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城/中华文化丛书 978755000371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长城/中华文化丛书 9787550003712

正版保障 支持7天无理由

6.35 3.7折 17 全新

库存9件

浙江嘉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宗//温志宏

出版社百花洲文艺

ISBN9787550003712

出版时间2012-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7元

货号2392612

上书时间2023-11-10

倒爷图书专营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引言
长城奇迹:引来世界各国元首
和游人的竞相参观
为什么说长城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长城怎样当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
长城的巨大吸引力表现在哪里
长城越来越名播全球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长城历史:延续建造两千七百
多年的文明比卷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从最早修筑的“互防长
城”到“拒胡长城”
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修
“延袤万里”的秦长城
开发“西域屯田”和保护
“丝绸之路”的汉长城
从“万里防御”的明长城到
“修德安民”的无形长城
长城的四大历史作用
及其现实价值
中国历代修筑长城一览表
长城建筑:千姿百态穿越万里
的独特人造工程
长城建筑最为独特之处是“固若金汤”
长城建筑第二个独特之处是
“用险制塞”的修筑原则
长城建筑第三个独特之处是“系统防线”构成的科学性内涵
长城建筑第四个独特之处是“就
地取材、因材施用”的施工方法
长城建筑第五个独特之处是
“有效管理”的修筑手段
长城建筑的六个重要
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丰富多彩的长城文化
万里长城是世界文明交往的纽带
孟姜女送寒衣的传说
长城形象在不同时代的烙印
长城在国歌声中震撼世界
长城游览:参观游览中国长城的十大最佳景区
对人类宝贵遗产长城
的保护与开发
长城佳景中的十大最佳景区
其他各地的长城游览胜地
结束语:忽如一夜春风米

内容摘要
 这本《长城》(作者杨宗、温志宏)是“中华文化丛书”系列中的一册。
《长城》包括了长城越来越名播全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从最早修筑的“互防长城”到“拒胡长城”;秦始皇派大将军蒙恬修“延袤万里”的秦长城等内容。

精彩内容
 秦长城是在中国古代修筑长城的三个大高潮的第一个高潮中修筑的。
前面已经介绍过,长城在春秋时期已有零星修筑,战国时期就初具规模。
而且,据文献记载,战国时期的秦国也修过两条长城:一为秦沿洛水西岸筑长城以自守;一为秦昭王灭义渠后所筑的长城。但秦昭王所筑的长城,后来基本上为秦始皇所筑的长城利用。因此说,秦始皇时总其大成,连成一片,赫然巍立,“延袤万里”。到了秦始皇时期,“秦已并天下”,派出大将蒙恬率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这座工程浩大的防御工事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延麦万余里,“万里长城”由此得名。可以说,秦始皇是万里长城的“总设计师”,而蒙恬则是“总工程师”。
传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势力日益壮大,成为他的心头之患。自称始皇的赢政想万世为帝,时刻担心秦王朝有一天亡在“胡人”之手。燕国有个方士叫卢生,察觉到了秦始皇的心理,谎称能找到长生不老之术。于是秦始皇便派他前往蓬莱三岛,向仙人寻求长生术。卢生带着一千童男童女出去逛了一圈,没找到长生之术,却带回一本录图书,上书谶语:“亡秦者胡也。”秦始皇马上认定谶语中之“胡”是指匈奴,即命大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兵马北伐匈奴。他还下令全国征
丁,在北方边塞修筑万里长城,以阻挡匈奴的南侵。卢生借仙家之名,杜撰出的“胡人”谶言,从此成为天下百姓民不聊生的根源。令卢生和秦始皇没有料到的是,真正应了“亡秦者胡也”预言的,不是“胡人”,而是秦二世胡亥。秦二世胡亥继位之后,变本加厉地横征暴敛,导致了农民起义而亡国。
秦始皇长城大致为:西起甘肃省岷县,循洮河向北至临洮县,由临洮县经定西县南境向东北至宁夏固原县,由固原向东北方向经甘肃省环县,陕西省靖边、横山、榆林,神木。然后折向北至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托克托南,抵黄河南岸。
黄河以北的长城则由阴山山脉西段的狼山,向东直插大青山北麓,继续向东经内蒙集宁、兴和至河北尚义县。由尚义向东北经河北省张北、围场诸县,再向东经抚颇、本溪向东南,终止于朝鲜平壤西北部清川江人海处。
秦始皇修长城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对外满足军事斗争的需要,抵御外族入侵;二是对内满足政治斗争的需要,对不同的政治势力实行威慑,巩固秦王朝的统治。在秦始皇的心目中,万里长城是关系到治国安邦千秋大业的“一号工程”。无论是抵御还是威慑,长城的作用正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定纷止争”的象征。
秦末汉初,匈奴趁中原战乱,越过蒙恬所筑长城,复与汉以战国时期
的秦、赵、燕长城为界。秦、赵、燕三国长城年久失修,北方守军稀少,强大的匈奴不断进入长城以内掳掠,甚至一直深入到太原、上郡等地。汉初多位皇帝,如高祖、惠帝、文帝、景帝,都被迫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下嫁公主给单于为阏氏(即王后),并赐予大量的财物。
即便如此,长城的功能还是得到了彰显和表现。《汉书李广传》记载,汉景帝时,李广担任上谷太守,镇守关隘,匈奴始终没有能够从上谷进入长城;汉武帝时,韩安国屯军渔阳郡,被匈奴打败了。武帝让李广担任右北平太守,“匈奴惮之,号日‘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镇守长城边关的名将还有程不识,他与李广齐名,治军很严,匈奴也不敢来犯。其后卫青、霍去病、公孙贺、公孙敖等出击匈奴,也是以赵、秦长城为进攻退守的主要据点的。直到汉武帝把匈奴赶到漠北以后,修复蒙恬所筑秦长城和修建外长城,这条破烂不堪的战国时期秦,赵、燕长城才被放弃,它的军事防御作用也才随之终结。由此可见,长城的历史作用是坚固的,这使长城建筑所能发挥的作用达到了极致!
汉代是中国古代修筑长城的三个大高潮中的第二个高潮期,也是历史上修筑长城最长的朝代。汉长城较之秦长城有所发展,筑有两道平行的内外长城。从公元前206-前25年的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以利加强对匈奴骑兵的战略防御和保护“丝绸之路”的中外交往,动用民工、军工等数百万人,修筑起一条西起新疆盐泽(今罗布泊),东至辽宁东及黑龙江,经过蒙古、内蒙古等地的内外双重长城,长度达到两万里。大费财力修筑的汉长城,除了军事防御外,还起着开发西域屯田、保护通往中亚“丝绸之路”的作用。P32-3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