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是孩子的起跑线也是孩子的天花板 978753608706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你是孩子的起跑线也是孩子的天花板 9787536087064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不清楚的请咨询客服。

14.45 4.1折 35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志翔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ISBN9787536087064

出版时间2018-07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35元

货号30240705

上书时间2024-01-2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未来教育的使命,不是培养多少高分的孩子,不是培养学习机器,更不是在流水线上培养孩子,我们要让孩子成为好的自己,成为真正的人。
太多的家长,自己生了病,却强迫孩子去吃药。
生命中的浪费,不是什么起跑线,而是孩子从小到大被剥夺了自我发展的机会。
人生的起跑线是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一颗对世界的热爱与好奇之心,懂得与人相处和为人的情商,一个遇到挫折能够承受的强大人格。
吴志翔著的《你是孩子的起跑线也是孩子的天花板》是作者多年来深入思考家庭教育问题的心得体会。

作者简介
吴志翔,笔名塞林。浙江大学文学硕士,武汉大学美学博士。长期任职于浙江教育报刊总社,现为《教师周刊》主编、副编审,国际美学学会(IAA)、中华美学学会会员。出版个人著作《为教师声辩》《我们热爱什么样的教育》《树不必对风生气》《肆虐的狂欢》等9部。

目录
爱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承诺
成为孩子心里“70亿人中的唯一”
人生路上,每个父母都是新手
起跑线怎么变成了鄙视链
最大的浪费,是被剥夺的机会
母爱的高度决定了家教的水平
爸爸妈妈不要拔河了,跳舞吧
教育孩子,实际上就是教育自己
为“教育”而狂热,不舍得,更不值得
在任何匆忙境界中都有余裕
缺爱和安全感,哪来的专注力
让有仪式感的生活润泽心灵
大成大,小成小,世间无弃人
惩罚与赏识,请尝试用“陌生人”法则
看不见的成功,就是生命的成全
别让教育的“故事”演变成“事故”
教育因何而美:那些柔软的育人智慧
寒门难出贵子?别撒娇了好吗
少年的心,请不要在风中凌乱
抓住“核心素养”这条水底下的大鱼
是什么让孩子成为完整而幸福的人

内容摘要
 吴志翔著的《你是孩子的起跑线也是孩子的天花板》一书是作者多年来深入思考家庭问题的心得体会。作品就当前家庭教育常见的误区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就家长如何科学培养孩子问题进行有益的探索,内容贴近生活,观点独到,具有前瞻性和启迪意义。

精彩内容
 天下几乎没有父母不认为自己深深地爱着孩子。
泰戈尔说:“把一切交给爱吧。”可那是什么样的爱呢?
父母的爱是特别的。它不能盲目,要有一双看清是非的慧眼;也不能自私,要有一颗给人自由的诗心。还要有与伴侣和孩子之间的一份“懂得”,要有对于育人这件事的一点悟性和耐心:育儿,当如春风催动花事。
我们要培养人格健全、能为一生幸福奠基的孩子,我们不能让教育成为一个摧残人、伤害人的痛苦过程。
我们要真正瞩意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并且学会独立思考的人,不能把一些充满灵动想象力的孩子,改造成仅仅满足自身期望(主要是升学)的样子。
我们要从终身发展的视野,从整个人生的立场去看待教育的意义,不要过度迁就一些即时的、短暂功
利性的需求,把一些不必要的负荷加诸孩子头上,让他们在沉重的课业和心理压力下喘不过气,却漠视和遗忘了一个人的长远发展和生命的本真需求。
我们要把握好“面向未来”与“现在幸福”之间的平衡,要努力在“可行”与“可能”的缝隙里寻找一缕通透的阳光,帮孩子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出路。
我们要让育人散发出生命的气息,要把“教育即生长”“教育即唤醒”理念当成自己的贴身之物。
我们要想象这样的一个图景:当我们与孩子走到远方终将分离的路口,挥手告别时,可以欣慰地发现,原来彼此都还认得最初的模样。
爱,是一个生命承诺另一个生命的决心。
然而,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以为是的“爱”,比没有爱还要糟。
身为成人的家长不成熟的“爱”,有可能把所谓的亲子之爱变成一重重捆绑的绳索。《小痛爱》《小舍得》《小欢喜》《小别离》这四部小说中的父母,都有他们可敬可爱的一面,但多多少少也有其不自知的缺陷。
爱是一种能力。我极其喜爱的杰出心理学大师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一书中说,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因为给予是潜力的最高表现,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一个人才能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富有、能干,这种增强了生命力和潜力的体验使人备感快乐。可是我们很多人,哪怕是早已经有了孩子的成人,拥有的去口只是一种“童稚的爱”“不成熟的爱”:“他们是永远期待着的人,是抱着希望的人——却又是永远失望的人。”没错,我们表面上是在“给予”,给孩子提供好吃的、好玩的,花钱为他们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花时间陪他们做功课到深更半夜,诸如此类,但我们的重心却是落在“索取”上的。我们从来没有这么渴望孩子在学业表现上给自己的付出以回报,如果回报不理想,如果孩子没有成为我们期望中的“别人家的孩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