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海洋脊椎动物考释:海错溯古
正版现货 一版一印 库存全新未翻阅
¥
65
全新
仅1件
作者陈万青、谢洪芳、陈驰 著
出版社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1-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万青、谢洪芳、陈驰 著
-
出版社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4
-
版次
1
-
ISBN
9787567001701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8页
-
字数
32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中华海洋脊椎动物考释:海错溯古》的目的,一是拟沿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溯名物记载之源,追历代之沿革,溯有关海洋脊椎动物,包括鱼、爬行动物、海鸟和海兽等动物的名物记载。有些淡水产脊椎动物,如四大家鱼、两栖类等,古籍中,如《闽中海错疏》、《海错百一录》、《记海错》等书中多有论述,可能因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影响较大之故。《中华海洋脊椎动物考释:海错溯古》拟选辑部分重要内容,附录于后,以供读者参考。本书所辑者乃古有所载,经考今有所识者。每种动物,以现代分类名称列一条目,除正名外,分述其异称,异称之后有书证。至清代前的文献中出现的异名,大致按先后顺序排列。
二是探究名物之取义。清-郭柏苍《海错百一录》中说:“凡物命名之始必有取义。”海洋脊椎动物命名之始也必有取义,或缘其形态,或据其习性,或源于神话,或出于传说,或基于掌故,或突出其利,或规避其害,或宣扬其好,或警戒其恶,或渗入之情,或表特殊之爱等,多有丰富的内涵。本书拟诠释动物命名之取义,晰名物之殊,探讨命名之依据,以解读者“举一异名而茫然不知为何物”之惑。对书证中的疑难字句也略加音义注释,以利青年读者阅读。
三是对所述动物名物作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分析。限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和人们的认识水平,许多动物的名物存在不少主观臆断,误解误判,以讹传讹,宗教迷信,甚至谬论伪说等。本书拟辨名物之正谬。目的在于发掘和继承祖国海洋文化历史遗产,古为今用。
四是厘清其与现代分类体系的关系。任何动物,纵有异名百种,千种叫法,只有按照《国际动物命名法规》,以林奈的双名法的拉丁文的学名来表达,才能有共同语言,才能算真正理解了前人所述的动物所指何物,不会照本传抄,或张冠李戴,甚至指鹿为马。每种动物的现代分类名后均附有拉丁名和其在分类上所属的科目,以利读者查阅。
五是有些条目之末,也简述其食味之美,药食之效,并简记少数的轶事典故等,以从中汲取教义,并增加本书的趣味性。
- 【目录】
-
前言
一海洋鱼类
鱼
文昌鱼
鲨鱼
鲨鱼选辑
鳐
(鱼工)
鲼
白鲟
中华鲟
鳇鱼
鳗鲡
海鳗与海鳝
鲥鱼
鳓鱼
刀鲚鱼
鲱形目鱼类
大麻哈鱼
哲罗鱼
银鱼
香鱼
遮目鱼
海鲶
鱵
飞鱼
海马与海龙
鲻鱼
……
二海洋爬行类
三海鸟
四海洋哺乳类
附:淡水脊椎动物选辑
索引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