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一生(拉米兹·阿利雅回忆录) 9787553315034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我的一生(拉米兹·阿利雅回忆录) 9787553315034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

32.56 4.8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阿尔巴尼亚)拉米兹·阿利雅|译者:何丙华

出版社南京

ISBN9787553315034

出版时间2016-11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3726263

上书时间2024-01-21

倒爷图书专营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作为阿尔巴尼亚近现代史的见证人,阿利雅在回忆录中不仅描述了其亲身经历的解放战争的凄风苦雨,也讲述了阿尔巴尼亚与前南斯拉夫、前苏联和中国等友邦国家外交关系的冷暖变迁。国防部长巴卢库为什么被枪毙?卡博真是被毒杀的吗?二号人物谢胡自杀事件真相如何?阿利雅的这本回忆录将为我们拨开这一系列事件的层层迷雾。
译者仅以“信”、“达”标准将阿利雅的《我的一生(拉米兹·阿利雅回忆录)》翻译成中文,供有关人士参阅。对于回忆录中阿利雅观点的对错、有关事件描述的真实性等译者不作任何评价。

目录
前言
Preface
一  我的青年和学生时代
My Youth and School Years
二  在游击队里
In the Guerrilla
三  建设新阿尔巴尼亚
Building a New Albania
四  苏联——我们的朋友和敌人
The USSR--OurFriend andEnemy
五  对华关系和社会主义发展
Relation with China and Development ofSocialism
六  一些重大事件
Some MajorEvents
七  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
My Roles as Leader of the Pally and the Country
八  倒台
Fallfrom Power
九  结束使命
End ofMy Mission
十  在贝里沙的监狱里
Sent to Prison by Berisha and Days in Prison
结束语
Conclusion
附录
Appendix

内容摘要
 《我的一生(拉米兹·阿利雅回忆录)》的作者拉米兹·阿利雅一生经历了阿尔巴尼亚历史上的多个重要时期:童年时是索古国王统治下的君主时代,上中小学时经历了意大利占领时期,而他的青年时期则是在争取摆脱意大利德国法西斯占领的解放战争中度过的。1944年底,阿尔巴尼亚获得解放,由此阿进入了社会主义发展时期。在此期间,阿利雅曾先后担任团中央总书记、文化部长、中宣部部长、人民议会主席团主席。1985年4月恩维尔·霍查去世后,阿利雅当选为阿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兼武装力量总司令和国防委员会主席。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东欧发生剧变,阿尔巴尼亚开始进入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1991年4月底,阿利雅当选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首任总统。

精彩内容
 一我的青年和学生时代奥索牺牲后,我祖父家就迁居到奥索·库克斯的故居。我父亲达伊比与奥索的儿子们也成了世交,同他们全家一起生活在这个宅子里。如前所述,我就是出生在这里。
我对这所房子记忆犹新,特别是从院子走上平台的石阶。正如路易吉·古拉库奇家的房子一样,奥索·库克斯家的宅子无论从建筑风格上还是外形上都很有特点。现在这所房子成了斯库台市的博物馆。
1931年,父亲在斯库台市的托发纳街购置了一所
房子,在那里我们家一直住到迁居地拉那。这是一所
典型的斯库台风格的住宅,底层为牲口棚,上面有一
个宽敞的露台,有一个厨房、两个大房间。在我家离开斯库台时,父母将它卖掉了,可惜所得的钱并不够
在地拉那再置另一所房子。
我没有见过祖父,也没见过外祖父,只见过外祖母,我们这些孙儿都非常喜欢姥姥。她于1946年过世。我母亲名叫赛碧叶,她父亲,也就是我的外祖父是一位斯库台老人,名叫塞勒·采卡,居住在斯库台市
的都达街。他去世后,宅子由我母亲的大哥里扎·采卡继承。舅舅在索古时期任职于斯库台法院,当书记员。现在舅舅家的大院子成了斯库台体育场的一部分。
母亲和父亲家的其他兄弟姐妹都是平头百姓,艰难度日,其中我记得很清楚哈奇·萨迪克·阿利雅叔叔“是从过政的”。据说1911年在戴得·乔·卢里和路易吉·古拉库奇领导下进行的大山起义中,叔叔就参与其中,还被土耳其人逮捕过。土耳其人为了杀鸡做猴,还在城市中心广场鞭笞叔叔和其他一些爱国人士。叔叔于1931年去世。
我父亲从没有涉足过政治。由于我家日子过得捉襟见肘,父亲被迫背井离乡,不停地到处寻找工作,直到1933年我们家离开斯库台。父亲没有什么文化,便在申津和都拉斯海关当门房。尽管生活困苦,但他生性活泼,像所有斯库台人一样,富于幽默感。他在描述熟人或家人时,总能把我们这些孩子逗得前仰后合。他从不指名道姓地称呼人家,而是管“张三”叫“侯三”,“李四”叫“鱼干”,“王五”又叫“姆利克”,如此这般。他的这个“能耐”后来被我大哥莱沙迪继承了。
父亲很早就去世了,那是在1934年的11月。于是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身上。我的母亲是个勤劳、
机敏的妇女,还极富智慧。凡认识她的人,无不对她表示推崇、爱戴和尊敬。母亲不仅操持家务,还学会了缝纫台布、床罩,拿去给我一个经商的表兄去卖,并以此补贴家用。她不识字,但对知识很有悟性。我还记得1945年4月我从南斯拉夫回到地拉那,当时任第五旅政委,在家住了五个月左右。城里除了学校外,还开设了一些扫盲班,当听说我母亲也报名上了扫盲班时,我真是高兴之极,要知道,那时她已经50岁
了!
后来因为另外一件事情,母亲的善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在我与妻子塞米拉米斯婚后的第一年,在复活节的午饭桌上我见到了红鸡蛋和甜点。我还以为是塞米拉米斯娘家人送来的,可其实是母亲做的。我问她,她“理由充分”地解释道:“开斋节时你喜欢吃甜点。塞米拉米斯是天主教徒,所以我想她也
喜欢在庆祝复活节时有红鸡蛋和点心。”母亲自己信教,也懂得尊重其他宗教习惯!
我们所有孩子都十分喜欢和敬重母亲。如果哪个孩子犯了错误,她从来不会“动一个指头”,而只是用沉默、告诫来“打”孩子,至多也就是提高嗓门而已。我的孩子、莱沙迪的孩子和姐妹的孩子都同我们一样爱戴母亲。1964.年,当我妹妹菲莱库以及她的两个孩子在一起空难中罹难离开人世时,母亲悲痛欲绝,甚至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
菲莱库遭遇的那场空难是一个影响巨大的事件,痛苦的记忆挥之不去。一架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返航的客机在蒙古和苏联上空坠毁,机上人员无一幸免。乘客中就有我的妹妹菲莱库和她的两个孩子,还有我国著名诗人德拉果·西里奇。
母亲于1983年7月辞世,享年85岁。P8-9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