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滨海传统村落(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文化区系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滨海传统村落(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文化区系列)

166 4.2折 398 全新

库存5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必虎、罗德胤、张晓虹、汤敏 著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12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2302

上书时间2024-10-19

三石图书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滨海传统村落作为我国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特殊的地形环境与地貌特征,在当地居民与海洋的长期博弈中逐渐形成了滨海传统村落独具特色的住居景观系统和传统民俗文化。《滨海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文化区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书围绕我国海洋文化的时空演变与时代意义、滨海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内涵、滨海传统村落的景观系统及其成因、十二个极具代表性的典型村落、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等内容,从自然地理、历史人文、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等角度进行多维解读。该书是学院派专家与“古村之友”志愿者强强联合打造的既通俗易懂又不失学术价值的经典读物,视图对中国传统村落进行一次科学的梳理、抢救性记录和保护性活化,通过深度挖掘传统村落的价值,唤起社会关注,重振乡居生活方式。

作者简介:
本丛书由北京大学吴必虎教授、清华大学罗德胤副教授、复旦大学张晓虹教授、“古村之友”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发起人汤敏担任主编。

吴必虎,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国际旅游学会秘书长,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商务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顾问,国土资源部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著有《中国景观史》《区域旅游规划原理》等学术专著,并发表多篇地理学权威论文。

罗德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的研究工作,2012 年起担任住建部传统村落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全国范围内的村落保护发展项目数十个,其中包括: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申报地环境整治,元阳县哈尼族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导则,河南新县西河村保护发展规划与落地实施等项目。

张晓虹,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2002―2003 年度哈佛燕京学者。主要从事历史城市地理和历史文化地理研究。著有《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万民所依:建筑与意象》等。

汤敏,“古村之友”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发起人,北京大学硕士。“古村之友”为全国三十个省(区市)、近千个县市共计数万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志愿者社群搭建平台,共同推动传统村落的全面保护与活化。汤敏获得“哈佛大学社会创新领袖”称号、2014―2015 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提名,并带领“古村之友”获得深圳市创意设计七彩奖设计之都特别贡献奖、中国慈展会项目大赛金奖、中国城市化影响力机构等荣誉。

目录:
第一章 中国海洋文化与滨海传统村落 001

第一节 中国海洋文化 / 002

一、蓝色文明――世界海洋文化的主色调 / 002

二、蓝黄交融――中国海洋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 003

三、南重北轻――中国海洋文化的时空演化 / 004

四、再展宏图――中国海洋文化的未来 / 007

第二节 滨海传统村落 / 007

一、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价值 / 007

二、滨海传统村落的数量和分布 / 009

三、滨海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内涵与构成 / 010

第二章 滨海传统村落景观的形成 013

第一节 因海而生――陆海相依的自然基础 / 014

第二节 临海而居――自下而上的形成过程 / 016

一、靠海吃海的劳动生产方式 / 016

二、服务于生产生活的社会活动方式 / 017

三、带有深刻海洋烙印的精神生活 / 018

第三节 开放与封闭――自上而下的影响过程 / 023

第四节 流动与迁徙――内外交融的演化过程 / 025

第三章 黄渤海海域的滨海传统村落 029

第一节 物质文化景观 / 030

一、建筑景观 / 030

二、产业景观 / 041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景观 / 044

一、风俗习惯 / 044

二、民间信仰 / 052

三、民间艺术 / 058

第三节 典型村落 / 063

一、桑岛村 / 063

二、青山村 / 067

三、东楮岛村 / 074

四、高家庄子 / 081

第四章 东海海域的滨海传统村落 091

第一节 物质文化景观 / 092

一、建筑景观 / 092

二、产业景观 / 103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景观 / 106

一、风俗习惯 / 106

二、民间信仰 / 117

三、民间艺术 / 122

第三节 典型村落 / 127

一、青观顶村 / 127

二、松岐村 / 131

三、东山村 / 138

四、东沙村(社区)/ 146

第五章 南海海域的滨海传统村落 153

第一节 物质文化景观 / 155

一、建筑景观 / 155

二、产业景观 / 160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景观 / 163

一、风俗习惯 / 163

二、民间信仰 / 171

三、民间艺术 / 176

第三节 典型村落 / 181

一、三卿村 / 181

二、白查村 / 185

三、大城所村 / 189

四、白龙村 / 191

第六章 滨海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 199

第一节 滨海传统村落面临的威胁 / 200

第二节 滨海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模式 / 203

一、滨海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 / 203

二、滨海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活化模式 / 207

三、不同模式的优缺点 / 210

第三节 滨海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的对策 / 211

一、对滨海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遗产进行调查整理和专门研究 / 211

二、滨海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应保持其原真性和完整性 / 212

三、加强滨海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保护与传承 / 212

四、坚持保护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 213

五、加强滨海传统村落保护领域的多重主体合作 / 214

六、建立滨海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体制机制 / 215

参考文献 / 217

附录:滨海传统村落名单 / 220

后记 / 227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吴必虎、罗德胤、张晓虹、汤敏 著
  •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12
  • 版次 1
  • ISBN 9787550729872
  • 定价 398.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4页
  • 字数 99999千字
【内容简介】

滨海传统村落作为我国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特殊的地形环境与地貌特征,在当地居民与海洋的长期博弈中逐渐形成了滨海传统村落独具特色的住居景观系统和传统民俗文化。《滨海传统村落》是“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抢救与研究·文化区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本书围绕我国海洋文化的时空演变与时代意义、滨海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内涵、滨海传统村落的景观系统及其成因、十二个极具代表性的典型村落、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等内容,从自然地理、历史人文、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等角度进行多维解读。该书是学院派专家与“古村之友”志愿者强强联合打造的既通俗易懂又不失学术价值的经典读物,视图对中国传统村落进行一次科学的梳理、抢救性记录和保护性活化,通过深度挖掘传统村落的价值,唤起社会关注,重振乡居生活方式。

 


【作者简介】

本丛书由北京大学吴必虎教授、清华大学罗德胤副教授、复旦大学张晓虹教授、“古村之友”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发起人汤敏担任主编。

 

吴必虎,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国际旅游学会秘书长,中国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会长。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旅游学会副会长,商务部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顾问,国土资源部中国徐霞客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著有《中国景观史》《区域旅游规划原理》等学术专著,并发表多篇地理学权威论文。

 

罗德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传统聚落与乡土建筑的研究工作,2012 年起担任住建部传统村落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全国范围内的村落保护发展项目数十个,其中包括:红河哈尼梯田世界遗产申报地环境整治,元阳县哈尼族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导则,河南新县西河村保护发展规划与落地实施等项目。

 

张晓虹,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2002―2003 年度哈佛燕京学者。主要从事历史城市地理和历史文化地理研究。著有《文化区域的分异与整合――陕西历史文化地理研究》《唐代地域结构与运作空间》《万民所依:建筑与意象》等。

 

汤敏,“古村之友”全国古村落志愿者网络发起人,北京大学硕士。“古村之友”为全国三十个省(区市)、近千个县市共计数万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志愿者社群搭建平台,共同推动传统村落的全面保护与活化。汤敏获得“哈佛大学社会创新领袖”称号、2014―2015 绿色中国年度人物提名,并带领“古村之友”获得深圳市创意设计七彩奖设计之都特别贡献奖、中国慈展会项目大赛金奖、中国城市化影响力机构等荣誉。

 


【目录】

第一章  中国海洋文化与滨海传统村落 001

 

    第一节  中国海洋文化 / 002

 

一、蓝色文明――世界海洋文化的主色调 / 002

 

二、蓝黄交融――中国海洋文化的特点与价值 / 003

 

三、南重北轻――中国海洋文化的时空演化 / 004

 

四、再展宏图――中国海洋文化的未来 / 007

 

 

 

第二节  滨海传统村落 / 007

 

一、中国传统村落的文化遗产价值 / 007

 

二、滨海传统村落的数量和分布 / 009

 

三、滨海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内涵与构成 / 010

 

 

 

第二章  滨海传统村落景观的形成 013

 

第一节  因海而生――陆海相依的自然基础 / 014

 

 

 

第二节  临海而居――自下而上的形成过程 / 016

 

一、靠海吃海的劳动生产方式 / 016

 

二、服务于生产生活的社会活动方式 / 017

 

三、带有深刻海洋烙印的精神生活 / 018

 

 

 

    第三节  开放与封闭――自上而下的影响过程 / 023

 

 

 

    第四节  流动与迁徙――内外交融的演化过程 / 025

 

 

 

第三章  黄渤海海域的滨海传统村落 029

 

第一节  物质文化景观 / 030

 

一、建筑景观 / 030

 

二、产业景观 / 041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景观 / 044

 

一、风俗习惯 / 044

 

二、民间信仰 / 052

 

三、民间艺术 / 058

 

 

 

第三节  典型村落 / 063

 

一、桑岛村 / 063

 

二、青山村 / 067

 

三、东楮岛村 / 074

 

四、高家庄子 / 081

 

 

 

第四章  东海海域的滨海传统村落 091

 

第一节  物质文化景观 / 092

 

一、建筑景观 / 092

 

二、产业景观 / 103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景观 / 106

 

一、风俗习惯 / 106

 

二、民间信仰 / 117

 

三、民间艺术 / 122

 

 

 

第三节  典型村落 / 127

 

一、青观顶村 / 127

 

二、松岐村 / 131

 

三、东山村 / 138

 

四、东沙村(社区)/ 146

 

 

 

第五章  南海海域的滨海传统村落 153

 

    第一节  物质文化景观 / 155

 

一、建筑景观 / 155

 

二、产业景观 / 160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景观 / 163

 

一、风俗习惯 / 163

 

二、民间信仰 / 171

 

三、民间艺术 / 176

 

 

 

第三节  典型村落 / 181

 

一、三卿村 / 181

 

二、白查村 / 185

 

三、大城所村 / 189

 

四、白龙村 / 191

 

 

 

第六章  滨海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 199

 

第一节  滨海传统村落面临的威胁 / 200

 

 

 

第二节  滨海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模式 / 203

 

一、滨海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模式 / 203

 

二、滨海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活化模式 / 207

 

三、不同模式的优缺点 / 210

 

 

 

    第三节  滨海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的对策 / 211

 

        一、对滨海传统村落及其文化遗产进行调查整理和专门研究 / 211

 

二、滨海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应保持其原真性和完整性 / 212

 

三、加强滨海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活态化保护与传承 / 212

 

四、坚持保护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 213

 

五、加强滨海传统村落保护领域的多重主体合作 / 214

 

六、建立滨海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体制机制 / 215

 

 

 

参考文献 / 217

 

附录:滨海传统村落名单 / 220

 

后记 / 227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