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原理与设计(精) 978756089569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原理与设计(精) 9787560895697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75.96 5.9折 12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魏学哲//罗志超//熊萌|责编:张莉//任学敏

出版社同济大学

ISBN9787560895697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31171700

上书时间2024-01-25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魏学哲,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车辆工程。编著著作1部,发表论文40余篇。

目录
前言
1  绪论
  1.1  电动汽车及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概况
  1.2  电动汽车充电技术
  1.3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
    1.3.1  远场技术和近场技术
    1.3.2  电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
    1.3.3  磁场耦合式无线电能传输
  1.4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
    1.4.1  静态无线充电技术
    1.4.2  动态无线充电技术
  1.5  国内外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及其产业进展
    1.5.1  无线充电电路及控制技术进展
    1.5.2  无线充电磁场设计技术发展
    1.5.3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商业化发展现状
  1.6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标准
    1.6.1  SAE T1R J2954的制定过程
    1.6.2  SAE TIR J2954解读
    1.6.3  国内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标准制定进展
2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谐振补偿拓扑
  2.1  谐振补偿拓扑结构分析
    2.1.1  拓扑结构基本分析方法
    2.1.2  恒流特性、恒压特性及阻抗特性
  2.2  S-S电路补偿拓扑结构分析
    2.2.1  S-S拓扑额定工况下建模分析
    2.2.2  S-S拓扑位错工况下建模分析
  2.3  LCC-LCC电路补偿拓扑结构分析
    2.3.1  LCC-LCC拓扑额定工况下建模分析
    2.3.2  LCC-LCC拓扑位错工况下建模分析
  2.4  LCC-S电路补偿拓扑结构分析
    2.4.1  LCC-S拓扑额定工况下建模分析
    2.4.2  LCC-S位错工况下建模分析
    2.4.3  三种电路补偿拓扑位错工况下传输特性比较
  2.5  LCC-LCC电路补偿拓扑设计案例
3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磁能线圈组设计
  3.1  磁能线圈组概况
    3.1.1  无线充电系统磁能线圈分类
    3.1.2  集中式磁能线圈组分类
  3.2  空气域中典型线圈结构空间磁场模型
    3.2.1  空气域中圆形线圈空间磁场模型
    3.2.2  空气域中矩形线圈空间磁场模型
  3.3  磁场约束条件下典型线圈结构空间磁场模型
    3.3.1  磁场约束条件下圆形线圈的空间磁场模型
    3.3.2  磁场约束条件下矩形线圈组的空间磁场模型
  3.4  典型线圈组结构传输特性分析
    3.4.1  空气域中典型线圈结构传输特性
    3.4.2  单磁屏蔽层下典型线圈组传输特性
    3.4.3  多磁屏蔽层下典型线圈组传输特性
  3.5  双D线圈组传输特性分析
    3.5.1  双D线圈组基本原理
    3.5.2  双D线圈组传输特性
  3.6  磁能线圈组多目标优化
    3.6.1  群智能优化算法
    3.6.2  多目标优化理论
    3.6.3  遗传优化算法
    3.6.4  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
  3.7  磁能线圈组多目标优化案例
4  磁芯非线性及其优化
  4.1  磁性材料简介
    4.1.1  磁性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4.1.2  磁性材料的磁化特性
  4.2  软磁材料的非线性磁特性及损耗问题
    4.2.1  软磁材料的非线性磁特性
    4.2.2  软磁材料的磁损耗问题
    4.2.3  无线电能传输中磁损耗的计算
  4.3  考虑磁芯非线性特性的磁芯优化问题
    4.3.1  磁芯非线性在无线充电应用中的问题
    4.3.2  考虑非线性的磁芯结构优化
    4.3.3  考虑非线性的磁芯参数优化
    4.3.4  国内外磁芯优化研究的案例
  4.4  新型纳米晶磁性材料改良及应用
    4.4.1  纳米晶磁芯特性简介
    4.4.2  纳米晶磁芯在无线充电中的应用研究
5  车载无线充电系统电路及其控制策略
  5.1  功率因数校正单元
    5.1.1  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原理
    5.1.2  无桥PFC电路
    5.1.3  交错并联Boost PFC电路
  5.2  高频逆变电路
    5.2.1  逆变电路基本工作原理
    5.2.2  全桥式逆变电路驱动电路设计
    5.2.3  全桥式逆变电路控制方式
  5.3  整流电路
  5.4  发射端控制方法
    5.4.1  Z源、准Z源原理及二者比较
    5.4.2  基于准Z源的系统功率调节拓扑及其相应控制方法研究
    5.4.3  在线功率调节效果仿真验证
  5.5  接收端控制方法
    5.5.1  基于双向串联开关管的接收端功率控制方法
    5.5.2  接收端可控整流功率控制方法
    5.5.3  接收端Buck功率调节方法
    5.5.4  接收端倍流整流功率控制方法
  5.6  双边控制方法
    5.6.1  基于移相控制和可控整流的双边控制方法
    5.6.2  基于最优效率点跟踪的双边控制方法
  5.7  基于Buck变换电路的接收端输出功率控制系统设计案例
    5.7.1  LCC-S谐振补偿拓扑设计
    5.7.2  接收端Buck变换器设计
6  车载无线充电系统前沿技术
  6.1  双向无线充电技术
    6.1.1  电流源型双向无线充电系统
    6.1.2  电流源型双向无线充电系统的功率一频率控制
  6.2  动态无线充电技术
    6.2.1  动态无线充电基本原理
    6.2.2  动态无线充电技术发展概况
    6.2.3  基于分布线圈的动态无线充电技术难点

内容摘要
本书针对电动汽车的车载无线充电系统展开作详细的介绍和讨论。其主要内容依据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近年来在车载无线充电系统的研究成果,并综合了国内外多位研究者和多家企业的研究进展,对车载无线充电技术进行了分析、归纳和总结,主要内容包括电动汽车车载无线充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发展概况、技术路线、关键技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本书先从基本原理出发,浅入深地介绍了车载无线充电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主流技术方案及技术特征,为了加深读者对车载无线充电系统设计的认知,在几个重要章节中,本书加入了几个实际的设计案例,其目的是为了让读者从最基础的器件选型,电路设计,线圈组参数匹配等方面入手,更全面地了解整个车载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流程和关键技术。本书旨在为有兴趣从事电动汽车车载无线充电系统研发和产业化的研究生和工程师提供较为全面的技术指导和理论分析。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