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岁髹漆匠——李文彬书法(沈重上款,保真)
  • 百岁髹漆匠——李文彬书法(沈重上款,保真)
  • 百岁髹漆匠——李文彬书法(沈重上款,保真)
  • 百岁髹漆匠——李文彬书法(沈重上款,保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百岁髹漆匠——李文彬书法(沈重上款,保真)

620 七品

仅1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题名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

年代1980

类别水墨(黑白)

材质纸本

装裱形式立轴

尺寸103 × 31 cm

上书时间2024-06-2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品
左轴头缺失
商品描述
髹漆匠的百岁芳华
——记旅居苏州的歙籍百岁老人李文彬
央广网
2020-09-25 10:18央广网官方账号
2020年9月初,由苏州市姑苏区人力和社会资源保障局举办的主题为“树敬老之风,悟文明精神”的社会化管理人员书法大赛揭晓,旅居苏州的歙籍百岁老人李文彬书写的《文明让生活更美好》获得一等奖,成为老人在重阳节前夕获得的最好的节日礼物。李文彬是一位怎样的百岁老人?我们从新安江畔,前往姑苏城外,对他进行采访。
矢志奋斗,远赴苏州髹漆
己亥深冬,寒风凛冽,细雨淅沥。
2020年1月5日凌晨6点多,天还未亮,居住于苏州市姑苏区山塘街前小邾弄38号的百岁老人李文彬,步出家门,乘坐第一班970路公交车,前往他74岁创办的老泰顺漆店打卡上班。距目的地只有11站的路,可这段路,李文彬已经坐了26年。寒来暑往,花开花谢,两旁街道变化已日新月异,但不变的是老人的初心,是他对漆墨人生的执着。
苏州,鱼米之乡,自古繁华富庶。六、七百年来,在苏州经商的徽州人不计其数,古徽州的茶叶、生漆等丰饶物产从这里运向全国。“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这是古徽州子孙告别贫困,矢志奋斗的理想路径,李文彬也不例外。李文彬,1921年出生于歙南临家坞村,15岁迫于生计离开家乡,到苏州泰顺漆店当学徒,学做髹漆工。李文彬说 :“那个时候学生意是很苦的,要学三年,每个月只有一块钱鞋袜钱,三年下来才能升为小工,才允许上柜台做生意。”
生漆,早在春期至西汉时期,就被大面积开采使用。如今,天然生漆仍是广泛用于军工、造船等制造业的重要涂料。生漆加工,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技艺,髹漆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带徒的口传心授。李文彬潜心学艺,发扬坚韧不拔的“徽骆驼”精神,经过三年学徒、三年伙计的勤学苦练,精到的掌握了髹漆工艺。谈起这段经历,李文彬记忆犹新。“生漆,我一开始也不懂。后来老师傅在那里做我就去看,另外一个我还专门研究试验,哪一种好,哪一种坏。漆拉起来要有一股丝垂下去。好的漆,那个丝就响。就我们国家来说,毛坝漆最好。”李文彬说。
李文彬不仅髹漆技艺好,且善于油漆经营。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 1981年从老恒盛油漆店退休,在32年的时间里,李文彬都担任漆店负责人。他做一行专一行,尽管数次面对市场萧条、行业竞争、企业亏损的窘境,却从不怨天尤人,有时主动降薪,与企业共克时艰;有时研发新品,引导行业摆脱困境;有时扩展销售,帮助门店扭亏为盈。
退休,对于李文彬来说,不是人生的结束,而是创业的开始。李文彬的妻子没有工作,李文彬发挥髹漆技艺特长,招揽业务来添补家用。
老骥伏枥,年逾古稀创业
改革开放东风正劲。1987年7月,金阊区着手老字号恢复,返聘李文彬任负责人,筹备成立老恒盛化工油漆店,并承包经营。面对新的市场环境,李文彬严于律己,用制度管人管事,总结出“一看、二嗅、三挂、四煎、五试样”的进货检验口诀,用最便捷的方法,检验工艺较为复杂的生漆质量。因为经营的需要,李文彬跑遍了云南、贵州、四川等生漆行业的大省,经验更加丰富。
邓小平南巡讲话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迸发。1994年,74岁的李文彬从服务了近60年的老恒盛离职,和儿子重拾“老泰顺”的品牌,开启创业之旅,专营各种生漆和配料。他们谨遵“薄利生财、甘为廉贾”理念,既当经营者,又当客户的知心参谋和技术顾问,深得客户的信赖,声名远播。
据李文彬70岁的儿子李秋生介绍,常州大的寺庙,南京中山陵维修部都要来店里采购生漆。江浙沪一带都知道他们这爿店,有什么事都要来咨询一下,因为许多人都知道,这里有一个年纪很大对生漆也很精到的老先生。
李文彬是现今为数极少的徽州漆商,在苏州油漆业中他的年龄最长、业务最精、声望也最高。虽然他没有响亮的国字号名头,但没有人可以否定他的匠心独具。清华大学教授十余年前,就前往苏州,对他的髹漆技艺进行了记录。这几年,当地漆器高级工艺美术师林怡就经常去店里拜访。“因为去的频繁,也就发现去他那边拜访的老师,可不是一班两班的人。南京林业学院,西安的、北京的林业学院的都有。因为他自己是从民国过来的,这一段髹漆历史,档案都没有,那么他提供。”林怡说。
今年63岁的林怡,从事漆器雕刻40余年,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漆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在业内很有影响力,尽管这样,她会因为一些细小的生漆配制问题,请教李文彬。“他对苏州这个生漆,用漆市场、品质他有绝对的话语权。我们去的时候就问他,这个时候我们能不能再加点什么?或者是要减点什么?他毫无保留的会说的。”林怡说。
为了区别生漆的颜色,李文彬自制了竹筒,一个简易的调色板,表面髹漆了不同的颜色,方便顾客选择。
林怡介绍,生漆调配目前还不能实行标准化,因湿度、温度的不同,每一批次调出的生漆也不相同,做一辈子生漆的人都没有人敢说,谁能天天把握住这个问题。
德艺双馨,桑梓情怀深厚
李文彬髹漆手艺名不虚传,书法更是伴随他一生的爱好。他8 岁入私塾练习书法,十二、三岁为乡村邻里写对联。
到了苏州,他白天学手艺,晚上练书法。老人现在住的地方不大,他写字的书案也是临时搭的,尽管条件简陋,但他乐此不疲。李文彬的书法,用墨厚重,继承了清代刘墉“笨”而“拙”的艺术风格。他九十岁时写的钱线篆作品《岳阳楼记》,被2010年版《歙县志》收录。老人自学创作楹联和嵌名联,集有《古歙李文彬杂文联句录》一、二、三集,记录了他做人做事的心得感悟。
李文彬多次参加苏州市组织的比赛,屡屡获奖,作品也被众多爱好者收藏。李文彬家的保姆吴桂妃说:“老人每天下午一点钟睡觉,睡一个小时,然后起来写字,一年累计要写700张到800张宣纸。”
苏州有几个七、八十岁的老人,因喜欢他的书法而拜师学艺。今年77岁的吴巧娣,在新疆吉木萨尔县从医34年,他和李老因髹漆而相识,因书法而结缘。聊起67岁跟李老学书法,她还是和当初一样兴奋。
“我从新疆带了很多硅化木回来,我把底座拿到店里来请他帮我重新漆一遍。他说你看这些字都是我写的,我抬头一看,哎呀,这么多作品我都很惊讶。我心里想,我要跟着老先生好好学学。人喜欢的东西,活到老学到老,什么时候都不晚。”吴巧娣说。
十余年的耳濡目染,吴巧娣看到了老人的自强不息,感受到了他对家人的爱,对朋友的真诚。“他爱人比他大一岁,一直是老先生照顾的,90几岁了老先生还在家里做饭。只要有人找他写字,他饭也不吃了,就一心一意把这些作品都完工了以后他才休息。”
今年80岁的郭兰支边到新疆当老师40年,前些年回苏州后,认识了李文彬。“你别看他耳朵不行,但他的心一点都不老。比我的心还要年轻。为啥,坐地铁坐有轨电车,到荷塘月色去玩,脚步健的很。九十九岁的老人,快一百岁了,都能够把自己料理的这样好,心态那么年轻。用现在年轻人多话就是要给他点赞的。”郭兰竖起大拇指说。
离开老家80多年,老人情系乡梓、敬宗睦族的情怀从未放弃。上世纪他曾先后两次捐资1000元维修临家坞小学,县里重修1995年版、2010年版《歙县志》时,他又捐了8000元。谈及自己的爱心善举,李文彬开心地说:“我们现在要听党的话,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过好我的晚年。”
李文彬总是这样的性格,对别人很大方,对自己却很苛刻。“他上街回来的时候饿了,我说去买点吃的。他不舍得买,我去买,买来了他还说我,他说浪费钱。他说你走快一点不是就到家了。”保姆吴桂妃说。
30多年前,李文彬的父亲在老家辞世。从那以后,每年清明节,他都要回老家,探望乡亲、祭祀祖先。老人认为: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年事虽高,故乡不可不回。
他身体力行的举动感染教育着身边的亲人。李文彬的侄孙女婿李建红说:“大伯他的家乡观念特别的浓厚,他每一年回家祭祖也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我觉得他长寿的秘诀就是与世无争,然后他把利益这些东西看的非常的很淡。”
从苏州到歙县近350公里车程,从县城到乡下还有50公里路,每一次回乡,李文彬一直都是舟车劳顿,马不停蹄,到家再休息。“老人讲话温和的很,从来不跟人家发火,都客客气气的。”村民凌齐发说。
年已百岁,2020年春节,老人回到小川临家坞过年,一解乡愁。
冬雨冰冷,拍灭不了老人内心的赤诚!亲人团聚,重拾起来的是儿时的温馨!“我们小的时候盼过年,过年有新衣服穿,有糖,有东西都好吃。”李文彬回忆到。
新冠肺炎肆虐神州。生命重于泰山,保卫武汉、保卫湖北的战疫打响后,白衣执甲,逆行出征,英雄们的壮举感动着这位百岁老人。1月31日,他主动联系歙县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捐出身上仅有的600元钱,李文彬对红会工作人员说:“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一起度过难关!”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百岁髹漆匠,一个世纪的历练与光辉,都浓缩在平凡的人生之中。
(凌道文 洪鹏 胡发正)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左轴头缺失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