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O财务核查解决之道2:内部控制与案例指引 9787519732974
  • IPO财务核查解决之道2:内部控制与案例指引 9787519732974
  • IPO财务核查解决之道2:内部控制与案例指引 978751973297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IPO财务核查解决之道2:内部控制与案例指引 9787519732974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94.06 6.8折 139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投行小兵

出版社法律

ISBN9787519732974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39元

货号30625210

上书时间2024-01-24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投行小兵,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著有《企业上市解决之道》(法律出版社2011年5月出版)、《企业上市解决之道2:案例延伸与对策分析》(法律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上市那些事——与公司上市和上市公司有关》(法律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企业上市解决之道3:案例提炼与审核关注》(法律出版社2013年6月出版)、《投行十年——我在投行的日子》(法律出版社2015年1月出版)、《新三板挂牌解决之道》(法律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新三板实战操作之道》(法律出版社2017年1月版)、《IPO财务核查解决之道:案例剖析与操作指引》(法律出版社2017年5月版)。
\\\"

目录
第一章  内部控制
  第一节  资金管理
  第二节  资产管理
  第三节  采购管理
  第四节  销售管理
  第五节  会计政策变更
  第六节  会计估计变更
  第七节  会计差错更正
第二章  典型会计处理
  第一节  赠与产品
  第二节  退换货
  第三节  现金流量表核查
  第四节  应收账款
  第五节  应收票据
  第六节  存货库龄
  第七节  存货跌价准备
  第八节  延长信用期
  第九节  票据违规
  第十节  售后服务费
  第十一节  研发费用
  第十二节  政府补助
  第十三节  委托加工
  第十四节  运输费用
  第十五节  职工薪酬
  第十六节  函证核查
第三章  特定经营模式
  第一节  关联交易超过30%
  第二节  参照关联交易披露的交易
  第三节  向客户和供应商提供资助
  第四节  既是供应商又是客户
  第五节  暂估价格确认收入
  第六节  居间模式
  第七节  投资收益占比高
  第八节  个人卡和现金结算
  第九节  经营现金流持续为负
  第十节  带融资性质的销售与采购
  第十一节  两票制的影响
  第十二节  委托借款
  第十三节  (前)员工业务合作
  第十四节  经销商模式的特殊变化
  第十五节  典型业务模式汇总
第四章  综合案例新解
  第一节  (亲属)同业竞争
  第二节  单一客户依赖
  第三节  重大供应商依赖
  第四节  客户和供应商双重依赖
  第五节  类分拆上市
  第六节  股东去世对实际控制人的认定
  第七节  通过股权转让清理关联方
  第八节  股权纠纷诉讼
  第九节  经营资质问题
  第十节  原单位离职创业
第五章  持续盈利能力分析

内容摘要
\\\\\\\\\\\\\\\"无论IPO审核的政策或者标准如何变化,内部控制一直都是审核过程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直接涉及发行条件的一个规则。
内部控制问题尽管宽泛,但是在某些会计核算环节还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保障,尤其是对于一些交易对象广泛、交易数据庞杂的特殊行业。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来说,内部控制的核心重点是要关注资产和资金的管理、采购的内部控制、生产的内部控制以及销售的内部控制。
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是由基本的产供销组成的,如果能够将这些环节的内部控制做得很完备,内部控制措施可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关键是能够真实还原到财务报表中,那么企业的内部控制就是有效的,也能够更大限度地保证发行人的财务数据被认可和信任。
\\\\\\\\\\\\\\\"

主编推荐
《IPO财务核查解决之道2:内部控制与案例指引》延续了《IPO财务核查解决之道:案例剖析与操作指引》的案例分析与核查方法指引等内容,主要是从投行实操的角度,去关注财务问题对IPO审核的影响。这两本书加上《企业上市解决之道》一、二、三册,全面而细致地研究了近年来的IPO典型案例,对企业上市中重点关注问题以及内在反映的企业情况做了很好的分析提炼,是投行从业人员从制度体系学习过渡到业务实践的有效参考,也是系统了解IPO业务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的实务指导手册。

精彩内容
序今年春早。经历了记忆犹新的金融去杠杆、收紧流动性,经历了“2018年可能是未来十年优选的一年”的冰凉预期,2019年的春天,在纠结、困顿、挣扎中,悄然无声却又真真切切地到来了。从证券行业的触底着陆,到二级市场的春意萌动,伴随着证券业的市场化改革,伴随着科创板和注册制渐行渐近的鼓点,投行人又一次体会到春江水暖,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在这样充满希望的春天里,小兵的书,也应景再次出新了。    本次出版的《IPO财务核查解决之道2:内部控制与案例指引》延续了《IPO财务核查解决之道:案例剖析与操作指引》的案例分析与核查方法指引等内容,主要不是从会计的角度,而是从投行实操的角度,去关注财务问题对IPO审核的影响。这两本书加上《企业上市解决之道》一、二、三册,全面而细致地研究了近年来的IPO典型案例,对企业上市中重点关注问题以及内在反映的企业情况做了很好的分析提炼,是投行从业人员从制度体系学习过渡到业务实践的有效参考,也是系统了解IPO业务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的实务指导手册。    像无数辛勤耕耘在投行一线的员工一样,小兵是无比热爱这份职业、热衷钻研业务的一个典型代表。数十年如一日地追踪案例、研习制度准则,挖掘那些看似枯燥的文字与数据背后的真相,找寻思考问题的内在逻辑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路径。这样的学习习惯,已经贯穿了他的工作和生活,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坚持还被有意识地记载下来,提供给更多的人参考与研讨。    投行,本身就是一个集智力与体力考验于大成的职业,经济政策的周期性挑战、实体细分行业的推陈出新,客户需求的不断升级和多元、同业无所不在的实力比拼,让每个投身其中的人历经心路辗转却又欲罢不能。多少次痛定思痛后又披挂上阵,多少回跌入谷底后又走上很好,这就是这份职业的魅力,引无数青年才俊竞折腰。然而,要长期坚守下去,并且按最初的职业理想和人生规划,最终向自己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却并不似表面那么光鲜和容易。    所谓知易行难,从初出茅庐,到行业专家,面对的是日复一日的尽职调查、底稿搜集、报表分析、文字整理,面对的是没完没了的出差推介、客户开发、项目寻找、投标竞标,脑海中萦绕不去的是负重前行时同学的攀比、朋友的关切和家人的期待。在漫长的从业历程中,我送别和祝福过许多中途折返、告别这份荣光和辛劳的很好青年,也见证过许多历经十余年奋斗后苦尽甘来功成身退的资深投行专家。而更多的人,和我们一样依然在路上,体会着五味杂陈的艰辛与甘苦,不放弃、不松懈,追逐着梦想。    如何在漫长的投行生涯和奔跑的路上,保持定力戒除浮躁,满怀对职业敬畏之心,不断学习监管新规,不断学习同业经验和案例,用专业的利器一点一滴打磨自己,是每个渴望立足于行业不败之地的投行人面临的考验。唯有不浪费每一寸光阴、不辜负每一次学习与实践、不放弃每一次思考与探寻真理的机会,才有可能知微见著,集腋成裘,成为解决问题的高手,成为满足客户需要的行业专家。我们笑称投行从业人员是“民工”,其实投行工作也并非那么简单,但投行需要的是工匠精神,以慧眼、巧思和匠心,琢磨各种要素的因果联系,领悟所有问题的内在逻辑,方能拨云见日,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优选化地服务于多层次资本市场日益丰富多元的融资需求。    科创板和注册制的到来,对每个投行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更新的专业要求,对新兴行业的把握,对企业估值的研判,是新业务机遇下新的挑战。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唯有坚持不懈地学习和研究,才能兢兢业业地做好项目,实实在在地获得成长。    愿小兵的研究持续下去,启发更多的人学习与思考。愿所有选择投行的有志青年都能在职业生涯中收获进步与喜悦,实现丰满的理想! 信达证券投行委员会主任、保荐业务负责人前言无论IPO审核的政策或者标准如何变化,内部控制一直都是审核过程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直接涉及发行条件的一个规则。主板IPO发行条件中,明确规定“发行人的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且被有效执行,能够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生产经营的合法性、营运的效率与效果”,“发行人的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有效的,并由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无保留结论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创业板IPO发行条件中尽管没有如此明确的要求,不过目前创业板和主板执行一致的审核标准。对大多数人来说,内部控制一直是一个很好宽泛的概念,无法在脑海中形成具体的框架以及明确的思路。很多文件中对于内部控制规范更多的也只是一种原则性的规定,如《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定义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关于该概念的定义与之相仿。当然,在一些具体的内部控制指引中,也会对其作出更加具体的细化和要求。根据2010年4月15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财会〔2010〕11号)文件规定的架构,内部控制研究体系可细化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方面、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资产管理、关联关系及关联交易等十九个方面。在IPO审核实践中,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内部控制就是一个筐,什么问题都可以往里装,企业只要有什么不方便论述的理由都可以被定性为发行人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内部控制规范对企业而言就好像基本行为准则规范对于人一样,尽管有时候看起来不那么具体明晰,但是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却是一个很好重要的根基和保障。这就像我们要求每一个人要做好人一样,做人不能撒谎、不能偷东西,内部控制也要求企业合法合规经营,规范财务核算,不能存在业绩造假等情形。内部控制问题尽管宽泛,但是在某些会计核算环节还是很好重要的一个保障,尤其是对于一些交易对象广泛、交易数据庞杂的特殊行业。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来说,内部控制的核心重点是要关注资产和资金的管理、采购的内部控制、生产的内部控制以及销售的内部控制。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都是由最基本的产供销组成的,如果能够将这些环节的内部控制做得很完备,内部控制措施可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关键是能够真实还原到财务报表中,那么企业的内部控制就是有效的,也能够优选限度地保证发行人的财务数据被认可和信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