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现当代美学史(上下) 9787100159951
  • 中国现当代美学史(上下) 978710015995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现当代美学史(上下) 9787100159951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90.65 7.6折 120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祁志祥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59951

出版时间2018-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20元

货号30188150

上书时间2024-01-25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祁志祥,1958年出生于江苏大丰,文学博士,上海政法学院教授、国学研究所所长,人文社科重点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兼任上海市美学学会会长、上海市第四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高级专家、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理事。主治美学及文艺理论,旁及人文哲学、佛学、中国思想史等。主持并独立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主持并独立完成教材项目、财政部科研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各1项。出版个人专著20余部,曾获全国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南大核心期刊约150余篇,多次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目录

导论:中国现当代美学史的整体走向与时代分期
上编  近代:古代美学向现代美学转型的过渡
第一章  近代: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奠基阶段
  第一节  章炳麟《文学总略》对美文学观念的阻击
    一、“榷论文学,以文字为准,不以彣彰为准”
    二、“学说以启人思,文辞以增人感”的反思
  第二节  美文学概念的出现与小说美论
    一、众声喧哗:“文学则属于美之一部分”
    二、黄人:“小说者,文学之倾于美的方面之一种”
    三、夏曾佑:“小说之所乐,与饮食、男女鼎足而三”
    四、徐念慈:小说之美的情感性、理想性、形象性特征
    五、狄葆贤:“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
  第三节  王国维:中国美学古今转换的标志
    一、美学起点:“人生苦痛”说
    二、关之本质:“快乐无利害”说
    三、关之形态:“人间嗜好”说
    四、文学特征观:“情感”与“想象”
    五、词曲美学观:“意境”说
    六、小说美学观:悲剧解脱与典型塑造
    七、美之价值:“无用”“独立”说
  第四节  美的价值观念的颠覆性变化
    一、崇尚“革命”,赞美“革命”
    二、崇尚“民权”,反对“皇权”
    三、崇尚“平等”,反对“纲常”
    四、崇尚“自由”,反对“专制”
    五、崇尚“个体”,兼顾“群体”
  第五节  康有为的美学追求:去苦求乐,雄肆唯情
    一、《大同书》:“求乐免苦”的人生美学追求
    二、雄肆唯情的艺术美学宗尚
  第六节  梁启超:探讨美的内涵及规律,为政治改良服务
    一、三界革命:以关文学样式为政治改良服务
    二、“关的作用,不外令自己或别人起快感”
    三、“文学的本质和作用,最主要的就是‘趣味’”
    四、关的本质或根源:心、物二元互补论
    五、对悲壮美、崇高关的推崇
中编  现代:美学学科的登场与演变
第二章  “五四”前后:有美有学的美学学科的诞生
  第一节  现代美学学科的诞生
    一、蔡元培:关学学科诞生的助产士
    二、萧公弼:现代关学学科体系的奠基人
    三、吕激《关学概论》:“价值一生命”关学学说的建构
    四、范寿康《美学概论》:价值美学的重申与发展
    五、陈望道《关学概论》:美的哲学探讨
    六、李石岑等人《美育之原理》:美育原理的初步建设
  第二节  艺术哲学:美学学科的文艺学建设
    一、黄忏华《美术概论》:空间艺术概论
    二、徐庆誉《美的哲学》:美的艺术哲学
    三、徐蔚南:“艺术哲学”概念的提出
    四、本时期《文学概论》概述
  第三节  “五四”文学革命巩固的新价值取向
    一、陈独秀:“新道德”与“文学革命”
    二、胡适:文学形式的改良与内容的革命
    三、周作人:“人的文学”与“个性的文学”
    四、鲁迅早期:文学的有用之用与无用之用
第三章  1928年至1948年:从主观论美学走向客观论美学
  第一节  从价值论到经验论:美学研究的主观论倾向
    一、李安宅《美学》:价值论关学的重申和建设
    二、朱光潜:关感经验和美本质分析
    三、黎舒里:美是一种“动人力量”“表意形式”
    四、宗白华“意境”说:对朱光潜“意象”说的继承与改造
    五、傅统先《美学纲要》: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发挥
  第二节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价值转向
    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
    二、从“资产阶级革命”到“无产阶级革命”
    三、从“人道主义”到“马克思主义”
    四、从“人性论”到“阶级论”,从“人的文学”到“无产文学”
    五、从“唯心论”到“唯物论”,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
    六、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从“个性文学”到“人民文学”
    七、从“自由”到“遵命”,从“艺术自律”论到“革命工具”论
  第三节  新美学学说的崛起:以唯物主义美学为代表
    一、柯仲平的《革命与艺术》:“革命”美学旗帜的树立
    二、后期鲁迅:“无产文学”与“革命文学”的倡导
    三、胡秋原:“革命美学”学说的完善和“唯物史观美学”观的提出
    四、金公亮的《关学原论》:客观主义关学的先声
    五、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界新的关学纲领
    六、周扬《马克思主义与文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宣传与发展
    七、蔡仪《新艺术论》与《新美学》:关在客观典型说的提出
  第四节  艺术哲学的建设
    一、钱歌川《文艺概论》:文艺基本特征及其门类艺术特征认识的深化
    二、俞寄凡《艺术概论》等:客观的狭义的造形艺术美论及人体美论
    三、向培良《艺术通论》:“艺术是情绪之物质底形式”
    四、梁实秋《文学的美》:关在文学中的地位
    五、本时期的《文学概论》:以艺术自律为他律服务
下编  当代:中国美学的自我创构、定型与新变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化美学学派的诞生和马克思主义美学主导地位的确立
  第一节  美学大讨论的铺垫和展开
    一、前奏: 

内容摘要
本书是作者《中国美学通史》(至“五四”时期)的续篇。
中国现当代美学史是古代美学向现代美学的转型史,也是西方美学与中国美学的化合史。本书以“美是有价值的乐感对象”为理论指导和对话依据,以超功利的形式美和有价值的内涵美为视角,以美学原理与艺术概论为抓手,考察美学学科在中国现当代的历史演变。
本书指出,近代是中国现代美学思想的奠基时期,“五四”前后是现代美学学科的诞生时期,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至1948年是从主观论美学走向唯物论美学的时期,50年代末是中国化美学学派的创立与马克思主义美学主导地位的确立时期,八九十年代是实践美学原理的定型与突破时期,21世纪以来是美学的解构与重构时期。在六种分期的逻辑把握下,本书选取了代表性的人物或著作加以实证研究和客观评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