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域外刻本古史要籍选刊(全321册 原箱装)
古代中国的史部文献在朝鲜、日本地区的流布与传播,激励了本土的学者。他们很快仿效《史记》《资治通鉴》等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写出了自己本民族的历史。在朝鲜地区,先后有《三国史记》《东国通鉴》《李朝实録》等巨著。而在日本,继《日本书纪》之后,则有《续日本纪》《日本后纪》《大日本史》等文献。中国古史文献也多爲文学经典,这些文本也深刻地影响了朝鲜、日本地区的汉文学创作。
¥
190850
6.4折
¥
298000
全新
仅1件
作者王焱 主编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53530
出版时间2019-07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298000元
货号2404
上书时间2024-03-05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中国古代文化是一种『此世』文化,早期哲人『敬鬼神而远之』,并不过多地属望神灵的福祐,故而保存过往的历史经验就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从《春秋》到《史记》,从《史记》到《清史稿》,中国古人发展出世界文化史上最悠久的史学传统。古代朝鲜、日本地区,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大量地传习、翻刻中国的史部文献,这也直接促进了日本、朝鲜地区古代文化传统的生成。
朝鲜半岛与中国壤地相接,传说早在周代就有中国汉文化的传入。两地典籍文化的交流,零星地见于历史文献的记録。《北史·高丽传》说高丽其地『书有五经、三史、《三国志》《晋阳秋》』等。隋唐时期,两地的书籍交流益发频繁。新罗神文王二年,新罗王朝开设国学,教授儒家经典,爲汉文化在朝鲜地区的传播提供了制度支持。到李氏朝鲜时期,王室仿效中国的制度,设立经筵,讲授《左传》《史记》《汉书》等文献。
宋代以后,中国雕版印刷蓬勃发展,有关技术也很快传到了朝鲜半岛。朝鲜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出版物,是十三世纪高丽高宗时期倣宋《开宝藏》雕版的海印寺《高丽大藏经》。李氏朝鲜时代,活字印刷非常繁荣。十五世纪初,由政府主导,铸造金属字模,印本之精,不亚于明代的监本。
与朝鲜地区相似,从七世纪 一直到近代,日本也长期处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之下。自推古天皇十五年向中国派遣首批使者以来,日本大量地吸收隋唐以来的佛教、文学、儒学等文化资源。至宽平六年废止遣唐使,在两百多年间,中国日本之间有大量的人员往来与书籍交流。正是借鉴唐代文化,日本走向开化,建立律令制国家,并逐渐建立起本土的文化传统。公元七二〇年,敕纂《日本书纪》问世,这是日本的第一本史书,书中有多处规仿中国古代史书的痕迹。公元七五一年,日本第一本汉诗集《怀风藻》编纂完成,这比日本第一本和歌总集《万叶集》还要早。
遣唐使时代中日之间的书籍往来,通过编定于九世纪末期的《日本国见在书目録》犹可略见其概。《目録》着録当时流通日本的书籍,其中絶大部分爲汉籍,全目着録中国传统四部文献一千五百多部,一万七千多卷。在遣唐使终止以后,中日两国仍有民间的贸易往来,书籍仍然是商品的大宗。
随着本土传统的发展,仅靠外来的输入已无法满足日本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刻本孕育而生。大约到十一世纪初期,日本已经有了自己的雕版印刷。十二世纪,日本进入镰仓幕府时期,贵族势力削弱,武士阶级兴起,汉文学的中心逐渐转移到僧侣的手中。同期的五山禅寺作爲汉文学的中心,也经营刻书事业。五山版汉籍在文献学史上有很高的声誉,其覆刻宋元旧本,甚至媲美原书,几乎到了不能分别的地步。
古代中国的史部文献在朝鲜、日本地区的流布与传播,激励了本土的学者。他们很快仿效《史记》《资治通鉴》等中国古代史学名着,写出了自己本民族的历史。在朝鲜地区,先后有《三国史记》《东国通鉴》《李朝实録》等巨著。而在日本,继《日本书纪》之后,则有《续日本纪》《日本后纪》《大日本史》等文献。中国古史文献也多爲文学经典,这些文本也深刻地影响了朝鲜、日本地区的汉文学创作。如日本物语小说《今昔物语》《平家物语》中即有改编自《史记》《汉书》的故事。直到江户时代,中国古史典籍一直都是日本汉学界的主流读物。
朝鲜、日本地区流传以及翻刻的中国古史文献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对于我们认识朝鲜、日本地区的文化史,文化交流史,以及在更深入的古史史料学研究中,这些文本都有不可小视的价值。编者等人长期关注域外汉籍的研究,今撷其菁华,选録有关文本,编爲《域外刻本古史要籍选刊》。全编收録有关文本二十五种,其中二十三种爲和刻本,两种爲朝鲜刊本,刊刻时代从十六世纪到近代不等。各书皆据中国古代有关文本翻刻,在版本源流上有密切的关系。仅以刊刻而言,各书亦多字画端整,赏心悦目,爲古籍中的珍品。全编影印出版,相信必能对有关研究産生积极的助益。"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