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市公司最新并购案例解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上市公司最新并购案例解析

正版书籍 高温消毒 放心购买 15点前订单当天发货 书名于图片不符时以图片为准

11.97 1.4折 86 九品

仅1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企业培训中心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出版时间2020-07

版次1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5-20

晓布点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企业培训中心
  •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
  • 出版时间 2020-07
  • 版次 1
  • ISBN 9787509598306
  • 定价 86.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60页
【内容简介】
并购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其重要性毋需多言,但在如何并购上,中国资本市场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成功的并购案例是我们市场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好工具。所以并购案例成书却非常必要。
  一个成功的案例是各方博弈的*后结果,包括了监管者与企业之间的博弈、购并双方的博弈、中介机构参与的博弈、其他市场因素的博弈,等等。因此,好的并购是各方都能接受的*好结果。
  这本书更多地的是写给市场的,无论是对于收购方还是并购方,无论是对独立财务顾问还是评估与审计机构,都可以从案例中寻找灵感,体会在既定规则下各方如何完成这场博弈大戏,玩味博弈背后充满智慧的妥协,以及参与者对规则的理解以及开创性的思路。本书阅读建议:
  寻找并购案中的底层逻辑。无论对错,每个并购案例都能读出底层逻辑。一个并购案*终谈成,一定是收购方与被收购方都有各自支撑自己接受*后条件的底层逻辑。从同一角度看,交易是双赢的不太可能,但换个角度看,双赢就是可能的,因此,不同角度下看案例的逻辑,更会给人以启迪。
  更新观念。学习的*境界无疑是观念的重构,回到*基本的问题,为什么要并购?以中美并购市场的差距为例,我们发现*的差距是理念。比如西方认为企业间的并购是企业成长的主要方式,即企业是“买大”而不是“做大”的,这种“买大”在美式思维中类似企业之间的联邦制。而国内企业更倾向于自己“做大”,如果一定要并购,那也是秦灭六国那种相互吞并,建立中央帝国的游戏。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用价格战比建立同盟甚至并购来得更直接、更简单,也更有效。另外,中外还有一个较大区别,是中国企业家只会加法不会减法,自己的产业不到山穷水尽就永不言弃,即中国企业家还在观念上还没有学会做卖方。在美国通用案例中,通用出售处于鼎盛期产业的故事也不少,如早期出售的微波炉产业。
  拓展对并购策略的认知。并购案是充满智慧与远见的集合,甚至可称其为资本市场运作的皇冠,在现实中,没有任何并购案会长得一模一样,所有的案例都会有所不同,如在并购战略的确立、标的寻找、设计交易结构、谈判与妥协、监管与内幕交易、并购整合、二级市场与投资者声音、新闻媒体应对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但不同中又有共同点,这需要读者去体会,为自己的企业寻找适合的并购策略。
  本书选择了极有代表性的部分并购案例进行分析分享给读者,至于什么是成功的案例,本书并不预设立场,作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并购市场,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希望本书能为读者提供多方面的思路。我们相信,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制度红利的不断释放,并购重组必将成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重要着力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出属于资本市场的力量。
【作者简介】
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企业培训中心成立于2001年4月,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下属非营利事业单位。作为国内交易所最早设立的专业培训机构,培训中心一直秉承“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要耕耘,必有收获”原则,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整合各类资源,为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和其他市场参与主体提供公益性培训服务。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