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新正版】陕西历代著作集成 (全570册 原箱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全新正版】陕西历代著作集成 (全570册 原箱装)

陝西地處黄河中游,是華夏民族最早的發源地之一,也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搖籃之一,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杜甫詩云:『秦中自古帝王州』,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陝西有著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356000 6.5折 550000 全新

仅1件

河南郑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锋焘主编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9787540260002

出版时间2021-04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550000元

货号2404

上书时间2024-02-28

三石图书的书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陝西地處黄河中游,是華夏民族最早的發源地之一,也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搖籃之一,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杜甫詩云:『秦中自古帝王州』,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中,陝西有著特殊而重要的地位。陝西之名最早見于周代,《春秋公羊傳》隱公五年載:『自陝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陝西』一詞即由此演化而來。陝西被譽爲自古帝王之都,歷周秦至漢唐,有十三個王朝都建都于此,上下數千年間,典章制度、興衰治亂之跡,備載于史籍,歷代皆有著述。陝西是文明隆盛之區,在得天獨厚的特殊歷史地理條件下,産生了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創造了豐厚的文化遺産,陝西歷代著作呈現出繁榮璀璨的面貌。
著作的興盛離不開文化的發展,陝西地區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化。早在先秦時期陝西已然居于華夏文化的重要地位。武王伐紂後建立周朝,在今西安市郊定都,由此陝西第一次成爲華夏文化的政治中心。周初,周公制禮作樂,以禮樂規範社會,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平王東遷後,陝西不再是周王朝的都邑,而秦人在此繁榮昌盛,並由此建立了秦國。秦漢是陝西在文化上第一個輝煌時期,這一時期的陝西人才輩出,無論經史,皆有論著。自漢武帝時起,對儒家經典的解釋已逐漸發展成爲專門的經學。東漢馬融作爲關中的經學大師,其先後所作《孝經注》《周易注》《儀禮注》等,都列爲儒家經典,在經學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而後世受其影響甚深的杜預,也是一時的經學大師。東漢趙岐也著述頗多,其《孟子章句》是後人學習研究《孟子》的權威性著述,他撰著的《三輔决録》記載了漢代關中地區的風土人物,亦是後人研究漢史的重要資料。在經學發展的同時,史學也在接踵而起。西漢司馬遷所著的《史記》和東漢班固撰寫的《漢書》開創了紀傳體通史與紀傳體斷代史的史書體例,奠定了中國史學發展的基礎。在文學方面,東漢馮衍所著辭賦文字流暢,氣勢恢宏,班固《兩都賦》文辭清麗典雅,對後世的散文辭賦都有一定影響。
隋唐時期,陝西再一次成爲全國的政治中心。自隋文帝開皇元年(五八一)起,到五代後周顯德七年(九六〇),這一時期的陝西社會穩定,中外文化交往頻繁,無論是物質領域還是文化領域都呈現出巨大的創造熱情,産生了許多傳世的著作,是陝西文獻的興盛時期。
唐代顏師古一生精研文字,著述豐瞻,在文字學領域有《匡謬正俗》留存于世,是文字訓詁類的重要典籍。史學方面,諸如姚思廉、杜佑、令狐德棻、王方慶、李林甫、馬總等人皆留有重要的著作文獻,在中國史學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如杜佑的《通典》,是我國第一部專記典章制度的類書,其體例和編纂方式對後世影響很大;令狐德棻先後參與編纂《藝文類聚》《周書》《晋書》等,首倡編修史書,潛心著史,對唐代史學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與此同時官修史書唐八史也相繼問世,開創了中國古代由官家修史的先河。這一時期在天文、曆算方面的著作也很引人注目,如岐州李淳風,精研天文曆法,著《法象志》評論歷代渾天儀得失,所編《五經算術》《孫子算經》爲後世人研究古代數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其編纂的曆法、術書對後世天文、算數的研究有傑出貢獻。除此之外,唐代的詩歌散文群星璀璨,異彩紛呈,著名的詩人白居易、韋應物、杜牧、韋莊、王昌齡及韓僵等,還有在唐代長安詩壇上的女詩人們,被時人稱頌,皆有名篇傳世,在中國文學史上熠熠生輝。
宋、金、元時期的陝西繼承了漢、唐文化的遺風,在文學詞曲、宗教,尤其是在理學方面,都有新的貢獻,爲明、清時期陝西著述的繁盛奠定了基礎。北宋時期,陝西關中形成了一個以張載爲核心,以其創立的新儒學爲特徵的地域性學術流派,史稱關學。張載一生著述頗多,有《張子全書》《横渠先生説》《經學理窟》《張子正蒙注》等,是關中理學的奠基之作。沿革及于北宋以後,數百年間,關中地區學人迭出,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張載思想的影響,如藍田三呂等人,繼承其學説,推動了理學的發展。在金石領域,呂大臨編纂的《考古圖》《考古圖釋文》等書奠定了早期金石學與古文字學的基礎,受到歷代學者的推崇。隨著佛教與道教的興盛,有關宗教的著述也極爲繁榮,陳摶的《易龍圖》、王矗的《重陽教華集》《重陽全真集》等書,對後世影響很大。這一時期的詩歌散文,雖不能和唐代相比,但也有一定成就,如北宋時期名相寇准的《寇忠愍公詩集》,范仲淹的《范文正公集》,張舜民的《畫墁集》等都具有鮮明的時代色彩。
明清時期,社會較爲穩定,文化教育繁榮,陝西深厚的人文淵源和歷史傳統在這一時期創造了豐碩的著作成果,不論著者人數還是著作數量,都超過了前代。明代建立以後,奉程朱理學爲官方學術,促進了關學的振興,相繼出現了以呂柟與馮從吾爲代表的關學學者,他們都有關于理學的著作傳世,對清代的關學産生了重大影響。清代則出現了以李顒、李柏、李因篤、王心敬、李元春等人爲代表的關中學者,産生了豐碩的學術成果,著作層出不窮。在戲曲與自然科學方面,明清時期呈現出自由的文化發展氛圍,康海的《中山狼》與王九思的《杜子美沽酒遊春記》等著作對古老的秦腔藝術的發展和傳播作出了貢獻。王徵的《西儒耳目資》《遠西奇器圖説録最》《諸器圖説》等書以介紹西方科學技術爲主,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文獻。明清時期陝西詩文集數量極多,如王九思、康海、呂柟、韓邦奇、王維楨、王心敬、李因篤、李元春等人,皆有别集傳世,爲研究陝西歷史、政治、文學等方面的重要參考資料。
作爲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陝西文化底藴深厚,文脈綿延不絶。陝西的歷代著作不僅是陝西文化建設的寶貴財富,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可資憑藉的歷史遺産。伴隨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陝西也必將再度煥發出歷史的光芒,迎來偉大復興的光輝前景。有鑒于此,我們根據《陝西著述志》《陝西省志·著述志(古代部分)》,彙編陝西歷代著作文獻,收集包括下至晚清時期陝西籍著者著作、客籍著者在陝西撰寫的著作以及以陝西爲題材的各種著作四百余種,按傳統經史子集四部分類,並以時代先後排列,全編影印發行。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夠增强陝西文化自信,有力推動新時代陝西的地方文化建設。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