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众 9787572249396
  • 出众 978757224939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出众 9787572249396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开发票

32.22 5.9折 55 全新

库存34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希平著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72249396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5元

货号4315199

上书时间2024-05-1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刘同推荐序:看这本书之前先了解一下他这个人

 

没想到《天下没有陌生人》要出“续集”了,David说因为第一本书是我写的序,所以续集的序还是由我来写最好。
那就写吧。
(希望他不要再出第三本了……虽然以他的销量很有可能会再出第三本……)
我很难拒绝David跟我提的要求。他是一个心里极其有数的人,没谱的事,他一个字都不提;能够说出口的事,一定是他思前想后才做出的决定,且他觉得对方不会有拒绝的理由。
从上本书到这本书,一晃好几年过去了,其实这几年我和David并没见过几面。但只要有机会见面,他就会主动和我分享他又去了哪里,见到了哪些人,遇到了哪些事,有了一些怎样的新观察和新思考。
他总是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力图弄清楚周遭所能接触的一切事物,就像茨威格的小说《灼人的秘密》中的小男孩埃德加——用自己的好奇心去窥探成年人的世界,执意要掌握他们的秘密,当真的捏住了事实的真相,却又有着超出大人的气量,可以假装一切都没有发生过——噢,原来成年人的世界就是如此啊。
六十岁的David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孩。
他常常会给我发信息——分享他觉得好看的剧集,表达他对一些新闻的看法,转发给我他觉得对我工作有帮助的文章,时常让我觉得我是一个被人惦记着的好朋友。
我很喜欢看David录制的那些短视频,他会很认真地回复各种网友对他的提问,即使有时一些视频点赞不多,但依然无损于他的那份热情与真心。他回答问题的语气就像我们在他家做客一样,生动而自然;也像这本书里的文章一样,聊了很多日常,而这些日常恰恰是困扰很多人的问题。
要不要开口找人帮忙?
如何判断一份工作适不适合自己?
斜杠青年能给自己加多少分?
职场上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
……
在看这本书时我还试图去总结一些逻辑和规则,但看着看着,我大概明白了,这本书不需要什么阅读提示,真正重要的是,他能像一个毫无保留的朋友,和你分享他所想表达的一切。
表达是件重要又稀缺的事,尤其是这几年,各种类型的社会事件发生后,很多人都从“想了解”到“想不通”,再到“懒得想”,最后得出“想了也白想”的结论,逐步放弃了本该自己去了解的很多真相,随之选择“躺平”,而后把自己“躺平”的原因归结于外部环境。
这部分人不仅自己不思考,也不求助于朋友,等终于有一天突然很想做出改变、很想找个人聊聊自己的困惑时,却发现身边一个能和自己聊天的人都没有——要么和自己一样什么都不懂,要么就是自己“够不上了”——以前那些称得上朋友的人已经十分忙碌,忙到没时间理会自己了。
我喜欢和David做朋友的原因大概就是我很喜欢他一直在思考,简单的或复杂的,他都能用自己最真诚、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十分接地气,不会和你说一些无关痛痒的大道理。
在看这本书时,好多次我都忍不住笑起来。比如,他和客户开会,同事很认真地做了PPT并卖力讲解完之后,David就说:你们应该看得出来,我们的员工是花了多少心力把这个提案做出来的。结果你们在这边看微信、打电话,没有人留心去听。如果你们已经内定了某个公司,就不用再找我们合作了。客户尴尬至极,连忙解释原因。
我和David也曾一起参加过朋友的聚会,如果大家在聊天的过程中,有一个人总是在看手机,他就会以开玩笑的方式提出来,让对方“干脆忙完了再上桌”,不然会影响整桌的氛围。(那个人就是我,哈哈哈!)
因为有时会觉得他的方法挺好,所以我也常常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有朋友知道我和David很熟,就常问我,一个“看起来每天很闲的世界级公关公司的董事长”,到底是如何保持持续思考,又怎样去了解年轻人在想些什么的呢?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他。他听到问题后哈哈一笑,毫不掩饰地告诉我他有一个群,群里有好几百人,全是他在各地认识的95后,里面的人互相不认识,每当他有什么事情想要了解更多不同年轻人的想法的时候,就会在群里提问。
问题包括又不局限于:你们认识某某艺人吗?这个品牌大家认识吗?大家知道那部即将要上映的电影吗?
大多数人都会在群里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他再发个红包让大家热闹一下。他说建这个群蛮开心的,相当于拥有了一个特别厉害的智囊团,不是因为他们的意见有多专业,而是因为他们的意见才是鲜活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感受比空洞的数据更重要。
马一浮先生写过这样一句诗:“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意思是即便一个人历经世事、阅尽沧桑,依然能够在俯下身看到草木生发、春风又绿时生出喜悦之情。
如果用另一句话来表达则是“知世故而不世故,历圆滑而弥天真”——这完全就是我眼里的David。
我希望他能就这么一直记录下去,记录他人生中的各种细枝末节、各种叩门求教,能不能帮助到年轻人另说,他自己本身就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啊!


【书摘与插画】

好关系是麻烦出来的

 

我曾经读到过一则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犹太家庭在“二战”时遭到迫害,父亲让自己的两个儿子分别去寻求帮助。大儿子去找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小儿子去找自己曾帮助过的人,结果却是大儿子获救,小儿子被出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对你忠诚的都是曾经给过你恩惠的人,因为人们会更重视自己为其付出过的东西。
由此,让我不禁联想到有个朋友问我的问题:“要不要麻烦别人?”在日本,“不麻烦,不打扰”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所以走得慢的日本人会主动让后面走得快的人先行,甚至在电车里连手机响了都会说声对不起,看完球赛会把垃圾带走,就是不想打扰、麻烦他人。曾听说,日本一位搭电车的醉酒女乘客胃部不适想要呕吐,但因为怕吐在电车里给别人带来不便,宁愿直接吐在自己的名牌手提包里,这听起来是件令人惊讶的事。

 

“麻烦”让人更加懂得珍惜

 

我从小比较独立,一直尽量不麻烦他人,不过我很认同前面犹太兄弟的故事,你曾经为其付出过的朋友,你心里会比较重视,因为你愿意为他付出。人都是这样的,你付出之后才会更加珍惜。所以我现在跟年轻朋友相处时,如果他要请我吃饭,我也是不会拒绝的。因为当他付出之后,他会更加珍惜这段关系。可我也不会一直让人请我吃饭,那样别人就会觉得是我爱占便宜。
我有一个美食家朋友,他对食物和料理很有研究,一直梦想着开一家自己的餐厅,后来就真的付诸行动,准备找几个朋友一起投资。我十分支持并愿意入股,但在与他深入沟通之后,我放弃了这个投资机会。为什么呢?因为我发现这个朋友自己并不愿意出钱,只想占技术股,让其他股东来出资。在我看来,投入得越多,就越会努力去珍惜现在做的事。假若你没有付出很多,那失去的时候就不会心疼,而且遇到挫折也更容易放弃。他不愿意投入资金,表示他对这个事业没有信心。如果连自己都对自己不报以百分之百的信任,别人自然也会有所动摇。

 

“麻烦”需要注重时机

 

对于“麻烦”别人或找人帮忙,我自己有几个原则。
1.自助者天助,自己能解决的事,自己想办法解决,别老想着麻烦别人。
2.找个比较好的时机开口,成事的概率就会大一点。
比如说,如果别人在你很忙的时候请你帮忙,你可能不会答应他,但如果他挑了一个你比较清闲的时机,也许你就会答应了。换句话说,我们在找别人帮忙的时候,要选择正确的时机。以前就听说过,在周五申请签证比较容易成功,因为隔天就是周末了,签证官周五的心情会比较愉悦。而周一被拒的概率就比较高,因为签证官也会有“周一综合征”。
3.不要有事时才去找别人,给人“目的性很强”的感觉,而是平时就要一直与人保持来往。
我天生就乐于助人,更愿意先付出。比如,有人会请我帮忙跟酒店拿些折扣,出国时帮忙带些东西回来,这些举手之劳的事情我都会答应。甚至你不开口,我也会主动示好。有朋友开了餐厅,我会带其他朋友去吃,也会在我的社交媒体上宣传;知道有人喜欢维尼小熊,我出去旅游看到了就帮他带一个回来。正因为这样,我的朋友也很愿意在我需要帮忙时伸出援手。
4.开口请别人帮忙时,要先考虑对方是否有能力和资源可以帮你。
如果不确定对方是否能够帮到你,还是免开尊口为好。
5.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你是本分。
很多时候你想跟别人成为朋友,想请别人帮忙,这些都是你的一厢情愿,实际决定权在对方手里。比如说,我看到有些学生为了校庆去找名人录祝贺视频,可这些名人为什么要答应你呢?有人答应了,说不定正好因为他有新电影要上映,为了帮新戏做宣传,顺便就拍了,要是没有这个原因他也许就不会答应。
这事成与不成其实和你本人没有太大关系。即使今年校庆你能找到十个名人送祝福,明年你是不是还能找到就不一定了。所以,我们在找别人帮忙的时候就要有个心理准备。如果别人真的帮你了,那是恩惠,要铭记在心;如果人家不帮你,我认为也是理所当然。只要自己心态端正,就算被拒绝也不会感到失望,不会有什么抱怨或不愉快。
最后,要明确告诉别人你需要帮忙,需要帮什么样的忙。现在年轻朋友怕被拒绝,或是认为别人帮助他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只会告诉别人他遇到了什么困难,然后指望对方主动伸出援手,这样就成了“是你主动要帮我的”,自己心里就不会有愧疚感,这明摆着是把别人当傻子。如果你需要帮忙,就得开口,就要心存愧疚。不过,遇到困难还是要先想解决之道,接着采取行动,有时就能走出困境。只有自己不断地帮自己,你才会越来越独立、越来越强大。



 
 
 
 

商品简介

《出众》是公关大佬刘希平全新力作。分享35年实战经验,56条精进法则,其中包括:链接所有人的沟通技能;职场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建立底层自信的自我梳理;保持高度自律的践行方法;突破认知局限的思维方式。好的人生,上不封顶!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才能开启更多可能。



作者简介
刘希平
英文名David Liu。
被誉为“中国公关大佬”。
出生于1961年2月27日,1979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地质系。
曾任国际领先公关顾问公司万博宣伟中国区董事长。
中国教育电视台《职来职往》节目深受欢迎嘉宾。
已出版:
《天下没有陌生人》
《出众》
抖音@David刘希平
微博@刘希平

目录
本书内容: 这本书里, 我写到了人际关系中的技巧、职场上遇到的问题、能带来自信的内驱力、我一辈子都在坚持的健康理念, 以及让“我之所以成为我”的积极心态, 希望这些能够引起你们的共鸣。

内容摘要
《出众》是公关大佬刘希平全新力作。分享35年实战经验,56条精进法则,其中包括:链接所有人的沟通技能;职场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建立底层自信的自我梳理;保持高度自律的践行方法;突破认知局限的思维方式。好的人生,上不封顶!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才能开启更多可能。

主编推荐
◆多年公关实战经历,分享让你受益终身的职场经验!
David刘希平,中国第①公关,何棘手的案例,到了他手里都会迎刃而解。曾助力北京和上海分别成功获得奥运会和世博会的举办权。在其担任万博宣伟中国区负责人的十几年间,公司业务实现了强劲增长。在他的领导下,万博宣伟成为了宝洁在中国zui大的供应商。本书分享35年实战经验,56条精进法则,助你快速实现人生进阶。
◆社交天花板,教你如何链接所有人。
“天下没有陌生人”是David刘希平的交友信条,人称“社交天花板”。拥有的黄金人脉圈,横跨中国娱乐圈、时尚圈、体育圈、职业圈。本书他将多年来的社交心得诚挚分享,教你如何链接身边所有人,拥有强大人脉,让职场和生活越走越顺。
◆不给自己设限,拔起你人生的木桩!
本书还教你如何建立底层自信的自我梳理,保持高度自律的践行方法,突破认知局限的思维方式,拔起生活中的“小木桩”、打碎心中的“玻璃”。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才能开启自我超越的进化之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