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第2版)/未名社科新闻与传播研究丛书 978730128059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第2版)/未名社科新闻与传播研究丛书 9787301280591

全新正版 可开票 支持7天无理由

38.51 6.4折 60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咏华

出版社北京大学

ISBN9787301280591

出版时间2017-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0元

货号10005092

上书时间2024-01-20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咏华,女,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新闻传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媒介融合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曾到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瑞典、意大利、韩国和中国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区进行学术交流。主持、参与完成一系列国家级和部级项目,并作为美国富布莱特基金高级研究访问学者完成富布莱特基金会资助研究项目一项,作为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意大利Bellagio研究和会议中心驻所访问学者完成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项目一项。先后出版专(译)著和教材22部(包括合作),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其中代表性著述包括:《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西欧主要国家的传媒政策及转型》《网络新闻业与跨文化传播》《大众传播社会学》《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传播伦理概念研究的中西方视野与数字化背景》《传播伦理:互联网治理中至关重要的机制》等。1997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目录
绪论
  研究的缘由
  媒介分析的意义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媒介技术、媒介分析与传播学
  第一节  传播技术的重大突破、现代大众传媒业的诞生与信息传播重要性的凸显
  第二节  从传播学的正式确立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问世
  第三节  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和社会学家贝尔等人关于信息化社会的理论
  第四节  “互联网星系”的横空出世与新形势下的媒介分析
第二章  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
  第一节  英尼斯的理论简析
  第二节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及其同英尼斯理论的联系
  第三节  麦、英两氏的理论对传播学的贡献及二者的局限性
第三章  威廉斯的媒介观
  第一节  作为文化研究重要组成部分的大众传媒研究
  第二节  对于科技发展与社会意向的关系之研究
  第三节  威廉斯的媒介观的长处和局限性探析
第四章  梅罗维兹的媒介理论——麦克卢汉之后的媒介研究
  第一节  梅罗维兹的媒介理论的渊源与要点
  第二节  梅、麦理论之比较及梅罗维兹对媒介理论的贡献
第五章  电脑与互联网技术盛行早期国外学者的媒介研究
  第一节  贝尼格的“控制革命”论
  第二节  桑德拉·鲍尔-洛基奇等学者论新、老传媒的特点
第六章  世纪之交的媒介研究:希勒的数字资本主义论和卡斯特尔的网络社会理论
  第一节  希勒的“数字资本主义”论
  第二节  卡斯特尔社会学视野下的社会、经济新形态
  第三节  卡斯特尔笔下的传媒转型及其对社会认同的影响
  第四节  卡斯特尔的数字化新媒体研究的若干特点
第七章  中国的媒介分析
  第一节  概况透视
  第二节  特点和趋势分析
第八章  我国媒介新发展中数字化技术与社会背景的互动
  第一节  我国传媒业新近发展概况介绍
  第二节  我国传媒业面对的数字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第三节  讨论:传媒转型的推动因素和转型的复杂性分析
结束语  网络化—移动化背景下的传媒转型: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迫切性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2002年出版的《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一书的第二版,由张咏华著。此书旨在梳理和分析作为传播学研究一大部类的媒介分析领域的成果,尤其是新成果,综合探讨了国外著名学者英尼斯、威廉斯、梅罗维兹、贝尼格、鲍尔-洛基奇、希勒、卡斯特尔等人的媒介理论和媒介观,其中对卡斯特尔有关思想的综合探讨是新增内容。
本书同时对我国的媒介研究状况和传媒实践发展现状,尤其是媒体融合的发展现状做了调查分析,提出了鲜明的观点。书中阐述了一系列重要的相关命题:媒介技术的沿革、各种媒介技术的特征及作用、媒介演变同人类社会变迁和文明发展史的关系、媒介发展与社会背景的互动等。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