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一多书信集(群言典藏)(精) 978780256662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闻一多书信集(群言典藏)(精) 9787802566620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

30.69 6.1折 50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闻一多

出版社群言

ISBN9787802566620

出版时间2014-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0元

货号3150678

上书时间2024-01-21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闻一多,1944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曾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闻一多书信集》收录了闻一多先生的书信两百余篇,大致可非为家书与致友人书两部分,其中涵盖了闻先生从青年求学至联大任教时期间的作品,从这些书信中可发现闻一多先生的思想的发展脉络与其理想追求的改变、文学造诣提升等多方面内容。

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有骅,湖北浠水人。出身于典型的书香世家。1912年考入清华大学,十年读书,广泛学习西方文化和中国典籍,醉心于中国古代诗歌。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同时创作旧体诗。1919年积极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0年开始诗歌创作。1920年4月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9月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早期诗作自编手抄为《真我集》。1921年11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次年3月写成《律诗底研究》,系统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1922年7月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冬夜草儿评论》。1923年9月诗集《红烛》出版,歌颂自然美、青春美,抒写理想。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国立山东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的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山东大学文学院长。致力于新诗艺术美的探索,写下了《诗的格律》等理论文章,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并努力实践,写出许多精美诗篇。1928年1月《死水》出版,融中国古典诗歌格律美和西方诗歌音节体式为一炉,开一代诗风,影响巨大。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整理研究《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后汇集成《古典新义》,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抗战爆发后,闻一多随清华学校南迁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潜心研究古代文化文学。1937年抗战开始,到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后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被暗杀的李公朴的大会上,46岁的闻一多发表《最后一次的演讲》,当天下午在西仓坡宿舍门口即被昆明警备司令部军官枪杀。举世震惊,身在庐山的蒋中正下令彻查,暗杀事件很快破案,军官由宪兵司令部举行公开军法审讯,审讯后被枪决。云南警备总司令实为真凶,逍遥法外。其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目录
前言
家书
  1.致父母亲(一九一六年一月九日)
  2.致闻家驷(一九一八年五月)
  3.致闻家驷(一九一八年五月十二日)
  4.致闻家骥(一九一八年八月三十一日)
  5.致父母亲(一九一八年十一月十五日)
  6.致闻家驷(一九一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7.致闻家骢(一九一九年二月)
  8.致父母亲(一九一九年三月八日)
  9.致父母亲(一九一九年五月十七日)
  10.致父母亲(一九一九年五月二十八日)
  11.致父母亲(一九一九年十月六日)
  12.致父母亲(一九二二年三月十四日)
  13.致闻家驷(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
  14.致父母亲(一九二二年四月十三日)
  15.致闻家骥、闻家骢、闻家驷(一九二二年四月十三日)
  16.致闻家驷(一九二二年五月七日)
  17.致父母亲(一九二二年八月九日)
  18.致父母亲(一九二二年八月)
  19.致父母亲(一九二二年十月上旬)
  20.致闻家騄、闻家驷(一九二二年十月十五日)
  21.致父母亲(一九二二年十月二十八日)
  22.致父母亲(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六日)
  23.致父母亲(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二日)
  24.致父母亲(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25.致闻亦有(一九二三年一月五日)
  26.致闻家騄(一九二三年一月五日)
  27.致父母亲(一九二三年一月十四日)
  28.致父母亲(一九二三年二月十日)
  29.致闻家驷(一九二三年二月十日)
  30.致家人(一九二三年三月八日)
  31.致家人(一九二三年三月二十日)
  32.致闻家驷(一九二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33.致闻家驷(一九二三年四月八日)
  34.致家人(一九二三年五月七日)
  35.致母亲(一九二三年五月十三日)
  36.致闻家驷(一九二三年六月十四日)
  37.致家人(一九二三年七月二十日)
  ……
致友人书、公函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