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史研究方法论十讲 9787301324806
  • 哲学史研究方法论十讲 978730132480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哲学史研究方法论十讲 9787301324806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24.56 6.3折 39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宋宽锋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324806

出版时间2021-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元

货号31265208

上书时间2024-01-2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宋宽锋,男,1967年生,陕西省兴平市人。198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获哲学硕士学位;1996年就读于复旦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1999年毕业并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期从事中西政治哲学史和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研究,出版有《科学的哲学解读与西方哲学的知识论传统》(人民出版社,2016年)、《论证与解释——政治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先秦政治哲学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等专著,主译《罗伯特·诺齐克》,发表相关研究论文四十余篇。



目录
目录

第一讲西方哲学研究的中国视角00

一、  为什么要有中国视角00

二、  何为中国视角00

三、  为什么要在西方哲学的研究中突显中国视角00

第二讲学院化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西方哲学参照系问题00

一、  中国哲学史的现实存在方式和研究目的00

二、  尺子、镜子与窗子0

第三讲“史学式的哲学史研究方式”与“哲学式的哲学史
研究方式”0

一、  “史学式的”与“非史学式的”哲学史研究方式
的区分及其相关问题0

二、  哲学史的研究何以是“哲学的”0

三、  “哲学史家的”哲学史研究方式与“哲学家的”
哲学史研究方式0

第四讲研究西方哲学的诸种方式及其意义0

一、  讲说、著述和翻译0

二、  中、西、马的共存与西方哲学研究0

三、  西方哲学史研究与哲学研究0

第五讲哲学家的私人生活与其哲学的解读0

一、  哲学家的糟糕生活是否影响人们对其哲学
的理解和评价0

二、  哲学家的私人生活与其哲学的解读之关系
的类型学考察0

三、  哲学家的私人生活与其哲学解读之关系在
哲学史研究三阶段的不同表现0

第六讲诠释学的两种取向与哲学史的两种研究方式0

一、  诠释学的类型区分与诠释学的理论结构0

二、  哲学诠释学与哲学史的两种研究方式0

第七讲冯友兰与牟宗三的哲学史研究方法论0

一、  哲学史的“历史学家的写法”与“哲学家的写法”0

二、  冯友兰的哲学史研究方法论0

三、  牟宗三的哲学史研究方法论

第八讲“反向格义”的纷争与中西哲学比照中的
本质主义迷误

一、  难免相互参照,未必“反向格义”

二、  中西哲学比照中的本质主义迷误

三、  本质主义的扬弃与中西哲学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九讲本质主义的超越与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方法论
重思

一、  本质主义的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理路及其缺陷

二、  旨趣的游移与会通中西的迷误

三、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两种取向

第十讲中国哲学界缺乏思想创造力的学理根源探究

一、  沉迷于“哲学史研究”是缺乏哲学创造力
的根本原因吗

二、  哲学史研究与哲学研究的相互脱节

三、  哲学史研究与哲学研究之间的良性互动

附录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循着从哲学史研究到哲学研究、从哲学史到哲学的“常规路径”,将思考和关注的重点聚焦于哲学史研究的一些前提性问题上。诸如哲学史研究中中西哲学的相互参照问题、哲学史家与哲学家的哲学史研究方式的区分及其关联问题、哲学家的私人生活与其哲学解读的关系、本质主义与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之间的复杂关联、方法论的诠释学与存在论的诠释学对于哲学史研究方法论思考的启示,等等。作者在肯定“史学式的哲学史研究方式”与“哲学式的哲学史研究方式”各自的价值和意义的前提下,对“哲学式的哲学史研究方式”给予了更多的肯定和辩护。在哲学史研究方法论思考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了当代中国哲学建构乏力的学理根源,认为问题的症结并非我们缺乏“解题的能力”,而是相当程度上缺乏提问的意识和追问的能力。

主编推荐
一部适合哲学史研究入门者关注的书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