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旁观现象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 978730818101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旁观现象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 9787308181013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43.36 6.4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黄岩

出版社浙江大学

ISBN9787308181013

出版时间2018-06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30269093

上书时间2024-01-25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黄岩,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先后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

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旁观现象研究的多学科视角
    三、研究方法与逻辑思路
第一章  “旁观者”的内涵、类型与本质
  第一节  旁观者的内涵、特征及概念辨析
    一、旁观者的内涵
    二、旁观者的主要特征
    三、旁观者相关概念辨析
  第二节  旁观者的主要类型
    一、不同行为能力的旁观者
    二、不同职责义务的旁观者
    三、不同情感体验的旁观者
  第三节  “旁观”行为的本质
    一、道德认知失调
    二、道德同情感悬置
    三、道德意志力薄弱
第二章  旁观现象的道德批判
  第一节  旁观现象道德批判的理论基础
    一、互助进化论基础
    二、人道主义理论基础
    三、社会公德理论基础
    四、后现代伦理学理论基础
  第二节  旁观现象道德批判的历史考察
    一、中国近代学者对旁观现象的道德批判
    二、西方近代学者对旁观现象的道德批判
  第三节  旁观现象的现实危害
    一、“旁观”不利于个体自身的生存发展
    二、“旁观”不利于形成和谐社会道德秩序
    三、“旁观”不利于实现国家的独立与繁荣
第三章  公民见义勇为观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实证研究设计的总体说明
    一、见义勇为的伦理意义
    二、调研内容与对象的说明
  第二节  公民对社会整体道德氛围的认知
    一、败德现象并未泛滥成灾
    二、党员干部道德深刻影响社会道德风气
    三、英雄流血又流泪现象依然存在
    四、良好社会风气需要全社会成员共同维护
    五、我国社会文明程度将明显提高
  第三节  公民对人际间道德价值观的态度
    一、近三成受访者赞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二、九成以上的受访者赞同“助人为快乐之本”
    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理念深入人心
    四、敬佩英雄,但自己很难做到
  第四节  公民助人意愿与旁观原因的调查
    一、公民助人意愿的调查
    二、公民旁观原因的调查
第四章  旁观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
  第一节  社会环境与旁观现象的发生

内容摘要
 旁观现象的出现是对社会正常伦理秩序的挑战,其原因也异常复杂。只有对个体心理原因、社会环境原因以及突发情景原因等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并真实了解当前公民对见义勇为品质、行为的认知状况,才能够提出改变旁观现象的对策。循此思路,在内容上将黄岩著的《旁观现象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分为三个部分,主要由导论、正文七章以及结束语构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