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塑自信--PISA视域下职校生素养的国际比较与测量/国际教育测评丛书 978754448863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重塑自信--PISA视域下职校生素养的国际比较与测量/国际教育测评丛书 9787544488631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32.03 6.4折 50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瑾劼|总主编:张民选

出版社上海教育

ISBN9787544488631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0元

货号30672825

上书时间2024-01-23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徐瑾劼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副教授。博士后期间在上海PISA中心/秘书处从事数据分析及职校生PISA表现的专题研究。现任OECD上海TALIS项目组核心成员;OECD全球课堂视频研究项目VIDEOSTUDY上海地区数据主管。OECD全球课堂视频国际评审及首席培训师(PrimaryMasterRaterTrainer)。

目录
1.绪论

1.1 研究缘起: 上海职校生在PISA测试中的“惊艳”表现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案设计

2.职校生社会经济背景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2.1 职校生父母的受教育状况

2.2 职校生父母的职业状况

2.3 职校生家庭成员及结构状况

2.4 职校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指数的综合影响

2.5 结语

3.职业学校背景特征与资源投入状况

3.1 学校特征变量的国际比较

3.2 学校资源投入状况的国际比较

3.3 学校组织与管理的国际比较

3.4 结语

4.学习环境与学校风气对学习的影响

4.1 扩展性学习环境的描述框架

4.2 职校“扩展性”学习环境的差异比较

4.3 学校风气的因素分析与比较

4.4 结语

5.结论与建议

5.1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5.2 避免过早分流,大力增强学生的终身发展能力

5.3 加大教育资源对职业教育的倾斜力度

5.4 推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5.5 构建职校和谐师生关系,创建扩展性学习环境

5.6 规范职校生日常行为规范,营造积极向上的优良校风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 学生与学校背景变量对成绩影响的多层分析

附录Ⅱ 多层分析(HLM)变量表(中英文对照)

附录Ⅲ 图表单

内容摘要
本书将首次展示如何利用涵盖70多个国家及地区PISA数据库中的职校生群体对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质量进行跨国比较。其中包括我们所熟知的以“双元制”著称的德国及北欧职业教育体系。此外,通过本书您将获得全球范围主要国家职业教育学校体系的关键性指标,包括资源配置、学校风气、学习环境、生源结构等。

精彩内容
我们利用PISA2009数据,把“职校生”作为一个群体,对影响其成绩的因素进行多层分析(包括学校和学生层面)后发现,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指数(ESCS)对阅读和数学成绩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如果把上海参加PISA2009测试的15学生作为一个整体,对影响其成绩的因素进行多层分析后可以发现,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对成绩差异的解释达到了显著水平。数据分析结果上的不一致再一次证实了“职校生”已被同质化的现实。在多层分析的模型中,ESCS指数未能对职校生成绩差异做出有力的解释,这本身就说明在家庭社会经济背景方面,包括父母职业地位、受教育水平和家庭财产拥有方面,职校生之间的状况是趋同的,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是因为ESCS指数在学生第一次进入教育分流之前已经发挥了重大影响。学生家庭社会经济背景与成绩部分的数据也显示了职校生与非职校生在家庭背景方面的差异。
职校生父亲受教育水平的特征是:接近三分之一的人初中毕业,只有大约10%接受过本科及以上教育。从学段看,职校生父亲的受教育水平要明显落后于非职校生的父亲。
与职校生的父亲相比,基本上母亲的受教育水平都要低一些。从受教育水平看,大部分国家(地区)的非职校生母亲要明显优于职校生母亲,这种差异尤其体现在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上。在上海,有19.9%的非职校生母亲接受过本科及以上层次的教育,而职校生母亲的该项比例仅为8.1%。
按学生父母中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方进行比较,职校生父母受教育状况要比非职校生的情况差且差异显著。对上海职校生的犎犐犛犆犈犇做平均值比较分析可以发现,非职校生该数值的平均值为4.225,职校生该数值的平均值为3.590,差异显著。
职校生父亲职业的分布情况是37.5%(超过三分之一)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集中在社会阶层的第7和第8层,属下层劳动者;从事白领(高技能)工作的比例不到总体的三分之一(29.6%)。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职校生父亲从事白领(高技能)工作的比例接近50%。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职校生的父亲与子女之间的代际复制。
基于以上数据,我们认识到职业教育体系的问题在于,要弱化第一次教育分流后ESCS对学生所造成的同质化影响。从PISA数据看,在国家范围内职校生及其家庭仍在社会阶层中处于相对劣势的位置。如果以职业作为划分社会阶层的依据,那么在大部分国家(地区),包括上海,职业教育并未能在教育—职业—阶层的社会流动路径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不仅如此,职业教育还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原有代际间的职业次序,即父辈的职业类别和与之相对应的社会阶层位置。可见,要弱化职业教育对社会阶层流动的负面影响,就要为职校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途径,打破职校生对应的职业群,并拓展其再学习、再培训的可能性。这本身就是当前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的应有之义。唯有如此,才能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