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电影业的演进路径与话语建构--1949-1992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华莱坞电影研究丛书 978730813928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电影业的演进路径与话语建构--1949-1992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华莱坞电影研究丛书 9787308139281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3.47 6.2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阳|总主编:邵培仁

出版社浙江大学

ISBN9787308139281

出版时间2014-12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3204242

上书时间2024-01-24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刘阳,女,浙江浦江人,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访问学者。2007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11年破格晋升教授。现为浙江工业大学新闻系主任,硕士生导师。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员、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之江青年社科学者,2012年被评为浙江工业大学首届“十佳青年教师”。
主要研究领域为跨文化传播、电影产业,先后在国内外权威刊物发表论文近50篇,出版专著1部,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科研成果曾获得浙江省第15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和浙江省社科联青年优秀成果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概述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总结
    二、相关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主要观点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相关研究的创新之处
    五、相关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第二节  电影政策影响因素辨析
    一、传统文化心态
    二、社会转型
    三、市场经济
    四、法治理念
    五、国际时政
  第三节  华莱坞电影学的启示
    一、中国电影产业化现状研究
    二、华莱坞内涵的深度解读
    三、电影工业的政策导向
第二章  一体化的电影管理体制:1949—1966
  第一节  政治至上的电影政策
    一、鲜明的政治性
    二、严密的计划性
    三、不稳定性
  第二节  一体化的电影管理体制
    一、所有制改造
    二、制片管理制度
    三、审查制度_
    四、发行放映制度
    五、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节  一元化的电影形态
    一、革命正剧为主的题材规划
    二、英雄人物的着意刻画
    三、戏剧式电影的叙事/影像
第三章  停滞的电影业:1966—1976
  第一节  “文革”中的电影业
    一、间断的电影生产
    二、陷入窘境的电影经营业
  第二节  政治路线的宣传品
    一、“样板戏”的风行
    二、“三突出”原则的广泛应用
第四章  电影业改革的萌动:1976—1984
  第一节  整饬电影业
    一、复审“毒草”影片
    二、新中国成立30周年题材规划
    三、清算反动罪行与重立行业新规
  第二节  重建电影生产和管理秩序
    一、电影制片管理改革
    二、发行放映体制改革
  第三节  文化反思语境中的新时期电影创作
    一、批判、反思的社会语境
    二、伤痕电影、第四代的登场及现实主义题材电影
第五章  电影业的二度定位:1984—1992
  第一节  电影业改革的局部试水
    一、电影事业单位的企业化管理
    二、审查制度调整
    三、发行放映管理制度的变动
  第二节  艺术坚守与创作的分化
    一、娱乐片的昙花一现
    二、主旋律电影
    三、第五代的横空出世
    四、“王朔电影”
第六章  反思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中国电影业
  第一节  电影业演进的路径研究:1949—1992
    一、未能及时转变思想观念
    二、部分电影企业的市场敏感度较弱
    三、体制不顺,利益分配不均
  第二节  政治话语、精英意识与大众文化的交错
附录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这本由刘阳、邵培仁著的《中国电影业的演进路径与话语建构——1949-1992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以电影政策的衍变为视角,考察1949年至1992年中国电影业的演进路径和话语建构,分析其中影响电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变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微观的电影政策置于体制改革、文化转型、经济发展和国际时势变化的宏观空间中,着重研究各个时期的电影政策对电影话语形态的规范、制约和促进作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