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伤寒论纲目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伤寒论纲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伤寒论纲目

私藏书

25 5.1折 49 九品

仅1件

吉林长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沈金鳌 著;吴少祯 编;张家玮 校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1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5-1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清]沈金鳌 著;吴少祯 编;张家玮 校
  •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6754798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8页
  • 字数 33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
【内容简介】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伤寒论纲目》一书,是一部采用按症类证的方法研究《伤寒论》的代表著作。《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伤寒论纲目》内容以六经为统领,以《伤寒论》中出现的100多个症状为归类标准,将具有该症状的条文汇列于下进行比较分析。由于采用了以仲景原文为纲,后世历代医家之言为目的方法进行编撰,故名日《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伤寒论纲目》。全书共分16卷。卷首总论,列脉症、六经主症、阴阳、表里、传变、愈解等6篇:卷1至卷15为六经按症类证的内容。卷16论伤寒后症,包括阴阳易、瘥后劳复食复、瘥后诸病等篇,并列有百合病、狐惑病、阴毒、阳毒等伤寒所属诸病以及辨脉、平脉等内容。书中对《伤寒论》中主要症状的发生机理、表现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剖析,是研究《伤寒论》的必读之书。
【作者简介】
  沈金鳌,字芊绿,号汲门,晚号尊生老人,清代医家,江苏无锡人。生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卒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沈氏早年习儒,博通经史,兼顾医学。因屡试不中,中年以后致力医学。师事名医孙庆曾,凡男妇大小脉证,皆得之亲授。行医之余,勤于著述,著有《杂病源流犀烛》、《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伤寒论纲目》、《妇科玉尺》、《幼科释谜》、《要药分剂》等共7种72卷,合称为《沈氏尊生书》。
【目录】
卷首总论
脉症总论
六经主症
阴阳
附录:楼氏节候用药
附录:李氏大法
表里
表症
里症
半表半里症
表里俱见症
无表里症
传变
愈解
卷一太阳经症
太阳经脉
附:东垣辨脉
风伤卫寒伤营
附录:胃风论
发热

卷二
恶热
恶寒
恶风
振战慌
身热恶寒身寒恶热
热多寒少
下之热不退
头痛项强
头眩郁冒
摇头直视
附录:伤寒看目法
目中不了了

卷三
身摇
身痒
身疼
百节疼痛
筋惕肉<目闫>
附录:筋骨四肢辨
胁痛
结胸
脏结

胸胁腹胀满痛
腹中雷鸣
动气

卷四
少腹硬满
奔豚
烦躁
咳嗽

呕吐
可吐
不可吐




卷五

瘛疭
不仁
发黄
如疟
鼻衄
鼻鼾鼻鸣
吐血
蓄血
下血便脓血

卷六
嗜卧不卧
无汗
自汗
盗汗
附录:李氏汗后不解治法
可汗
不可汗
自利
协热利
小便自利小便数
小便不利小便难
遗溺

卷七
过经不解
合病
并病
附录:今时皆合病并病论
两感伤寒
伤寒坏病
温病
温毒
风温
温疟
温疫
附录:寒疫时疫论
暑喝
湿痹
风湿
头中寒湿
湿热
湿温
风寒湿杂合病
附录:雾露论

卷八阳明经症
阳明经脉
潮热谵狂
潮热
热入血室
谵语郑声
头痛头眩
郁冒

卷九
直视



……
卷十
卷十一少阳经症
卷十二
卷十三太阴经证
卷十四少阴经证
卷十五厥阴经证
卷十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