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978731323923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 9787313239235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70.05 7.1折 9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厉震林

出版社上海交大

ISBN9787313239235

出版时间2021-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31282153

上书时间2024-01-24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厉震林,经济学学士、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博士后、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后。曾在德国、美国研修。1993年至今在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和影视学院任教,历任戏剧文学研究所长、教务处副处长、处长、研究生部主任、影视学院院长,挂任上海市宝山区文广局副局长、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广局副局长。现为上海市第十三届政协常委、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探索一个族群的集体心理
  第二节  关于家族及其相关概念
  第三节  伶人家族研究现状述评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设想
第二章  伶人家族的职业世袭制度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聚族而居和生业相承
  第二节  伶人家业“累世不改”的特殊性
  第三节  伶人家族与戏班的“二位一体”
  第四节  政权策略与伶人家业世袭
第三章  伶人家族的职业隔离政策
  第一节  中外社会隔离政策史述
  第二节  有关伶人职业隔离的五种具体形态
  第三节  国家机器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功能
第四章  传统家族驱逐伶人制度(上)
  第一节  血亲和姻亲关系的利益共同体
  第二节  传统家族的注销伶人族籍
  第三节  “另册以注录之”的“乐户”身份
  第四节  废除“乐户”制度的历史学评价
  第五节  族权管理与国家管理的差异
第五章  传统家族的驱逐伶人制度(下)
  第一节  政治及其人性的玄机
  第二节  伶人的原罪身份
  第三节  伶业的色情公共印象
  第四节  权力的编排
  第五节  国家与家族的合谋关系
第六章  伶人阶级的泛家族化现象
  第一节  “乐户”的拟血亲关系
  第二节  业缘与血缘的套层结构
  第三节  地缘、辈份排名和类祠堂
第七章  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伶人家族
  第一节  家族伦理思想的“重新估计”
  第二节  “对峙递交”的伶人家族观念演变
  第三节  “社会性痴迷”与“集体深层心理”
  第四节  伶人家族的自身人格建设
  第五节  悖论境况的客观必然性
第八章  伶人家族的理智和情感态度
  第一节  抵抗与妥协的“背离”
  第二节  上辈和下辈的改换门庭
  第三节  入伶的家族阻力
  第四节  加入和退出的“围城”
第九章  伶人家族的业缘关系
  第一节  业缘的价值
  第二节  同业的资源空间
  第三节  从业缘到血缘
  第四节  初入伶者的业缘效果
  第五节  文化血缘关系及其“寄口”现象
  第六节  伶人家族的社会资本
第十章  伶人家族的地缘关系
  第一节  伶人家族的流动与“移民”
  第二节  地理的分布
  第三节  清代和民国时期的伶人籍贯
  第四节  伶人家族的移植路线
  第五节  文化地理学与伶人密集线
  第六节  地缘与业缘的“通道”
第十一章  伶人的阶级成分及其入伶动机
  第一节  伶人出身阶级的复杂化
  第二节  商人阶级的伶人道路
  第三节  官宦家族的出身者
  第四节  工仆和农民阶级的入伶者
  第五节  从文人到伶人
  第六节  阶级出身与伶人心态
第十二章  伶人家族的封闭社会形态
  第一节  封闭社会及其性格
  第二节  伶人家族的特殊性
  第三节  族群的人格
  第四节  伶业的民俗事象
  第五节  家族脚色的奕世蝉联
  第六节  票友的入伶规则
第十三章  伶人家族的消费经济特性
  第一节  “适者生存”的伶业家族生计
  第二节  宫廷、府衙和家宅的“依附型”服务
  第三节  市场型的三种伶业方式
  第四节  依附型和市场型之间游走的伶人家族
  第五节  伶艺教习与科班教育的家族经济
第十四章  能人经济的“马太效应”
  第一节  能人经济与伶业效率
  第二节  伶业经济的“金字塔”格式
  第三节  名伶的挑班
  第四节  “演而优则仕”与“政治撬动板”
第十五章  伶人家族结构的特殊性
  第一节  家族结构的概念
  第二节  “二大一小”的双层结构
  第三节  家点族面的同业家族
  第四节  地广权稀的家族监管方式
第十六章  辈份对峙的家族结构
  第一节  “家族父权”及其父慈子孝
  第二节  父权的行使家长权
  第三节  与父权同格的母权
  第四节  类父权的师父
  第五节  伶业“丛林法则”与“名伶父权”
第十七章  伶人家族的社交圈
  第一节  准基本构件的社交圈
  第二节  智库的文士阶层
  第三节  官吏阶层的社交需求
  第四节  商人阶层的伶业作用
  第五节  互惠的结构
第十八章  家族功能以及家族基因概述
  第一节  家族功能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族内外功能及其家族基因
第十九章  伶人家族的生存功能
  第一节  首要的功能
  第二节  技术性的核心地位
  第三节  “效用最大化”的利己性
  第四节  交易性的通道
第二十章  伶人家族的维持与绵延功能
  第一节  维持“适者”的秩序
  第二节  大小家族的家法和族规
  第三节  生物学与社会学的绵延
  第四节  “内群婚姻”的“类聚配偶律”
  第五节  “伶才”的生产和再生产
  第六节  伶人世家的“优生学”
第二十一章  伶人家族的保护与文化功能
  第一节  伶人家族的自卫性
  第二节  伶人阶级的职业化保护
  第三节  家族生活的精神活动模式
  第四节  伶人家族的文化治理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一
后记二

内容摘要
 本著作以文化人类学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使原
来“叙述伶人的作品”的伶人家族研究风格,提升到“研究伶人的作品”的文化研究的层面,是一部具有宏观
性和整体性的中国伶人家族文化研究通论著作,包括伶人家族的政权、家族和文化环境,社会和业界认同,业缘、地缘和阶级关系,文化基质,结构系统,功能形态等内容,并达至探索一个社会族群的集体心理以及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