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李振良 著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4-3-1
上书时间2024-12-18
健康是社会的责任,更是自己的义务。医学可以直面生理的疾患,但却无力与无节制的“虐气”抗争。没有人能够逃脱疾病与死亡,也没有人可以把生命与健康全权委托给他人。在医患关系中,医生需要“医者仁心”,患者需要“将心比心”,公众需要“社会良心”。医患沟通、知情同意应当成为和谐医患的良药,而不应成为束缚医师的枷锁。个体健康是一种状态,公众健康则是一种文化。和谐的医患关系有赖于健康的社会文化,健康文化的营造则有赖于公众的理性理解与积极参与。
对医患关系的解读也必须“跳出医患看医患”。要彻底改善当前恶化的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共同的努力,需要“公众理解医学”,即:敬畏生命与死亡、认识疾病与健康、理解医学与医生、正确看待医疗行为、合理处置医患关系、认识到医疗不是商品等。同时需要医疗机构、医生、医学政策制订者、医学教育工作者、医学社会工作者共同的努力,引导公众的理性健康需求,建设新型的健康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李振良,1968年出生于河北省河间市,哲学博士,河北北方学院教授,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技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北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和医学哲学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入选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Ⅱ)项目。先后于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获得哲学硕士、法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从事生命伦理学、健康文化、创新文化等领域的研究工作。近5年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医学与哲学》等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身心之间:医学人道主义思想研究》。作为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技术创新委员会特邀专家参与科技部、中国工程院等重大技术创新政策咨询项目多项并参编相关论著10部。
前言
第1章“中国式”的医患关系:现实与历史
1.1初始医患关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的启示
1.1.1医师的地位——公众如何看待医生
1.1.2医生如何对待公众
1.1.3医生之间的关系
1.2“中国式”医患关系的发展及特点
1.2.1唐朝以前时代的医患关系
1.2.2唐宋时期的医患关系
1.2.3明代的医患关系
1.2.4近代的医患关系
1.2.5古代“中国式”医患关系的特点
1.3医学精神:拒绝“冷”医学
1.3.1医学一直有点“冷”
1.3.2从医德到医学精神
1.3.3医学精神的内容
1.4中国式医患关系的“文化”营养
1.4.1权贵官本位文化
1.4.2“丛林”文化
1.4.3腐败文化
1.4.4“比烂”文化
1.4.5“和事佬”文化
1.5余论
第2章医患关系主体:“公众参与”的医患关系
2.1医患冲突:不仅仅是医生和患者
2.1.1因患者死亡或重伤“情绪失控”
2.1.2因对医生检查治疗等活动不满
2.1.3因对患者安排异议
2.1.4患者亲属转述病情不清晰
2.1.5突发性无故伤医事件
2.2医患关系的“医方”主体
2.2.1从医师到医师共同体
2.2.2医疗机构
2.2.3医师
2.2.4其他医务人员
2.2.5医疗相关从业者
2.3医患关系的“患方”主体
2.3.1患者:直接健康利益主体
2.3.2患者亲属:间接健康利益相关者
2.3.3患者亲属权利义务与患者权利的冲突
2.3.4其他相关利益者
2.4无医疗利益参加者
2.4.1“医闹”
2.4.2媒体
2.4.3相关社会工作者
2.5余论
第3章医患沟通:不仅仅是会说“人话”
3.1“沟通式”医患关系
3.1.1从生物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
3.1.2医学模式影响下的医生—患者模型
3.1.3医患沟通——新模式与新模型的关键词
3.2医患沟通的过程与性质
3.2.1医患沟通的主体
3.2.2医患沟通的内容
3.2.3医患沟通的层次
3.3医患沟通的障碍与克服
3.3.1患方的因素
3.3.2医方的因素
3.3.3其他因素
3.3.4沟通障碍的克服:沟通平台
3.4余论
第4章想说爱你不容易:知情同意及其困境
4.1知情同意的内涵与形式
4.1.1作为法律原则的知情同意
4.1.2作为伦理原则的知情同意
4.1.3知情同意原则的形式
4.2知情同意原则的发展演化
4.2.1知情同意原则的技术起源
4.2.2病人权利运动:知情同意进入临床医学
4.2.3知情同意在中国的发展
4.3知情同意的要素与过程
4.3.1知情同意的要素
4.3.2知情同意的过程
4.3.3知情同意的标准
4.4知情同意的困境
4.4.1技术困境
4.4.2医生告知的困惑
4.4.3患者同意的障碍
4.4.4文化的困境
4.5余论
第5章公众理解医学:一些事我们应该知道
5.1“病许治”:医患关系需要“好患者”
5.1.1“信医”不“信巫”
5.1.2病有“六不治”
5.1.3病家“十要”:患者的规范
5.2从公众理解科学到公众理解医学
5.2.1公众理解科学
5.2.2公众理解工程
5.2.3公众理解医学概念的提出
5.3公众理解医学的内涵
5.3.1敬畏生命与死亡
5.3.2认识疾病与健康
5.3.3理解医学与医生
5.3.4正确看待医疗行为
5.3.5合理处置医患关系
5.3.6勿把医疗看作商品
5.3.7理解健康经济与政策
5.4使健康成为习惯
5.4.1保持身心健康
5.4.2主动提高健康素养
5.5余论
第6章公众理解医学:我们需要做得更多
6.1来自保健品市场的思考
6.1.1爆红的保健品市场
6.1.2健康产品的“心理战争”
6.1.3由保健品看社会的健康责任
6.2医疗机构:从封闭走向开放
6.2.1消失的出诊与家庭病床
6.2.2媒体——不是恶魔
6.2.3减少信息垄断,打消公众疑虑
6.2.4树立现代医疗观念,转变医学模式
6.3从医患关系到医众关系
6.3.1“医者自医”——树立积极形象
6.3.2“体验患者”——构筑人文堤坝
6.3.3引领健康理念,引导理性需求
6.4推动健康文化建设
6.4.1健康文化的兴起
6.4.2健康与文化
6.4.3健康文化的培育
6.4.4公众理解医学视阈下的健康文化
6.5公众理解医学的支撑体系
6.5.1医学人文教育培养健康责任
6.5.2维护公正的健康体系
6.5.3医学社会工作者:引导理性健康需求
6.6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医患之间:从医疗纠纷到公众理解医学
全新北京
¥ 20.30
医患之间:从医疗纠纷到公众理解医学
九品北京
¥ 5.00
医患之间:从医疗纠纷到公众理解医学
八五品北京
¥ 8.00
医患之间:从医疗纠纷到公众理解医学
八品包头
¥ 9.99
医患之间:从医疗纠纷到公众理解医学
八品包头
¥ 10.00
医患之间:从医疗纠纷到公众理解医学
八五品北京
¥ 9.00
医患之间:从医疗纠纷到公众理解医学
八五品北京
¥ 10.00
医患之间:从医疗纠纷到公众理解医学
全新保定
¥ 20.30
医患之间从医疗纠纷到公众理解医学
全新保定
¥ 20.92
医患之间:从医疗纠纷到公众理解医学
九五品阜阳
¥ 10.3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