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中国篆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中国篆书

176 5.5折 320 全新

库存20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如森 著

出版社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2016-12

版次1

装帧精装

货号2114

上书时间2024-06-22

三石图书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堪称是近年来首次从理论上系统而深入地研究篆书,并给大篆进行科学分类的皇皇巨作。

  《中国篆书》不仅全面阐述了篆书的概念与分类,即大篆、小篆,而且明确的把大篆细分为“契刻字篆书”“铸范字篆书”“刀刻字篆书”“石鼓刀刻字篆书”“钟字篆书”“鸟虫字篆书” “玺印封泥字篆书”等类项,又经过《中国篆书》“三、中国篆书的分类”如此一番高屋建瓴的条分缕析,就把小篆以前的先秦各种古文字纳入了篆书的总体系之中,并使各得其在书法史上明确的位置。

作者简介:
  马如森,1932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员,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专著:《殷墟甲骨文引论》《殷墟甲骨学》《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甲骨金文拓本精选释译》《甲骨文书法大字典》《商周铭文选注释》。合著:《金文形义通解》;编校:《孙常叙古文字学论集》;论文:《关于研究殷墟甲骨文发现的述评》《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归真字》《甲骨文探源——兼谈汉字的起源》(大纲)等多篇。

目录:
序(王宇信)
鼓励、希望与指导
李学勤序《甲骨金文拓本精选释译》
胡厚宣序
孙常叙序
李学勤序

凡 例
第壹篇 中国篆书综述篇
一、说篆
(一)篆字的起源
(二)引书的形成
二、篆书概念的讨论
(一)篆书概念的历史渊源
1.篆书概念形成的社会因素
2.篆书概念的历史延误
3.秦国文字的基本情况
4.篆书概念形成的社会发展
(1)儒家思想复活的社会基础
(2) “壁中书”的出现
5.篆书概念形成的先决条件
(1)今古文学派的斗争
(2)许慎对篆书概念的提出
(二)大篆
(三)史籀篇新论
1.汉人说
2.王国维、唐兰先生说
3.高亨先生说
4.《超鼎》铭文说
5.籀文单字分析
(1)籀文的上承关系
(2)籀文的下延关系
6.史籀篇单字形体承延图谱
7.籀文对汉字发展的作用
8.历代对史籀的记载
……

第贰篇 中国篆书读帖篇
第叄篇 中国篆书书写篇
第肆篇 中国篆书临写创作篇

参考文献
后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马如森 著
  • 出版社 黄山书社
  • 出版时间 2016-12
  • 版次 1
  • ISBN 9787546156613
  • 定价 320.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710页
  • 字数 78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堪称是近年来首次从理论上系统而深入地研究篆书,并给大篆进行科学分类的皇皇巨作。
  《中国篆书》不仅全面阐述了篆书的概念与分类,即大篆、小篆,而且明确的把大篆细分为“契刻字篆书”“铸范字篆书”“刀刻字篆书”“石鼓刀刻字篆书”“钟字篆书”“鸟虫字篆书” “玺印封泥字篆书”等类项,又经过《中国篆书》“三、中国篆书的分类”如此一番高屋建瓴的条分缕析,就把小篆以前的先秦各种古文字纳入了篆书的总体系之中,并使各得其在书法史上明确的位置。
【作者简介】
  马如森,1932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县。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会员,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专著:《殷墟甲骨文引论》《殷墟甲骨学》《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甲骨金文拓本精选释译》《甲骨文书法大字典》《商周铭文选注释》。合著:《金文形义通解》;编校:《孙常叙古文字学论集》;论文:《关于研究殷墟甲骨文发现的述评》《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归真字》《甲骨文探源——兼谈汉字的起源》(大纲)等多篇。
【目录】
序(王宇信)
鼓励、希望与指导
李学勤序《甲骨金文拓本精选释译》
胡厚宣序
孙常叙序
李学勤序

凡 例
第壹篇 中国篆书综述篇
一、说篆
(一)篆字的起源
(二)引书的形成
二、篆书概念的讨论
(一)篆书概念的历史渊源
1.篆书概念形成的社会因素
2.篆书概念的历史延误
3.秦国文字的基本情况
4.篆书概念形成的社会发展
(1)儒家思想复活的社会基础
(2) “壁中书”的出现
5.篆书概念形成的先决条件
(1)今古文学派的斗争
(2)许慎对篆书概念的提出
(二)大篆
(三)史籀篇新论
1.汉人说
2.王国维、唐兰先生说
3.高亨先生说
4.《超鼎》铭文说
5.籀文单字分析
(1)籀文的上承关系
(2)籀文的下延关系
6.史籀篇单字形体承延图谱
7.籀文对汉字发展的作用
8.历代对史籀的记载
……

第贰篇 中国篆书读帖篇
第叄篇 中国篆书书写篇
第肆篇 中国篆书临写创作篇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