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克立论著集(共7册)(精)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方克立论著集(共7册)(精)

1150 6.8折 1698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方克立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4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11-27

博文苑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方克立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4
  • 版次 1
  • ISBN 9787522716398
  • 定价 16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32页
  • 字数 3552千字
【内容简介】
方克立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中国哲学史家,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三大潮流交融互动说,到中国文化的综合创新说,再到马魂中体西用说,体现了他对于中国文化三大潮流持续的关注和思考,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他主持下的现代新儒家研究,也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对于目前国内各种思潮的关注和批判也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
  本书尽量全地搜集了方克立先生生前的论著、序跋、书信等,按照方先生关注的主题以及理论创建分为七卷,分别是《第一卷: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第二卷:中国哲学论稿》《第三卷:现代新儒学研究》《第四卷:马魂中体西用论》《第五卷:忆往与教育》《第六卷:序跋•书评》《第七卷:书信•附录》。相信本书的出版,必将推动中国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简介】
方克立(1938年6月-2020年4月21日),男,汉族,湖南湘潭人,中共党员,1962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大学。哲学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哲学专家组成员。学术专长为中国哲学。南开大学首批杰出校友。

 
【目录】
第一卷

 

重印前言 /  1

 

第一章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古代朴素的知行观 /  1

 

第二章  先秦诸子的知行学说 /  10

一 儒家学派 /  11

甲 孔丘 /  11

乙 孟轲 / 24

丙  荀况 / 30

二 墨家学派  / 45

甲 墨翟 / 45

乙 后期墨家 /  53

三 道家学派 / 61

甲 《老子》  /  61

乙 庄周 / 68

四 法家学派  / 79

小  结  / 87

 

第三章  汉唐时期的知行学说 /  91

一 董仲舒 /  92

二 王充 /  101

三 佛教诸宗 /  116

甲 天台宗 /  118

乙 法相宗 /  122

丙  华严宗 /  126

丁 禅宗 /  130

小 结  /  135

 

第四章  宋代程朱学派的知先行后说 /  138

一 程颐 /  141

知吾固有 /  141

致知在格物 /  144

知先行后 /  149

行难知亦难 /  156

二 朱熹  /  159

格物致知 /  160

知先行后 /  170

行重知轻 /  179

知行相须互发 /  183

 

第五章 明代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 /  190

心即理 /  197

知行合一 / 205

致良知 /  214

 

第六章  清初王夫之、颜元等人的行先知后说 /  224

一 反道学的先行者 /  225

甲 陈亮、叶适  / 225

乙  王廷相 / 234

二 王夫之 /  243

能与所 /  245

致知之途 /  250

 

行先知后 /  257

行可兼知 / 264

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 / 272

三 颜元  / 283

小  结 /  306

 

第七章  近代魏源、谭嗣同、章太炎的知行学说 /  311

一 魏源  /  312

二  谭嗣同 /  321

三  章太炎 /  331

 

第八章  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 /  345

行易知难十证 /  350

行其所不知以致其知 /  357

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 /  367

知行分任  /  376

 

结束语 《实践论》

 中国哲学史上知行问题的科学总结 /  387

 

第二卷

 

中国哲学史研究

研究《周易》不能援《传》于《经》  / 3

坚持哲学史中的严格的历史性 / 9

关于孔子“仁”的研究中的一个方法论问题 / 28

实质的分歧是什么?  / 48

无产阶级思想也具有“普遍性形式”吗?  / 74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 84

谭嗣同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 93

论程颐的知行学说 /  103

儒、道两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  122

中国哲学的五大问题 /  123

 

中国哲学范畴研究

关于研究中国传统哲学范畴问题的讨论 /  143

开展中国哲学史范畴的研究 /  153

中国哲学范畴研究的现实意义 /  158

 

 

 

论中国哲学中的体用范畴 / 161

“理”与“气” /  189

 

中国大百科全书辞条

先秦哲学 /  199

秦汉哲学 / 203

魏晋南北朝哲学 / 206

隋唐五代哲学 / 209

体 用 / 212

本 末 / 217

理与气 / 219

践 履 / 225

知 行 / 227

知先行后 / 232

行先知后 / 233

知难行易 / 235

知行合一 / 237

 

中国现代哲学研究

在当代中国研究所座谈会上的发言 / 241

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 244

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 252

 

应该重视李约瑟的真知灼见 / 266

中国哲学的革命变革 / 273

走向21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 278

中国哲学史研究50年  / 283

回应中国哲学“合法性”质疑的三个问难  / 288

正确对待孔夫子、孙中山、毛泽东三位历史人物 / 298

为“刘泽华学派”赞一个  / 307

 

 

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在全国少数民族哲学会议上的致辞 / 319

\"天人合一\"与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 / 321

青海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 / 344

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 351

\"文明以止\":中华文化的精华与精神 / 365

关于儒家的精华 / 387

儒学给人智慧 / 393

 

船山学与湘学研究

船山学的回顾与展望 / 399

关于建立和发展船山学问题 / 402

王船山道器论浅析  / 404

湘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意义 / 435

 

 

千年湘学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 / 449

王船山:从古代湘学过渡到近代湘学的关键人物 / 463 《现代性问题与湘学研究之“论”的维度》读后 / 479

湘学研究什么 / 483

 

中医哲学研究

中医哲学研究的时代使命  / 491

《中华医藏》编纂工作应适时提上日程 / 497

关于中医思维模式研究之我见  / 500

中医哲学研究任重而道远 / 508

要重视研究钱学森的中医哲学思想 / 518

 

“中华思想通史”项目座谈会上的发言

《中华思想通史》第一卷《绪论》的设想 / 527

中国当代思想史怎样写,建议专门开会讨论一次  / 531 要从国史、党史的思路调整到思想史的思路上来 / 537

《绪论》要独立成卷 / 544

资料长编与思想史的关系需要梳理清楚 / 547

《绪论》写作的四点建议 / 550

原始社会卷资料长编的两点想法 / 558

当代部分资料长编的几个问题 / 560

要反映六经在中国思想文化中的地位 / 563

 

《绪论》要明确体现核心概念和主流精神  /  565

要重视思想史研究中的思想史观和方法论问题 /  567

马克思主义中国思想史学派的渊源 / 572

当代思想史要处理好政治领袖、思想家和人民群众

思想的关系 /  575

创建中国思想史的马克思主义当代学派 /  578

宗教文艺两卷与整个通史的整合问题 /  584

建议提纲讨论通过后再写作 /  587

《绪论》要体现唯物史观和人民立场  /  589

关于《绪论》第五章“导论”的两个问题 /  593

应该写成《中华宗教思想通史》  /  598

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标识,贯彻大思想史和通史的思路 /  600

不必强求撰写体例、写作模式完全一致 /  603

 

第三卷

 

现代新儒学总论

要重视对现代新儒家的研究 /  3

关于现代新儒家研究的几个问题 /  15

现代新儒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特征 /  29

略论现代新儒家之得失 /  38

第三代新儒家掠影  / 44

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 /  51

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历程 /  71

论现代新儒学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开新及其理论困限  /  121

展望儒学的未来前景必须正视的两个问题 /  134

现代新儒学研究的自我回省 /  148

现代新儒学的意识形态特征 /  162

现代新儒学发展的逻辑与趋向 /  173

现代新儒学研究在中国 /  190

现代新儒家 /  202

 

儒学第三期发展 / 204

儒家资本主义 / 206

 

二 现代新儒家个案研究

梁漱溟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想述评 / 209

中国哲学范畴研究的宏篇巨制 / 249

冯友兰与中国哲学现代化 / 267

杜维明新儒家思想述评 / 280

成中英新儒学思想述评 / 296

全面评价冯友兰 / 311

熊十力在中国传统哲学现代转换中的地位和作用 / 323

 

三 大陆新儒学评议

评第二次文化热的“话语转换” / 337

要注意研究90年代出现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 341

评大陆新儒家推出的两本书 / 358

评大陆新儒家“复兴儒学”的纲领  / 372

世纪之交儒学研究的若干观察与感受 / 389

甲申之年的文化反思 / 401

当代中国大陆新儒学思潮评析 / 422

大陆新儒学思潮平议 / 444

四  学术访谈

现代新儒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关  东 /  457

现代新儒学研究与文化讨论  汪先全  崔海教  /  468

现代新儒学研究十年回顾 邵汉明 /  477

大陆新儒学的马克思主义分析 本刊记者 /  489

 

第四卷

 

评“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  /  1

在国际中国哲学会第五届大会的发言提纲  /  14

大力宣传我们的文化主张—— “综合创新”论  /  17

“文化中国”概念小议 /  22

批判继承 综合创新 /  28

二十世纪中国哲学的宏观审视 /  34

二十一世纪与东西方文化  /  43

\"综合创新\"实已内涵有“辩证发展”的精神 /  48

儒家文化与未来世界 /  51

在“儒学与世界文明”国际学术会议上的总结发言 /  61

二十一世纪,能否淡化东化与西化之争?  /  66

经济全球化情势下的中华文化走向  /  79

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开幕辞  /  99

 

20世纪中国文化思潮 /  105

“和而不同”:作为一种文化观的意义和价值 /  116

中国哲学的综合创新之路  /  133

 

张岱年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中应有之地位 /  136

张岱年与二十世纪中国哲学 /  157

费孝通与“和而不同”文化观  /  181

 

关于文化的体用问题 /  190

综合创新之路的探索与前瞻 /  207

提倡和谐文化就是向传统文化回归吗?  / 222

关于和谐文化研究的几点看法 /  225

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三点看法  / 235

学习张岱年先生的“兼和”思想与品格 /  242

“马魂、中体、西用”: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道路 /  251

 “马魂、中体、西用”论的由来、涵义及理论意义 /  258

开创二张研究新局面 /  290

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是中华民族之福 /  298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 /  313

当代中国文化的“魂”、\"体”、\"用\"关系 /  325

从曲高和寡到主流话语 /  341

充分发挥儒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支援意识作用 /  359

人间正道是沧桑 /  363

冯契研究与冯契学派 /  368

青年张岱年的哲学睿识 /  388

在“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座谈会上的发言 /  407

 

冯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  /  415

铸马学之魂 立中学之体  明西学之用 /  420

擎旗引领综合创新路 /  438

方克立主任致函程恩富主编 /  450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要坚持“马魂中体西用”的方针 /  453

五四百年的思想史意义 /  458

附 录

批判继承 综合创新  王伟华  /  475

深化对“综合创新”文化观的研究  本刊记者 /  481

 

探索中、西、马三“学”的综合创新之道 本刊记者/ 490

文化自觉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 本刊记者/ 511

“马魂、中体、西用”是我们的文化旗帜 本报记者/ 529

“马魂中体西用”与文化体用问题纵横谈

张小平  杨俊峰  /  538

从“三大思潮对立互动”说到“马魂中体西用”论

杜运辉 /  569

“马魂、中体、西用”论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

迟成勇 /  593

 

 

第五卷

 

 

甲编 忆往

方壮猷传略 /  3

方壮猷先生年谱 /  12

参观平屋感念父母的恩师 /  137

 

 

贺李锦全教授八十大寿 /  143

贺韩树英教授九十华诞 /  148

学有根柢而无常师 /  152

温济泽同志与研究生院 /  155

怀念可亲可敬的温老 /  159

永远的师长 /  163

悼萧楚父老师 /  185

我所认识的任继愈先生 /  187

缅怀恩师石峻先生 /  202

腾霄同志改变了我的命运 /  220

书与会的缘分 /  225

怀念老友泽华兄 / 230

任先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哲学史学奠基人之一

本报记者 魏长宝 / 242

 

 

实至名归 / 244

哭文英 / 246

潜心治学而有大成的典范 / 249

我们时代能不能出学术大家?  / 252

默默耕耘成大家 / 257

用实学的精神和学风做实学的学问 / 260

 

乙编  教育

努力创造使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 267

教师在培养优异生方面应该做些什么工作 / 269

《中国哲学史史料学》教学大纲 / 278

严师出高徒 / 281

千宗室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 / 290

提高业务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 294

为中韩合作和东亚崛起培养大批优秀人才 /  298

走提高质量的内涵发展道路 / 301

发扬“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 306

为中国经济和经济科学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 309

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 312

要加强德育教育 /  317

坚持正确方向 提高办刊质量 /  318

精心教育 严格管理 培养一流的社科英才 /  320

中韩学术教育交流的回顾与展望 /  329

强化教育功能,把社科院从一个中心变成两个中心 /  333

以院庆作为推动改革与发展的契机 /  337

努力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人才  /  343

努力培养大批优秀的新闻学后备人才 /  351

为把我院办成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基地而

努力奋斗 /  358

加强全面素质教育 培养一流社科人才 /  364

多层次地培养人才 为国家多做点贡献 /  370

愧对全体导师 /  374

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 /  378

总结经验 加强管理  提高质量  力争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工作再上新台阶 /  383

普遍认同不易 真正落实更难 /  391

方克立荐书 /  395

与研究生谈读书、治学和做人 /  401

 

方克立 中国哲学学者 /  414

肩负重任 综合创新 苏 娟  /  419

做好面向21世纪的研究生培养与教育工作 曹苏红 /  422

名师荟萃 人才辈出 曹建海 赵福贵 /  425

为人治学崇平实 张天行 /  429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努力培养一流社科人才

文学国  刘  强 /  443

这样的教学,我们最欢迎!  桐  迅 /  450

为了祖国学术文化的繁荣 本刊记者 /  452

乐在开拓研究、教书育人中 本刊记者  高  湛 /  455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卢盘卿 /  461

方克立教授和他的弟子们 越  冰 /  467

方克立:目光瞄准21世纪的院长 谢仲礼 /  469

科研单位办学出路何在?  本报记者  李红艳 /  476

欢送方克立同志离职座谈会纪要 /  479

方克立:尽师之天职 立帅之风范 何海清  /  492

谈“于丹现象”  钟  华 /  502

我把自己主要定位于一名教师 王子忠  刘婷婷 /  504

三十八载勤耕耘 桃李芬芳满园春  林  红  李  卓  /  505

我们的德业之师  周德丰 /  518

 

第六卷

 

序 跋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引言 /  3

《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重印前言  /  13

《现代新儒学研究论集》出版说明  /  19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七十年》序 /  21

《周易与怀德海之间》序  /  25

《中华文化集粹丛书 ·哲人篇》序说  /  36

《道家、方士与王朝政治》序  /  39

《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编序  / 43

《现代新儒学辑要丛书》总序  / 59

《现代新儒学研究丛书》主编的话 /  63

《中国宋代哲学》序  /  67

《长路奉献给远方》序  /  71

《中国哲学大辞典》前言  /  74

《二十世纪中国哲学 ·人物志》跋 /  76

《现代新儒家人物与著作》前言  /  79

《中国历代家训丛书》总序  /  8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材》总序  /  86

《现代新儒家学案》前言 /  88

《中国哲学名著选读》序  /  90

《二十世纪中国哲学 ·论著述评》后记 /  93

《儒学本体论研究》序  /  95

《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自序  /  98

《当代文化冲突与青年文化思潮》序  /  103

《博士生谈自己》序  /  108

《寻求德性与理性的统一》序 /  110

《现代新儒学与宋明理学》序 /  113

《从这里走向辉煌》序  /  115

努力培养更多的人文社会科学优秀人才 /  118

《严谨治学  高尚做人》前言 /  126

《名师荟萃》序 /  128

《本体与境界》序 /  131

《中国文化的“外在超越”之路》序 /  134

《二十世纪中国易学史》序  /  138

《20世纪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丛书》总序  /  141

《台湾新士林哲学研究》序  /  145

《中国人生智慧源流》序 /  149

《中国人生哲学的重建》序 /  152

《生命的层级》序  /  156

《现代新儒学与朱子学》序 /  160

《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序 /  164

《日本近代儒学研究》序  /  167

《有无之辨》序  /  170

《第十二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论文集》序  /  174

《唯物辩证法论战研究》序 /  179

《牟宗三哲学思想研究》序 /  186

《陈序经政治哲学研究》序 /  191

《老子道德经新编》序 /  196

《中医哲学史》序  /  202

《河汾道统》序  /  212

《天人视界:先秦诸子发生学研究》序 /  221

贺辞 /  226

《亲证中国哲学大智慧》序 /  228

《中国古典哲学名著品评丛书》总序 /  235

《中国文化的综合创新之路》自序 /  239

《中国哲学史上的知行观》韩文本序 /  246

《心理之间:朱子心性论研究》序  /  251

《现代新儒学与船山学》序 /  258

《中国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序  /  267

《马魂中体西用》序  /  276

《刘鄂培文集》序 /  280

《方克立序跋集》编后  /  287

《我相信中国》序  /  290

《张岱年伦理与文化思想研究》序 /  298

《新世纪的文化思考》后记 /  306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序  /  310

书 评

评《中国文化概论》   /  317

寻演轨迹把住命脉 /  322

评《文化忧思录—— 中国文化的历史走向》  /  325

“侯外庐学派”的最新代表作  /  326

守自己的庄稼 流自己的汗 /  335

探赜索隐 慧眼独具 /  350

 

第七卷

 

书 信

致卜宪群等五通 /  3

致干春松五通 /  8

致于惠玲二通 /  17

致王小丁一通 /  19

致王立新三通 /  20

致王兴国三通 /  22

致王向清三通 /  25

致王启发五通 /  28

致王琦三通  /  31

致方为民四通 /  38

致方作敏三通 /  41

致方显承六通 /  43

致方雪岐三通 /  48

致方红姣七通 /  52

致卢兴九通 /  57

致左玉河一通  /  65

致平章起二通  /  67

致宁新昌四通  /  72

致乐爱国二通  /  75

致冯春凤五通  /  78

致李广良二通  /  82

致李光虎二通  /  84

致李佑新等四通 /  86

致李宗桂三通  /   90

致李维武等二十三通 /  94

致李翔海四通  /  112

致李锦全等三通 /  116

致吕伟十七通 /  122

致刘东超十一通 /  134

致刘伟一通  /  143

致刘连朋四通  /  145

致刘岳兵十通  /  150

致刘绪义四通  /  156

致杜运辉四十四通  /  161

致杨庆中三通  /  195

 

致杨学功七通  /  197

致杨俊峰九通  /  204

致杨翰卿二通  /  214

致严正十通  /  216

致吴元梁六通  /  223

致吴克峰五通  /  228

致辛智慧五通  /  231

致张三萍三通  /  234

致张小平等七通  /  237

致张允熠十三通 /  244

致张世保等十一通  /  256

致张利民十二通 /  267

致张加才二通  /  273

致张其成三通  /  275

致张春林二通  /  278

致张娇五通  /  280

致张尊超、刘黄一通  /  285

致迟成勇六通  /  287

致陆信礼二十四通 /  294

致陈卫平七通  /  311

致陈代湘等八通  /  317

致陈原二通 /  325

致陈寒鸣十六通 /  327

致陈静二通 /  338

致林存光二十通 /  342

致周可真五通  /  354

致周群等十通  /  360

致郭齐勇等十六通  /  369

致胡静三通 /  387

致徐必珍、高秀昌一通  /  389

致高秀昌三通  /  390

致钱逊一通  /  394

致唐力权六通  /  395

致黄华德四通  /  403

致曹乐天九通  /  407

致曹欣一通 /   417

致曹跃明等五通 /  419

致萧楚父等十三通  /  423

致韩国茹十一通 /  438

致韩振江四通  /  446

致韩强等二通  /  449

致蒋旭东六通  /  452

 

 

致程恩富四通 /  457

致程雅君十四通 /  462

致谢青松等三十一通 /  476

致蔡方鹿四通 /  496

致樊和平二通 /  499

致魏长宝三通 /  501

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贺信 /  505

祝贺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成立  /  506

“经学与中国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贺辞 /  508

武昌实验中学90周年校庆贺信 /  510

中华文化大学堂贺信 /  511

王通会议贺信 /  513

关学研究院成立的贺信 /  514

《张其成全解国学经典》题辞 / 515

《舜文化研究与交流》题辞 / 516

附录  方克立先生论著目录初编

著作类  /  519

文章类  /  523

未刊文稿  /  548

访谈类 /  551

关于方克立先生论著的评论 /  554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