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淮神书金湖香火戏(2)(精)/中国傩戏剧本集成 978756712087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江淮神书金湖香火戏(2)(精)/中国傩戏剧本集成 9787567120877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57.85 6.8折 85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姜燕|总主编:朱恒夫

出版社上海大学

ISBN9787567120877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5元

货号3504989

上书时间2024-01-23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傩戏是一种从原始傩祭活动中蜕变而成的戏剧形式,是原始宗教文化与戏剧文化相结合的孪生子。它既有祭祀的功能,又有审美的功能;它和世俗的戏剧演出不同,能将一个或数个村庄当成表演的场地,而在这地域中的乡民往往既是表演者,又是观众。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蕴藏着大量的民间艺术、原始宗教、伦理、宗法制度、民俗等信息,是我们透视原始戏剧、了解中国乡村社会与草根阶层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
这本由姜燕编写的《江淮神书金湖香火戏(2)(精)》是其中一册。

作者简介
朱恒夫,二级教授。在南京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兼任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艺术论丛》主编、中国傩戏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常务理事。长期致力于戏曲学、文献学、傩文化研究,主持过多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古委会项目、 重大攻关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获得过国家民间文艺著作奖“山花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等多种奖项。出版有《目连戏研究》、《江淮神书》、《昆曲美学》、《城市化进程中戏曲传承与发展研究》、《后六十种曲》等十多部,发表长篇论文一百三十多篇。

目录
金湖香火戏概论
香火神会祭仪
唐忏
袁樵摆渡
斩龙卖卦
唐王游地府
三官大帝
唐僧取经
化钗逼钗
刘全进瓜
魏征上朝
狱中叹更
王春下书
九郎回家
九郎上朝
浑天元
马鞍鞭
唐忏外篇
柳毅传书
宋忏
獭猫精(宋太祖出世)
杨四将军
包拯(阎王忏)
抽勾砍筹
跳五郎神(官)
跳张仙
刘结子
陈九龙跳(打)太平桩
耿七公(跳顽神)
点兵放兵
水母忏
大圣捉水母
加官戏

内容摘要
 傩戏被今日之学界称之为戏曲的“活化石”,视为原始戏剧的遗存。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从事于傩戏的研究,在全国有傩戏的地方,都做过田野调查,收集了约五百部傩戏剧本。其中有的傩戏没有剧本,则先进行录音、录像,然后根据录音、录像的内容,做文字记录,形成剧本。将这些宝贵的剧本资料整理出来,将为学术界提供一份原始戏剧的资料,为我国的文化宝藏增添一份新的独特的藏品。
《中国傩戏剧本集成》的出版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对于整理、保存、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这本由姜燕编写的《江淮神书金湖香火戏(2)(精)》是其中一册。

精彩内容
 春节和正月十五玩花灯、唱吉彩。这种玩花灯,是一种自发性的民间业余文艺活动。一般由一个倡导
者组织四五人,多则八人,组成一支演出队伍。乐器以锣鼓为主,间有笛和二胡,每人手持红灯一盏。大多在村庄间、场头上演出。锣鼓声中先跑一周“壁爬”(意为犹如壁虎走路,转圆圈),后唱传统小曲,如
《五更里》《十想十爱》,间或也玩些杂耍,演出些地方小戏,如《小和尚下山》《王瞎子算命》等。最
精彩之处当是唱吉彩。唱者大多要点到什么唱什么,见到什么唱什么,唱的大都是诙谐风趣的赞颂、祝福之类的吉利话,以图被颂扬者的赏钱,故称为吉彩。
有的玩灯人一口气可唱一百多个曲子。如见到老人时唱:我来应啊我来应,抬头看见你老寿星。牙子掉得又重长,头发发白又转青。吃饭一顿这么几大碗,喝酒一顿喝五斤。锅巴一嚼这么粉粉碎啊,豌豆子一嚼
碎粉粉啊,人人都说是有一个彭祖大啊,你比那个彭祖大八春……又如,见到年轻人时唱《招财歌》:扎下那东风伙家刮的来啊,西风伙家朝北刮的广招财。我见了不小南风天气晴,北风吹落下了送财来。
这类“吉彩”在香火神书中也经常看到。
融民歌与“吉彩”为一体的是“田家秧歌”。俗语道:“不会秧歌的不是巧女人,不会秧田锣鼓的不是能干的男人。”叙事性的秧歌与秧田锣鼓在形式上已脱离了民歌、民谣、号子、田歌等原始形貌,成为由若干支曲调组合成的一个歌唱单位(套数),并向着
更高一级的艺术形式——说唱锣鼓发展。“秧田锣鼓”是由一人持鼓,一人持锣,以持鼓者打(鼓师傅)为主,持鼓者右手以竹杖击鼓(轻、重、缓、急),左手拍鼓,和以节拍,锣随鼓行,且打且说,且唱且白。
唱词是以七言、十言为主的白话韵文。曲名是根据唱词的字数(如串十字)或句式(如四句头)而定名,并以下趟锣鼓,[说头][缘起][四句头][串十字][五句半][斩龙头][抡八句][收歌]以及收工锣鼓等曲子,有机串联成一套说唱锣鼓。今唯有《姐思情》一套秧歌还保留着上述歌唱的套路,素有“《姐思情》来不好唱,五套锣鼓嵌中央”的说法,但实际上有八九套之多。据传它是起源于宋朝的“赚词”或诸宫调的遗留。在“秧田锣鼓”中的七言夹五言[抡八句]里,它保留了引用方言成语成章的古乐府的成分,并成为以唱念结合的独立的歌唱单位,这酷似“覆赚”。而金湖香火戏的“神书”以七言为主,伴以串十字、五言
四言的韵文,以唱、吟、呕、拟(拟音)为表演形式,音乐则以民歌曲调为主旋律,伴以秧歌和号子。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香火韵文是地道的民间口头传唱文学。无怪乎做会时所歌唱的神书香火们自称为“歌谣祝忏”,“念忏文”称为“周龙”,做法事一般称为“跳神”,戏剧关目称为“跳顽神”。
金湖的香火神会,俗称“香火会”,其从业人员称“香火”、“僮子”,是一种集信仰、娱乐、艺术为一体的民间信仰活动。它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化内涵,综合表演艺术(说唱、舞蹈、杂耍等)、造型艺术(剪纸、绘画、民间工艺等)等形式,以达到敬神祈福、娱神乐人的目的。
这种民间文化现象,曾广泛地流传在苏北里下河地区。清同治光绪间文人宣鼎在《夜雨秋灯录》卷四《巫仙》中说:巫之一教,流传已久,日端工(公),日香火,日童子,名虽不一,总不外乎乡傩之遗意。古之巫也,仅仅逐疫疠,御旱潦。近则愈幻愈奇,击腰鼓,吹画角,口吐秦腔,弟子呜钲相和,跳舞若狂。更有搭台演戏若优伶,瞑目过阴若亡者。乡愚不知其谬,每秋万宝告成后,辄斩豕熊羊,延若辈来跳神,数昼夜不为倦。丁男子妇环坐,听唱九郎官、水母娘娘各故事。然后饱啖神胙,不醉无归。P2-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