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子(最美国学) 9787511718549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庄子(最美国学) 9787511718549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

15.91 5.3折 30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文心工作室

出版社中央编译

ISBN9787511718549

出版时间2014-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0元

货号30601464

上书时间2024-01-20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收录了七个部分,包括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得鱼忘筌;得兔忘蹄;得意忘言;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

目录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溃痈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
  瞻彼阕者,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以汝为鼠肝乎?以汝为虫臂乎?
  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
  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以天地为大炉,以造化为大冶
  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
  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
  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
  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自细视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
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
  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螳蜋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郄,忽然而已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博之不必知,辩之不必慧
  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大块载我以形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
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伯乐善治马,陶匠善治埴木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盗亦有道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自埋于民,自藏于畔
  弃千金之璧,负赤子而趋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
  同类相从,同声相应
  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
  唇竭则齿寒

内容摘要
 本书精选《庄子》名句100则,就该名句的相关语文知识,提供一篇完整而实用的介绍。文字活泼,糅合现代风格,趣味性高。每一篇结构统一,包括以下板块:【名句的诞生】呈现原文,同时节录上下文,有助于理解与记忆完整段落。【完全读懂名句】难字与难词的意义解释。整段原文的白话语译。【名句的故事】名句本身的名人轶事、字词语的典故故事、历代的品评。【历久弥新说名句】介绍相关主题或主旨的古今中外名句,并完整说明故事背景与应用情境。

精彩内容
 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无此字)溃痈名句的诞生
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疣溃痈。。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复终始,不知端倪。
——大宗师完全读懂名句1.为人:为偶,为伴。2.附赘县疣:赘疣附悬,意即受累。3.决疣溃痈:疽疮溃破。痈音yong,红腄出浓的疮。意即脱离受累。4.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借着不同的原
质,聚合而成一个形体。假,托、寄托。5.端倪:头绪。
他们能够这般,所以把死生看做循环一气,不分先后,人的有生不过是偶然会合成功的,既然将生和死看做是偶然的,所以能忘却形体里面的肝胆、形体外面的耳朵和眼睛。死和生来来往往,只任他们自然变化,没有头绪可寻。
名句的故事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个人相互交为朋友,并说:“谁能相交在不相交之中,相助于不相助之中,谁能登上天空而遨游于云雾,宛转没有穷尽;无所谓生,无所谓死?”三人相视而笑,默契于心,于是相互交为朋友。
不久,子桑户死去。还没埋葬时,孔子听到这件事,便叫子贡前去吊唁。一个人唱挽歌,一个人弹琴,二人相和唱着说:“哎呀!桑户,你已经返本归真了,而我们还是活着的人啊!”子贡快步上前说:“请问你们对着尸体唱歌,这样合乎礼仪吗?”二人相望而笑着说:“这样说怎么会是懂得礼的真正意义呢?”子贡返回后,告诉孔子这件事。
子贡问孔子说:“他们是什么人呢?不修德行,置身度外,对着死尸唱歌,脸不变色,没办法形容他们,他们是什么人呢?”孔子回答说:“他们是处于礼教世俗之外,所谓‘游方之外’的人,而我们是处于礼教世俗的人。
外内是不相通的。我让你去吊唁他,我实在太固陋了。”“游方之外”的人,不拘于礼教世俗,所以不用世俗的礼仪来祭祀子桑,他们认为“生死”只是自然的一种现象,所以对于生死都能毫不军挂。
历久弥新说名句儒家的主张向来与道家不同。就生死观而言,儒家认为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即是“仁”。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在孔子看来,人最重要的是“仁”。孟子更明确地论述了这一点,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在西洋,在公元前三世纪希腊化时期的斯多葛学派,他们认为所有的自然现象,如生与死,苦与乐,都是大自然不变的法则,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它的道理,人必须学会接受自己的命运。当命运敲响一个人的大门时,不管是幸运还是不幸,除了满心坦然地开门接纳,没有别的选择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