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大智库文丛:影响力的终结 9787305252891
  • 南大智库文丛:影响力的终结 9787305252891
  • 南大智库文丛:影响力的终结 9787305252891
  • 南大智库文丛:影响力的终结 9787305252891
  • 南大智库文丛:影响力的终结 978730525289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南大智库文丛:影响力的终结 9787305252891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33.69 4.3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智)马科斯·冈萨雷斯·赫尔南多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252891

出版时间2022-04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31460551

上书时间2024-01-22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其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冲击了整个思想产业。本书将智库作为独立组织进行研究,研究智力类组织在遭遇危机后的自我调适,以持有不同立场的四家英国智库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他们在金融危机前后的资金来源变化、组织架构调整、政策建议内容和媒体曝光情况,指出英国智库由于强烈的路径依赖,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公共干预能力和影响力有衰退之势。



作者简介
马科斯?冈萨雷斯?赫尔南多(MarcosGonzálezHernando)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文化与社会学硕士,剑桥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伦敦大学学院名誉研究员,智利迭戈波塔莱斯大学和智利冲突与社会凝聚力研究中心研究员,政策研究员,社会学家和社会人类学家。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知识社会学、不平等、社会科学历史以及专业知识、精英和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在研究方法、政治社会学和社会理论方面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译者介绍李刚南京大学中国智库研究与评价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开发了中国第一个聚合智库搜索、智库数据管理和智库评价功能三位一体的“中国智库索引”系统(CTTI)。“中国智库治理论坛”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先后主持多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主要从事智库与政策研究机构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等领域的研究。
雷嫒浙江大学管理学硕士,曼彻斯特大学国际发展学硕士,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多次主持中欧智库学术交流活动,研究方向为智库研究与评价、知识转移。
朱建敏曼彻斯特大学数学硕士,华威大学统计学硕士,旅居英国20余年,有丰富的中西文化交流活动管理经验,中欧智库交流协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英国智库、智库交流。

目录
第一章在压力下思考:2008年后的智库和政策研究 / 001

第二章思考如何在智库中产生 / 030

第三章新经济基金会:危机是错失的机会 / 063

第四章亚当?斯密研究所:自由市场的禁卫军 / 098

第五章国家经济社会研究所:专家仲裁者的命运变迁 / 136

第六章政策交流智库:政治镁光灯下的利与弊 / 178

第七章结论:变幻局势中的干预 / 222

后记:知识变革的比较社会学 / 239

参考文献 / 242

索引 / 284

缩略语 / 294

图目录

图2.1四家案例智库2007—2013年年度在线政策报告数量  / 050

图2.2“滞后”假说模型  / 053

图5.1国经所研究资金收入的来源及数额(数据来源见表5.1)  / 145

图7.1主流报纸对智库的报道次数  / 225

表目录

表3.1新基会财务状况概览  / 068

表4.1亚当所在全球智库排行榜中的位次(McGann 2009—2015)  / 100

表4.2亚当所(研究)有限公司和亚当?斯密研究信托财务状况总览  / 106

表5.1国经所财务状况概览  / 144

表5.2国经所的公开成果  / 154

表6.1政策交流智库财务状况概览  / 186

表6.2政策交流智库各部门研究收入  / 196

内容摘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其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政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冲击了整个思想产业。本书将智库作为独立组织进行研究,研究智力类组织在遭遇危机后的自我调适,以持有不同立场的四家英国智库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他们在金融危机前后的资金来源变化、组织架构调整、政策建议内容和媒体曝光情况,指出英国智库由于强烈的路径依赖,无法适应时代的变化,公共干预能力和影响力有衰退之势。

精彩内容
公共干预至少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个是其所指的主题、政策问题、事件或事态。什么被认为是值得进行干预的,取决于(这里只提几个因素)一个智库的研究议程,公众辩论中突出的议题,官方政策、政党正在推进的问题,资金优先事项,受托人和资助者的利益以及监管限制。因此,任何以智库的名义进行的公共干预,在决定“关于”什么需要干预时,原则上都有一定的回旋空间和限制。此外,由于正常问题处于更大的背景之下,公共干预相当于与许多其他行为体(通常是更专业的行为体)进行“对话”。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类似问题的公共干预往往在“研究规划”和内部分工(研究团队、集群或单位)中具体化。
当然,这种“进入对话”是从特定的角度寻求的,并要提及对这个问题干预的先例,这不可避免地意味着突出一个问题的某些方面而不是其他方面。因此,在研究一个复杂现象时所选择的“问题”可以揭示智库的政治取向和组织特征。例如,将重点放在货币、金融或财政政策上来追溯危机的根源,可以显现智库可利用的制度资源(例如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哪些因素被该智库认为是相关的。然而,一些问题仍难以避免,鉴于其严重性、复杂性和不确定的后果,2008年的危机再次成为一个重要例子。
公共干预的第二个层面是其对提出的事件的“叙述”。我指的是它们的实质性内容,通常包括对事态的描述、对原因的叙述以及提出的解决办法。通过这一叙述,当前问题的某种具体理解被提炼出来,而其他方面则被忽视或被最小化。可以说,将描述、结论和建议联系起来,通常以受害者、罪犯和英雄的形式出现,这样的叙述收集不同元素来编织一个“可理解的整体”(Ricoeur1980:171)。最终,所有的叙述,即使是那些最受尊敬的知识权威,如社会研究的科学文献报告,都会忽略社会的某些层面,屏蔽其他方面的同时“引导观众”到特定的逻辑渠道里(Hilgartner2000:9)。
我追加一点,这些叙述可以在范围、野心和创新性方面有所不同。根据他们的关注点,他们可以将智库定位在一个冷门的领域(如社区发展融资),或一个更具争议性的、各方争抢关注(如经济政策)的政策领域。智库可以尝试提出一种解决政策问题的新颖方案,争论政府的作用,或者仅旨在帮助决策者做出明智的决定。“叙述”的这些方面反映了话语者的定位,揭示了他们的知识主张和政治立场。
由于设计出新颖的政策叙述和理念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同一组织的公共干预经常借鉴他们之前的工作。通过不同的媒介不断地传递信息,发展信息的各个方面,可以使智库在特定问题上的“品牌”具有独特性和可视性。重复,对于传播理念并获得其所珍视的认可是至关重要的(Baert2012:316-317)。此外,引用其他人的话,特别是那些具有更高认知权威人士的话,可以博取更多关注,特别是对那些被视为不太成熟或不具党派色彩的智库来说。这可能解释了为什么寻求中立专家声誉的组织(例如国经所、财政研究所)通常被那些提出更公开的政治主张的组织(例如亚当所、新基会)所引用。反过来,重复和引用别人的意见有助于建立和巩固一个志同道合的盟友网络,给自己的立场赋予“高密度”。这样一个过程在针对自由市场智库的案例中被详细阐述,在学术界处于相对劣势的情况下,它系统地引用了同类思想家的工作,从而建立并传播了一个似乎更有力的反对战后共识的案例(Cockett1995;Medvetz2012;Stahl2016)。
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个智库的公共干预会集中到麦克伦南(McLennan2004:4)所称的“偏爱论点”我在接下来的章节中称之为“偏颇”。鉴于智库要对各种各样的问题进行评论,它们倾向于形成一种独特的论证形式。这种情形可见于从事委托研究的组织,它们对政策问题的选择至少一部分取决于可获得的项目资金,因此它们必须经常从事计划外的一系列主题。同时这种情形也可见于那些拥有核心资金的组织,这些组织可能对其工作重点有更多的控制权。然而,尽管人们可以从智库(具体)使用的数字、统计和指标(EyalandLevy2013)中找到一些叙述,但一些公共干预措施可能缺乏文本形式的明确叙述。如第五章所示,即便能够为经济辩论提供共同基础,那些为政策提供经济计量数据的智库往往对如何解释这些数据缺乏控制权。
公共干预的第三个层面是其“形式”,即智库向受众传达“叙述”的具体手段、方式和媒介。这种模式有几个方面,如时机、语言(技术性、论战性)、目标受众(政策制定者、更广泛的公众)、媒体(社交媒体、博文、书籍、报告)以及对其他行为体(学者、政治家、活动家、记者)的引用。可以肯定的是,许多格式都可以从同一个叙述中派生出来,但有些形式比其他形式更适合产生特定的效果,特别是在它们所接触到的受众方面。这也便是“协调性”话语和“沟通性”话语之间的区别变得重要的地方(Ladi2011)。对一种特定形式的偏好会产生一种公众参与的首选模式(例如平铺直叙的或有技术性的、热情的或冷漠的),一种反复展示组织的方式,含蓄地将自己置身于政策辩论之中。
一个智库在持续研究若干政策议题、推动某种叙述、采用某种形式之后,就获得了某种“地位”,为一个组织赢得了一个可识别的“品牌”。这个品牌是由许多人“代表”该组织发言的具体行为的产物,可以促进该组织获得资金,吸引有前途的求职者及媒体的注意,并获得政治网络的访问权。用布尔迪厄的话来说,象征性资本的购买是可见的,而同时知识分子的地位或是被认可的,或是边缘性的。在这一点上,公共干预的成败是可以衡量的,可将其理解为智库在其他同行间的定位能力、机构认可度、资源获取能力,有时也包括感知到的政策影响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智库来说,成功可能意味迥然(Medvetz2012)。它可能意味着政策影响力,但也可能意味着在特定受众中达到一个独特的位置。
反过来,这一立场也会影响到智库更可能专注于哪些政策领域,以及它可以追求的资金类型。例如,如果一个组织成功地将自己标榜为具有学术声望的组织,那么研究资助(例如来自经济与社会研究委员会的资助)就成为一个可能的资金来源。如果另一个组织被视为自由市场的坚定拥趸者,它可能更倾向于寻求企业捐助者或富有商人的支持。此外,按梅德韦茨所言,号召后者(企业捐赠)的能力可能会阻碍其获得前者(学术资助)的能力。对于智库来说,也许所有的成功都有缺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