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代学术史论
  • 汉代学术史论
  • 汉代学术史论
  • 汉代学术史论
  • 汉代学术史论
  • 汉代学术史论
  • 汉代学术史论
  • 汉代学术史论
  • 汉代学术史论
  • 汉代学术史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汉代学术史论

30 5.2折 58 九五品

仅1件

江西萍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熊铁基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6

金梅隐室

三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熊铁基
  •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1
  • 版次 1
  • ISBN 9787040364293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47页
  • 字数 470千字
【内容简介】
熊铁基所著的《汉代学术史论》研讨了汉代学术史的一些主要问题,对学术载体的演变、学术史的主要内容、学术的发展及其特点、规律,以及汉代学术的历史地位等,都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揭示了中国学术史中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关于汉代学术思想的趋同和整合、新儒家和新道家的形成、汉人对先秦典籍的改造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家之言。对汉代辉煌学术成果的闸述,也具有独特视角。
  与一般的学术史的综合论述不同,《汉代学术史论》着重探讨了汉代学术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从汉代学术本身和整个传统学术文化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视角新颖;在对汉代学术史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老资料的运用和新资料的采掘等方面,特色鲜明。
【作者简介】
熊铁基,1933年生,湖南常德人。195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1958年华东师范学院研究生班毕业。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学家,著名秦汉史学者。长期从事秦汉史研究,撰写并出版了多部秦汉文化史、制度史、思想史等方面的著作,为秦汉史学界所推重,影响较大。
【目录】
第一章  汉代学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一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与发展大势  二  百家争鸣的学术文化及其实质  三  汉代政治历史的主要特点第二章  汉初的学术载体  一  汉初的学术传人  二  汉初的图书流传第三章  两汉学术载体的演变  一  图书的集散与传世本的初定    (一)西汉图书集散之概况    (二)东汉图书集散之概况    (三)传世古籍的初步定型  二  两汉士人的学习与贡献    (一)师承的演变    (二)博通与专精    (三)入世与归隐    (四)贡献与作用第四章  影响学术发展的重大举措  一  博士制度的形成、演变及其影响  二  “贤良对策”及其意义和影响  三  石渠阁“会议”的意义  四  刘向父子校书    (一)校书的时间和群体    (二)校书的方法和结果    (三)“条其篇目”与“撮其旨意”    (四)“书录”和《七略》    (五)对刘向父子校书的重新认识  五  东汉初年的文化政策  六  君臣讲经与白虎观“会议”  七  兴学与校书的制度化第五章    论学术思想的趋同与整合  一  汉人如何看待先秦诸子    (一)思想派别不同是客观存在    (二)战国时已有不同思想的分类    (三)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    (四)司马迁关于先秦诸子的评议    (五)《汉书艺文志》中的学派划分及其主要观点    (六)诸子百家及其争鸣的总特点  二  论汉代新儒家    (一)先秦儒家的演变    (二)汉初儒家的状况    (三)董仲舒是汉代新儒家的理论代表    (四)汉代新儒家的演变  三  论秦汉新道家    (一)关于学派的划分与秦汉新道家    (二)关于秦汉新道家的特点    (三)兼采各家思想并非千人一面  四  汉代经学垄断地位的确立及影响    (一)“五经”地位的崇高与诸子学相对的削弱    (二)经学的专精与传注之学的发达    (三)官学的主导作用和私学的蓬勃发展    (四)经学垄断的影响  五  对先秦典籍的全面改造    (一)先秦典籍在西汉时的流传    (二)传授中的变化和不同    (三)官方的校书和讨论    (四)几点认识第六章  传统学术特点的形成  一  道不离器的综合性  二  经世致用的政治性  三  解读诠释的连续性  四  综论诸特点  五  规律和特点第七章  辉煌的学术成果  一  注疏之学的发展——中国解释学的形成  二  从数术到谶纬——中国神秘学的形成    (一)数术和方术    (二)谶纬之学  三  子学与汉代诸子    (一)汉代的子学    (二)汉代诸子  四  中国古代史学基本形态的确立    (一)司马迁与《史记》    (二)班固与《汉书》    (三)东汉其他史家与史籍  五  世界一流的天文、地理之学    (一)论天三说    (二)天象记录和历法改进    (三)与天文学相关的学问及数学    (四)数学体系的形成    (五)地理知识和地学著作  六  根底深厚的农学与水利学    (一)汉代农业生产的水平    (二)农学著作与农学思想    (三)水利工程技术和学理  七  既唯物又辩证的中医学    (一)汉以前医药学的发展    (二)医药学体系的充实和提高    (三)《神农本草经》    (四)医圣张仲景    (五)神医华佗  八  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创立    (一)道教产生诸问题再探讨    (二)道教的文化意蕴后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