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画中居·游走进古代中国画的建筑场所 978755948190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画中居·游走进古代中国画的建筑场所 9787559481900

全新正版 极速发货 可开发票

39.86 4.5折 8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一梦|

出版社江苏文艺

ISBN9787559481900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32029785

上书时间2024-05-1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一梦,博士,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2015年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取得建筑设计与理论硕士学位,2019年在该校继续获得建筑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空间设计思维与视觉传达、城市更新设计。在巴塞罗那留学的五年期间,曾数次调研、拍摄高迪的八个建成作品,并参观了与此相关的档案馆和博物馆,为本书的形成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资料。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壹  写作的目的
  贰  本书的视角
  叁  绘画的空间图式
  肆  传统居游时空图式与当代建筑设计
  伍  本书内容框架和构想
第二章  山水画卷:咫尺千里的自然远意
  壹  山水画卷:全景旅程的展现
  贰  “三远”法的空间图式
  叁  以大观小的时间设计
第三章  城市全景:一图百态的市井意象
  壹  城市卷轴画
  贰  地图画
第四章  山水屋宇:栖居自然的文人理想
  壹  人与山水
  贰  隐居图式
第五章  城市建筑:内外之间的空间中介
  壹  空间的营造和衔接
  贰  公共空间界面的城市活力
  叁  门廊、庭院和屏风的空间叙事
  肆  实与虚、有形与无形
致谢

内容摘要
 本书为中国传统绘画与建筑设计知识的科普图书。
作者将带你穿越时空,走进古代城市、山水、园林主题的绘画世界里,以设计师的视角去探寻古人理想的栖居模式,挖掘构建传统人居环境秩序的诗意法则。
与西方绘画不同,中国画“可游”“可居”。观画之人立于画前,就仿佛沉浸在了画中世界,在画境中徜徉,那么,如此神奇的中国画,是怎样通过构图的巧思和场景的铺排来达到这种让人身临其境的效果呢,这本书将通过对山水画、园林画、城市卷轴画、地图画等不同题材的画中空间布局的分析,让读者直观的体验“三远”法及“以大观小”等手法的运用,从宏观和微观不同尺度上,了解古人的居住理念和生
活方式。

主编推荐
本书为中国传统绘画与建筑设计知识的科普图书。作者将带你穿越时空,走进古代城市、山水、园林主题的绘画世界里,以设计师的视角去探寻古人理想的栖居模式,挖掘构建传统人居环境秩序的诗意法则。
与西方绘画不同,中国画“可游”“可居”。观画之人立于画前,就仿佛沉浸在了画中世界,在画境中徜徉,那么,如此神奇的中国画,是怎样通过构图的巧思和场景的铺排来达到这种让人身临其境的效果呢,这本书将通过对山水画、园林画、城市卷轴画、地图画等不同题材的画中空间布局的分析,让读者直观的体验“三远”法及“以大观小”等手法的运用,从宏观和微观不同尺度上,了解古人的居住理念和生活方式。

精彩内容
 本书的视角中国古代绘画又称中国传统绘画,通常绘制在绢、
帛、宣纸上,再装裱成手卷、立轴、册页等形式。按照画种来说,古代中国画有纸本绘画、壁画、岩画、版画等多种形式,除了地图、书籍插图和图样,有关建筑的各类图像还可见于铜器图案、碑刻、画像砖等。本书主要介绍的是卷轴画这类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其媒介的特殊性突出表现了中国画的时间意识。另外,明清文学作品中的版画插图、古代画谱中的插图以及个别方志图、
地图也是本书讨论的对象,这些画种也涉及传统建筑或城市的图式表达。
大部分艺术史或建筑史论的著作都是以朝代为线索梳理了现存的古代中国画。山水画初步发展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日渐成熟,直至两宋时期形成了繁荣的景象,到元代达到了高潮,在明清之际走向了没落。山水画在发展过程中展现了丰富多样的人居图式。我国古代的建筑图在原始绘画中已初露端倪,在秦汉时期出现了正面平行法的雏形,隋唐之际界画的成熟不仅利于描绘建筑风貌,对山水画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宋代城市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地图与城市画卷流传较广,宋至明清时期,地方志图数量增加。在本书中出现的绘画作品跨越了多个历史时期,以宋、元、明代为主,但没有严格依据历史时间排序,而是按照绘画的时空图式进行了分类,以便形成整体的理论框架。
中国画有山水、人物、花鸟等多种主题,其中山水画和城市画是本书重`点关注的。中国的山水画从不是对自然景观的复制,而是画家内在意识的写照。除了表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山水画,出现城市、住宅、园林、家具等人工物的中国城市画也是本书所关注的。但本书不局限于对这些画中古建筑风格特征的研究,而重`点关注画中人与其场所的空间关系和叙述人物行为的方法。
这些关系表现了人在社会与城市背景下的思想和行为,是以体验为核心的当代建筑设计仍然需要表现的关系。
美术史中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大多关注风格流
派、绘画笔法、构图技巧等视觉层面的分析,建筑史研究更关注图像中建筑的年代、形式、结构特征等因素,而哲学与文学领域对于传统绘画的审美意识与叙事方法把握得更为深入。一方面,本书将综合考虑上述因素,运用艺术学、心理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探索中国传统人居环境空间图式的特征和创作思维模式。另一
方面,本书以解决当代现实问题为导向,着眼于用“时空图式”的概念在中国画和人居环境空间之间建立起联系,并将其引入当代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因此,在对中国古代画作的研究中,将避免陷入对个别建筑或作品的形式和历史风格分析,而把重`点放在人居与环境的关系上,以便整体把握传统绘画中人在自然与城市中的栖居方式与居游观念。在对中国画的解读中,以二维图像呈现三维空间的空间构造法、图像的呈现媒介、图像的空间叙事以及空间中人的行为,都是本书重`点关注的要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