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大利博物馆之旅/给孩子的艺术笔记 978757070709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意大利博物馆之旅/给孩子的艺术笔记 9787570707096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

13.54 3.9折 35 全新

库存14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米|责编:王少锋//姜媛苑

出版社安徽少儿

ISBN9787570707096

出版时间2020-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30916736

上书时间2024-01-20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近年来,国家对博物馆越来越重视,甚至在高考题中涉及到了博物馆知识,因此,博物馆教育越来越需要重视。但是,时隔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艺术品,如何引起站在隔离带后的孩子的兴趣呢?
北大艺术学博士罗米用生动细腻、深入浅出的解说,带你边走边看、边玩边学,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了解博物馆和艺术品背后的知识。本套书共8本,以国别为纲,讲述了8个国家的数十个博物馆,精心挑选了各个博物馆的珍贵藏品共约数百件。从历史背景、艺术家创作心路以及艺术界评论等多方面讲述艺术品之美,在拓展视野的同时,对孩子进行美德教育。

目录
意大利艺术与博物馆概述

第1章 飞赴米兰吃“晚餐”
《圣母订婚》
来之不易的“晚餐”
米兰大教堂
米兰,时尚之都

第2 章 水城威尼斯
浮云之下,流水之上
画中的世界成真了
这里藏着一个天堂
威尼斯画家的大本营
长眠在威尼斯的两位艺术家

第3 章 佛罗伦萨:文艺
复兴之城
一个家族的领地
《晨》《暮》《昼》《夜》
佛罗伦萨的“第一公民”
最文艺的“办公室”
文艺复兴第一美女
让师父封笔
“不老实”的拉斐尔在此
旧桥往事多
佛罗伦萨的红屋顶

第4 章 两座迷人的小城
比萨斜塔到底有多斜
为什么你是罗密欧

第5 章 伟大属于罗马
条条大路通罗马
罗马的标志
万神殿
广场和喷泉之城

附录   梵蒂冈 : 以小见大
以小见大
米开朗琪罗的天国
重现雅典的光芒
拉奥孔
梵蒂冈的雕塑“原型”
米开朗琪罗无处不在
向米开朗琪罗“叫板”

后记 参 观博物馆的实用攻略

内容摘要
 《给孩子的艺术笔记》共8册。博物馆是征集、
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它为我们了解那些具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艺术价值的物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对于普及文化艺术教育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参观博物馆能够让我们的见识更加广阔,胸怀更加宽广。本套书以国别为纲,精选了包括中国、英国、美国、德国、西班牙、俄罗斯、法国和意大利八个国家的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精选了其中的精美艺术品进行介绍,内容丰富充实,语言生动活泼,能够开阔小读者的视野,为小读者带来艺术熏陶。

精彩内容
 Ⅰ意大利人认为他们是特洛伊的英雄埃涅阿斯的后裔,埃涅阿斯又是爱与美之神维纳斯之子,这也
就注定了意大利“艺术之都”的名号,并由此增加了几分神秘。
要说起来,意大利的艺术史确实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
早在公元前12世纪,意大利半岛上就出现了伊特鲁里亚文明,我们最熟
悉的罗马城标《母狼》雕塑,便是其杰作。
现在,我们在西方的许多博物馆能够看到一些雕塑着墓主人形象的石棺,写实的功力极深,这正是体现了伊特鲁里亚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当年,这片土地上生
活着许多部落,位于中部和南部的拉丁部落文化繁
盛,他们的方言拉丁语后来成为现代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语言的源头。
公元前509年,中部的罗马成立共和国,这个剽悍的部落经过长年征战,在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的霸主;到了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这是一个庞大的帝国,地中海几乎成了帝国的内海。这个多语言、多宗教、多文化、多民族的帝国从此在欧洲文明史上,有了一个别具意义的名字。
Ⅱ罗马人打仗确实厉害,但艺术方面成就就一般了。相对于文化灿烂的希腊人而言,罗马人相当于野蛮人。不过,罗马人倒是愿意当希腊人的小学生
。公元前146年,罗马征
服了希腊,也几乎全盘接受了希腊的艺术。我们现在看到的古罗马时期的艺术作品中,大部分是希腊的“山寨版”。
不过这些“山寨品”,其实也可以堪称杰作。
因为,罗马人也进行了自己的创造发明。
如果说希腊人更敬仰神,把最好的技艺都献给了神像,那么罗马人则更愿意歌颂君王的丰功伟绩,于是,献给诸神的庙宇变成了献给军事领袖们的凯旋门,俊美的神像变成了帝王庄严的全身像和骑马像。
我们现在看到的古代雕塑用料都是洁白的大理石,这其实是罗马人的改造,希腊的雕塑往往还要
涂上浓艳的颜色。
罗马人还有一项特别的发明,那就是创造出胸像这种有点“奇怪”的样式,来彰显当世英雄的功业。现如今,为了纪念杰出人物,我们有时会为他塑一座胸像,这或许是继承了罗马的传统吧。
此外,罗马人还有一
项更加伟大的发明,那就是穹顶。
这项发明使得他们的建筑可以修得更大,更高,更宏伟。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始建于公元前27年的万神殿。
后来,罗马帝国和罗马艺术被摧毁了,但他们发明的穹顶却被继承下来,并被广泛运用到教堂的建造之中。
Ⅲ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在4世纪末分裂成东西两个部分,西罗马帝国在476年覆灭,中世纪以此为开端。
灿烂的文化毁灭了,罗马成了一片废墟。中世纪被欧洲人视为黑暗的年代。
东罗马帝国倒是一直屹立不倒,在君士坦丁堡也就是今天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地区矗立千年,它继承了罗马艺术的特点,又融合了东方艺术风格。
比如马赛克镶嵌艺术,正是东方风格十足的技艺。
意大利北部的小城拉韦纳,当年是东罗马的重镇,现在的教堂里还保留着大量的马赛克镶嵌画。
在西方长达千年的中世纪里,罗马帝国的踪影并没有完全消失。
中世纪那些称雄一时的君主都乐意被教皇加冕为“罗马皇帝”。从10世纪后期开始,德意志国王甚至称自己的国家为“神圣罗马帝国”。还有一种流
行于10至12世纪的,敦实、厚重,常伴有巨大拱券和穹顶的建筑,被人称为“罗马式”。
“罗马”这个荣耀的名字实在令人难以忘怀。
随着罗马帝国的废墟
、古物不断被发现,那个被尘封的罗马已经呼之欲出了。
黎明前的曙光——文艺复兴时期快要到来了。
P2-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