和整体状态,直到第二遍主歌,才明确地表述主角此时此刻的心情以及造成这种心情的原因。听朋友提起旧时恋人的近况有好有坏,这一设定暗示着主角还在意那个人,而这样的描述能够在旋律进入副歌前,铺垫较多纠结的情感。
今天的天气是云淡风轻仿佛不记得那一季湿湿的雨季人总要试着学习往好的地方走下去别总是在原地听到朋友谈起你的消息这段时间你的生活有高也有低那离开我的原因已经变成你的伴侣我只是你的过去一旦进入旋律起伏强烈的副歌,悲伤的情绪就应该要完全流露了。而人在经历悲伤时,往往不是一味地悲伤,更多是内心在挣扎却徒劳。这样真实又无奈的情绪正适合用夏天突变的天气来对照。主歌和副歌里主角状态的反差,更容易让听者捕捉文字表象之外的幽微情绪,远比空洞华丽的形容词触动人。在这首歌词里,“一滴泪”“一场痛”这类表达都没有,副歌歌词只是用无奈的整体语境夹持着旋律本身流淌的忧伤。
虽然还继续想你听起来连自己都觉得太煽情虽然还依旧爱你看起来又嫌多余你离去那天忽然倾盆大雨忘记关的窗湿一地其实副歌旋律的开头有急促、连续的三个叠音,通常可以放置叠词来强化情绪。不过写这首词时,我故意回避了这个方法。我始终觉得,节制的笔法,更容易触动听者内在的情绪,于是用了平淡的语句:“虽然还继续想你,听起来连自己都觉得太煽情。虽然还依旧爱你,看起来又嫌多余。”仿佛并不悲伤,只是埋怨自己。副歌最后的“你离去,那天忽然倾盆大雨。忘记关的窗,湿一地”,把整首歌定格在这个场景,用疾雨对照感情生活的狼狈,借此强化整首歌的主题。就像电影,当主人公缺席,画面定格在一个空镜头时,才最煽情。人去楼空啊。
而这首歌的Bridge,旋律比较急促,所以两次Bridge的歌词,我设计得一松一紧,是为了让相似的歌词有明显的情绪递进。第一遍Bridge的“我只是你的过去”,到第二遍就变成“我只是你一段过去”。“过去”到“一段过去”,仅仅多了两个字,却令演唱者在情绪上做出了灵活的想象和变化,进而让听者得到越来越强烈的暗示,使整首歌的层次更为丰富。
在萧亚轩最后的录音版本里,我在间奏中加了一段英文独白,这是在编曲完成后决定的。用几句诗呼应整首歌,让歌蕴藏一些文艺气息,更具深度。我选的是诗人泰戈尔《飞鸟集》中的两句:“Love!Whenyoucomewiththeburninglampofpaininyourhand,Icanseeyourfaceandknowyouasbliss.”《窗外的天气》是关于爱情走后的无奈与痛苦,而这首诗正好是用痛苦对照爱情里的幸福。泰戈尔的诗总是给人宽广的联想与思考空间,让人不再局限于文字的表象。这是泰戈尔诗作的魅力。将它加入歌词则是我试着让《窗外的天气》不煽情,并拓展出更多想象空间的途径。至于爱情,它不仅使人幸福和痛苦,更多的是让人思考,给人的心灵以启发。
(创作番外)写《窗外的天气》这首歌词,花了不到两个小时,是我完成得比较快的一首词。这首歌词的创作,受到了我喜爱的作家张爱玲的影响。她的小说总是从细腻的环境描述开始:有时,通过描写光线的移动,暗示读者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季节,然后把大家带入特定的情境里;有时则会从一个小物件开始写,引导读者聚焦于那个小小的空间,并借此暗示主角的处境。
季节更替、天气变化都与时间相关,是很好的切入点,读者容易被带往创作者早已设定好的情绪和氛围里。
【为了你,什么都可以】没有离别与感伤的怨气,却有更多甘于现实的温柔。
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是一首对许多听华语流行音乐的人,包括我在内,都很特别的歌,它影响了整个时代的记忆。谈这首歌有两个原因,一是“歌手定位”,二是“翻译歌曲”。
邓丽君出道很早,在我很小的时候,她就已经是台湾家喻户晓的歌手了。1968年,通过台湾当时唯一一档歌唱节目《群星会》,她初次现身荧屏,一夜之间,全台湾都认识了这个甜美的声音。自出道起,邓丽君一直维持着甜美的少女风格,直到去日本歌坛发展。1984年,她已经是个成熟的女人,仍旧单身。唱片公司为她重新定位,连续三年发行了《偿还》、《爱人》与《任时光在身旁流逝》三首日文单曲。她甜美温柔的声线和外表,在许多男人内心赢得了“红颜知己”的宝座。她的歌开始站在“情人”的角度,对着所爱的人倾诉情感。这时候的邓丽君从风格打扮、唱片封面形象,到曲风旋律,以及最重要的歌词,都已经有了成功的新定位,演唱事业因此达到巅峰。
中文版的《我只在乎你》是从日文歌《任时光在身旁流逝》翻译而来的。直到今天,我都认为《我只在乎你》是非常难得、很难超越的一首情歌。它没有离别与感伤的怨气,却有更多甘于现实的温柔。不管是红颜知己还是情人,已经三十多岁的女子,唱着那种心甘情愿且无所求的相随之情,那种没有压力的温柔,深深打动了我。在中日文歌词里都没有提到“爱”,却把爱表露得深刻细腻。
中文版歌词很值得关注,几乎是我听过的众多翻译歌曲里,译得最精准的歌词。过去在音乐界,我们创作时常常要考虑“定位”。虽然创作更多时候是抒发自己的情感,但是唱片音乐工业其实是集体创作,而在各种分工里,歌词创作经常扮演着“先行兵”的角色。
许多朋友可能不太熟悉《我只在乎你》的词作者慎芝女士,但在上一辈人的流行音乐记忆里,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蔡琴的《最后一夜》,以及我特别喜欢的《玫瑰人生》都是她作词的歌曲。如果说陶晓清是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华语音乐校园民歌的领头羊,那么慎芝就是她前一辈的台湾流行音乐教母。她是60年代台湾电台制作第一人,和她先生一起制作并亲自主持了电视歌唱节目《群星会》。那一代的台湾歌手几乎都从这档节目出道,当时慎芝与所有的歌手都有着师徒之情,当然也包括邓丽君。
一首歌要翻译精准,难度是相当高的。《我只在乎你》算是慎芝晚年最重要的作品。慎芝精通日语,同时这首词正好照应着她的人生。她与丈夫是事业上的伙伴,一辈子的情感伴侣,但是丈夫过世较早,而这首歌正是写在她丈夫离去几年后的,自然传达出了她对丈夫的追念,以及夫妻之间深刻的情感。
日文原词站在女子的角度,假设“你”没有出现,“我”将会是什么样子。她完全无法想象,如果没有遇到“你”,自己是否会过着值得珍惜的人生。种种假设都呼应着此刻的“因为遇到你”。从“有”到“无”的反向对照,透过“无”的感受来告诉对方,因为有你,所以我现在如何幸福快乐。歌词在第二段假设“未来如果没有你”,用宿命般的语言诉说着,如果未来必然失去“你”,“我”将回到茫茫人海。这是一种失落,也是一种乞求,乞求别让她遗落人海。
慎芝的中文翻译,刻意写得更清淡直白,几乎不着痕迹,像情人在耳边喃喃自语,没有太多煽动性的字眼和情绪。这是她在歌词创作事业里重要的转折。在《最后一夜》,或更早的作品里,她都还留着早些年歌词书写的痕迹;而在《我只在乎你》的歌词里,却没看到任何为了屈就平仄、韵脚的拗口设计。整首歌词就像平时说的话,不肉麻,也不过度煽情。
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人生几何能够得到知己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进入副歌时,随着旋律起伏,翻译有了一些调整。邓丽君在日本期间,成功塑造了“红颜知己”的熟女形象,这个隐约有些暧昧的形象在中文歌词里被完全转换成了一个更近似于妻子的角色。这首歌最让我佩服不已的,就是“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这句描述太厉害了。人与人,特别是配偶或情人,相处久了会有夫妻相,慎芝的描述既精确又充满诗意。在日文歌词里,这一句是“染上你的颜色”—我愿意我的生命染上你的颜色,而中文对照的是“感染你的气息”。“颜色”更多是指代“依赖和爱”,而“气息”更接近于“配偶”的感觉,这是略有差异的。在日语和华语市场,歌词依循邓丽君定位的差异而有所调整。
同样,日文版副歌里“在你的怀里继续美丽”这一句在中文版中就没有出现,此处,中文版依旧重复着“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所以对于日本歌坛来说,邓丽君是男人幻想的情人或红粉知己,而在华语歌坛,她更像是温柔的妻子。当然,《我只在乎你》也反映着慎芝年轻时与丈夫之间的情感吧!我每回听到邓丽君演唱这首歌,听到“所以我求求你,别让我离开你”时,就想起慎芝在儿子与丈夫连续两年相继过世之后,开始独自生活,而这句歌词,完全抒发了一个独居女人对于过往家庭、爱情的眷恋,其实是特别让人感伤的。
流行音乐有各种面貌,我个人在歌词创作上,更倾向使用接近生活的语言。慎芝在当时已经能够使用如此接近这个时代的语言,掌握这样的白话语法,实在令我佩服。直到今天,听起这首歌,依然觉得它平和而贴近生活。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