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基层社会治理丛论
¥
15.33
2.2折
¥
69
九品
仅1件
作者刘志松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1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12-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志松
-
出版社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11
-
版次
1
-
ISBN
9787576401417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2页
-
字数
270千字
- 【内容简介】
-
对于中国古代而言,尤其是从秦汉以降,以皇权为核心的君主专制政治制度的形成使得历代王朝中央都必须慎重考虑基层社会治理的问题。先秦三代地方社会治理体制以“封诸侯,建藩卫”为核心。秦至汉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中央之权集于皇帝,地方之权集于中央,王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程度不断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逐渐萎缩,国家与民间精英的联合成为中国古代地方社会治理的成功模式。宋代以后,各种民间精英组织逐渐形成,他们参与到地方社会治理的场域中来,形成了与国家权力的联合。
本书以系统观为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基础,对宋代以后,主要是明清时期的基层社会治理问题安好专题进行讨论,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模式正是通过社会系统的信息交换方式实现了基层社会的稳定,形成了一个自耦合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三个子系统——权威、规则、模式——这一系统自洽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宏观的思路,如果要深入探讨乡土社会系统内部的耦合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就要寻找一种能够普遍适用于各子系统的研究模型。
本书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对明清时期基层社会治理整体模式进行宏观概括,然后从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权威体系、规则体系和运行模式体系进行多维度的探讨,终通过对在传统基层社会之中政府与社会的相互反馈关系的各种样态及实践成效的考察,提出基层社会治理善治的方案。为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有意的参考。
- 【作者简介】
-
:
刘志松,法学博士,研究员。现任天津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天津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第一层次人选,天津市人大立法咨询专家、天津市“七五”普法讲师团讲师、天津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师团成员,硕士生导师(兼)。主要研究领域为纠纷解决与基层社会治理。著有《乡土自洽——系统观与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自组织》《权威·规则·模式——纠纷与纠纷解决散论》等学术专著6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政部理论研究课题等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 【目录】
-
作者介绍
序言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