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叟曝言》宣纸线装4函20册申报馆154回足本为底本影印天津古籍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野叟曝言》宣纸线装4函20册申报馆154回足本为底本影印天津古籍

1800 3.7折 4900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夏敬渠

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6

版次1

装帧线装

上书时间2024-09-19

博文苑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夏敬渠
  •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2-06
  • 版次 1
  • ISBN 9787805048840
  • 定价 4900.00元
  • 装帧 线装
  • 开本 大16开
【内容简介】
《野叟曝言》有天下“*奇书”之称。它围绕文素臣的发迹展开情节,熔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医卜星象,帝止交霜为一炉,历史小说,精魔小说,艳情小说,侠义小说为一体,可谓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被鲁迅誉为“以小说见才学者”之首。以文素臣一生行踪为主线,描绘了一个文武双全、儒道并兼,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终功成名就、位极人臣的大名士的奇异经历,藉以抒发作者圣而尊荣的抱负和理想。作者以小说炫耀才华,释儒说道、数典论经、天文地理、方术医学、灵怪神异等等,无不汇集笔端。作为清代以小说见才学的始作俑者,《野叟曝言》在小说史上有它独特的地位。
   《野叟曝言》是我国清代乾隆年间产生的一部长篇小说。全书一百五十四回,约一百四十万字。原本不题撰人。据光绪八年刻本的西氓山樵序,说是出自“江阴夏先生”之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引《江阴艺文志》凡例,认为是夏敬渠所作。赵景深《作者夏二铭年谱考证说:“夏敬渠 字懋修,号二铭,江苏江阴人。诸生。家贫。英敏绩学,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礼乐兵刑、天文算数之学,靡不淹贯。生平足迹几遍海内。所交尽贤豪,著有《纲目举正》、《浣玉轩诗文集》、《唐诗臆解》、《医学发蒙》、《野叟曝言》等。又考证他生于康熙四十四年(1705),卒于乾隆五十二年(1787),享年八十三岁。《野叟曝言》约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即夏敬渠七十五岁前后完成。
   本书作者夏敬渠(1705-1787),字懋修,号二铭,清代康、雍、乾时期人。他博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礼乐兵刑、天文算数之学,是个饱学之士。平生著述甚丰,《野叟曝言》是他的晚年之作。他又是个失意的知识分子,一生屡困科场,直至白头还是个秀才,于是便把自己的理想和梦幻一股脑儿地写进了这部作品。这部作品可以说是作者的“圆梦”之作,作品的主人公文素臣则是作者着力塑造的“高大全”式的理想人物。作品以明代成化、弘治两朝为背景,描述了文素臣一生斩妖除邪、天下无敌的英雄业绩,和他与众多妻妾离全悲欢的传奇故事。作者笔下的文素臣文武双全,品学兼优,可与古代的漆雕开、宋玉、司马相如、诸葛亮等先贤相媲美,是个“极度有血性的真儒,不识炎凉的名士”。他一生锄暴安良,济困扶危,为国建功立业,立下了盖世奇勋。他*后身居宰辅,位极人臣,天子称他为“素父”。他有二妻四妾和众多子孙,满门富贵,“子孙科甲如米粒之多,福禄如蚕茧之盛”。不仅如此,小说结尾还通过除夕之夜,文素臣四世同做一梦,暗示文素臣跻身于圣贤之列。这些描写,极尽浮夸之事,作者渴慕功名富贵的种种梦想都在文素臣身上一一实现。
   本书在百年之后,直至光绪七年(1881)才有(毗)陵汇珍楼活字本公开面世,共152回,是为初刻原本。光绪八年(1882)申报馆出版排印本,共154回,补足了初刻原本之缺。此次影印出版,采用了154回足本为底本,以便读者了解本书之全貌。
  本书特点
  重展华夏无双绝艺-宣纸印刷
   为了保持此书原貌,采用了高精度激光扫描技术,放大处理。本书在印刷上,也是具有特色,采用玉版宣纸,套红印刷,锦盒箱装。
  集禁书毁书于一体 融秘本抄本为一身
   叙事说理,谈经论史,教孝劝忠,运筹决策,艺之兵诗医算,情之喜怒哀惧,讲道学,辟邪说,描春态,纵谐谑;意既夸诞,文复无味,殊不足以称艺文。但欲知当时所谓‘理学家’之心理,则于中颇可考见。
  不让《水浒传》-侠肝义胆
   从艺术上看,本书具有才子佳人小说和神魔小说两种模式的双重特点。小说写文素臣与他的四个爱妾的离合悲欢,是才子佳人小说的老套;写文素臣斩妖锄奸,天下无敌,又不出神魔小说的窠臼。作者把这两种模式巧妙的结合起来,遂使作品更具有一种光怪陆离的面目。刊印者称本书为古今说部之“*奇书”,也许正是这个道理。
  赛过《金瓶梅》-风花雪月
   才子佳人喜圆富贵之梦斩妖除邪古今*奇书。本书作者在青年时期,曾游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北 、陕西各省,“暇则登临山水,旷览中原之形式”,见闻既广,阅历亦深。因而中小说中,描写当时社会及各地风土人情,以及描写某些市井生活的笔墨,者很生动传神。此外,书中对“宦寺擅权,奸僧怙宠,时事日非”的黑暗社会现实亦多有所暴露。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