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新论 互联网时代旅游业创新与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旅游新论 互联网时代旅游业创新与实践

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5.18 九品

库存3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旅游新论 互联网时代旅游业创新与实践》编委会 编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10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3

晓布点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旅游新论 互联网时代旅游业创新与实践》编委会 编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10
  • 版次 1
  • ISBN 9787030456731
  • 定价 8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2页
  • 字数 443千字
  • 丛书 旅游创新论丛
【内容简介】
  《旅游新论 互联网时代旅游业创新与实践》是作者多年从事旅游规划管理的心得与经验总结而成,主要探讨旅游规划与旅游产品设计的创新研究,第1章对旅游规划发展、概念、类型、方法和理念等进行介绍,第2章探讨以以消费者需求和趋势为主导的动态创新旅游规划与产品设计开发,第3章阐述了旅游规划的“资源分析-环境分析-竞争分析-定位与战略-景区设计微循环-市场反馈”六步双循环方法,第4章探讨旅游“大产品”观在旅游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等,第5章探讨旅游规划实施及管理,第6章用中外案例更形象地展示旅游规划方法和思路。
【目录】
第01章
现代服务业与现代旅游业
1.1 现代服务业组成与特征002
1.1.1 现代服务业的定义002
1.1.2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003
1.1.3 现代服务业构成004
1.1.4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006
1.2 现代旅游业组成与特征007
1.2.1 旅游的概念008
1.2.2 旅游者出游的动机009
1.2.3 旅游“四业”辨析010
1.2.4 现代服务业与现代旅游业的关系012
1.2.5 现代旅游业的特征012
1.3 “旅游+”,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016
1.3.1 解读“旅游+”017
1.3.2 “旅游+”的重要意义018
第02章
互联网时代旅游产业的重构
2.1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025
2.1.1 互联网发展阶段025
2.1.2 “互联网+”时代特征025
2.1.3 “互联网+”的内涵028
2.1.4 互联网+旅游029
2.2 互联网与旅游产业的天然融合030
2.2.1 互联网融合下的在线旅游发展现状030
2.2.2 互联网与旅游产业天然融合的原因034
2.2.3 互联网时代旅游产业结构重构036
2.2.4 互联网与旅游产业在服务方面的融合038
2.2.5 互联网与旅游产业在营销方面的融合044
2.2.6 互联网与旅游产业在管理方面的融合046
2.3 互联网时代在线旅游发展趋势046
2.3.1 从OTA到OTO的转变046
2.3.2 从OTA到OTS的发展趋势049
2.4 线上与线下融合的旅游业051
2.4.1 线上旅游企业052
2.4.2 线下旅游企业061
第03章
互联网影响下的旅游市场供需关系
3.1 基于互联网的旅游市场供需关系变化068
3.1.1 旅游需求的变化069
3.1.2 旅游供给的变化074
3.2 旅游者消费行为的特征及演进076
3.2.1 按照出游方式划分——团队旅游与散客旅游076
3.2.2 按照出游目的划分——观光与休闲078
3.3 基于信息服务的旅游商业模式重构079
3.3.1 基于信息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旅游商业模式080
3.3.2 基于信息服务的旅游商业模式构成要素083
3.3.3 基于信息服务的旅游商业模式的特征085
3.3.4 基于信息服务的旅游商业模式发展086
第04章
国际化视野下的旅游目的地发展
4.1 从旅游景区(点)到旅游目的地089
4.1.1 单体旅游地——旅游景区(点)089
4.1.2 综合型旅游地——旅游目的地089
4.2 世界旅游目的地101
4.2.1 区域成为目的地——跨行政区域101
4.2.2 世界旅游目的地101
4.3 中国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110
4.3.1 基本条件110
4.3.2 主要类型110
4.4 “聚合观光、动态度假”型旅游目的地发展模式110
4.4.1 概念界定111
4.4.2 要素与条件113
4.4.3 标准与原则114
4.4.4 空间形态模式114
第05章
基于市场导向的旅游规划
5.1 旅游规划理念创新120
5.1.1 以市场为导向的规划理念120
5.1.2 旅游需求引导下的旅游资源新认识122
5.1.3 规划与环境协调的理念123
5.1.4 旅游与文化融合的理念124
5.2 旅游规划编制原则126
5.2.1 规划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126
5.2.2 规划与城乡等相关规划有机结合126
5.2.3 旅游的共赢与可持续发展127
5.3 旅游规划体系重构127
5.3.1 旅游产品规划127
5.3.2 公共服务规划128
5.3.3 城镇规划128
5.3.4 交通运输服务规划129
5.3.5 营销规划131
5.4 旅游规划流程再造131
5.4.1 “四划”131
5.4.2 “三图”133
5.5 旅游规划落地实施133
5.5.1 “四方”133
5.5.2 “三权”134
第06章
基于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
6.1 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的理念136
6.1.1 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136
6.1.2 三维度协同设计理念136
6.2 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的前期研究138
6.2.1 资源分析138
6.2.2 环境分析139
6.2.3 竞争分析141
6.2.4 定位分析142
6.3 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的方法143
6.3.1 另辟蹊径法143
6.3.2 见缝插针法144
6.3.3 角色转变法145
第07章
满足多元需求的旅游商品开发
7.1 旅游商品的定义及分类147
7.1.1 旅游商品的定义147
7.1.2 旅游商品的分类147
7.1.3 旅游商品的产业链155
7.2 旅游商品发展新业态155
7.2.1 满足游客需求为导向的旅游商品156
7.2.2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电子商务的应用156
7.2.3 现代物流的应用156
7.3 借鉴制造业管理的旅游商品的管理158
7.3.1 旅游商品研发设计管理158
7.3.2 旅游商品生产制造管理159
7.3.3 旅游商品市场销售159
7.3.4 旅游商品孵化转化161
7.3.5 旅游商品的研发生产过程163
7.3.6 旅游商品电子商务164
第08章
互联网背景下的全球旅游整合营销
8.1 旅游营销相关概念辨析166
8.1.1 旅游宣传166
8.1.2 旅游促销166
8.1.3 旅游营销167
8.1.4 三者关系167
8.1.5 旅游营销的变化168
8.2 旅游营销的三大阵地171
8.2.1 在目的地营销172
8.2.2 在客源地营销174
8.2.3 在他目的地营销176
8.3 旅游营销的三“合”179
8.3.1 整合179
8.3.2 组合181
8.3.3 结合183
8.3.4 旅游营销“十八字”方针185
8.4 旅游营销的三阶段187
8.4.1 形象阶段188
8.4.2 渠道阶段189
8.4.3 产品阶段190
8.5 全球旅游营销新媒介192
8.5.1 社交媒体营销192
8.5.2 微电影营销194
8.5.3 电视节目营销197
8.6 旅游目的地营销方法199
8.6.1 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目标区域方法199
8.6.2 客源地成熟度与宣传营销阶段方法201
第09章
与时俱进的旅游行业管理
9.1 旅游行业管理概况204
9.1.1 世界旅游行业管理模式 204
9.1.2 我国旅游行业管理的主体206
9.1.3 旅游行业管理的方式209
9.2 旅游行业管理热点问题透析212
9.2.1 旅游文明的社会构建212
9.2.2 旅游市场的标本兼治216
9.2.3 旅游供需双方的诚信建立225
第10章
“互联网+旅游”、旅游信息化与智慧旅游
10.1 信息技术对旅游的推动作用231
10.1.1 大数据231
10.1.2 云计算235
10.1.3 物联网235
10.2 “互联网+旅游”、旅游信息化与智慧旅游的关系236
10.2.1 “互联网+旅游”236
10.2.2 旅游信息化236
10.2.3 智慧旅游237
10.3 以服务旅游者为核心的智慧旅游体系238
10.3.1 智慧旅游体系的特点——以服务旅游者为核心238
10.3.2 智慧旅游体系的构成240
10.3.3 智慧旅游体系的功能242
10.4 智慧旅游体系构建247
10.4.1 智慧旅游服务体系247
10.4.2 智慧旅游营销体系250
10.4.3 智慧旅游管理体系256
10.5 “互联网+旅游”进行式269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