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 4.0折 ¥ 128 全新
仅1件
作者文爱艺 编;王弘力 绘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7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12-23
风俗,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民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相沿积久而成的风气、习俗,是一系列物质和精神生活中反映出的文化现象。风俗涉及的内容很多,包括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仪礼、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巫术、婚丧嫁娶等。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也是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连环画泰斗王弘力先生倾力画了100幅关于中国古代风俗的的精美彩图,将我国传统的民间风俗进行直观而精美地呈现;每幅画旁题诗一首,有篆书、隶书、行书多种书法体,落款“古代风俗竹枝百首”;并引经据典,从历代民俗典籍中摘录记载,对风俗源流进行考辨——可谓“一画一诗一典故”。让读者在了解该民俗起源及民风民貌的同时,更深入更直观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著名当代作家文爱艺先生,对书的装帧版式进行了独具匠心的设计,全书采用锁线空腔脊,使内文可以完全铺开,得以尽情欣赏美图:展开书籍,左文右图,两两对称,文字部分直排,*左侧是风俗图上的题诗。因为内容关涉中国古代风俗,编者文先生大量采用“中国红”元素,内文文字全部用红色,封面选取日本进口云纹纸,红色纸张中夹杂缕缕丝线,书名采用烫黑工艺。红色封面外包有一张硫酸纸大护封,上端略微露出一截红色封面。硫酸纸正反面采用印银工艺印上两幅代表性风俗图——“穿针比巧”“猜灯谜”,书名和作者采用刮丝网的工艺,以红色呈现。硫酸纸护封套上红色封面,里面的红纸黑字隐约透出,与护封上的红字相互映衬,有着重强调之感。护封上的银色图案若隐若现,呈现朦胧雅致之美。让读者在深入了解中国民俗的同时,还能感受到书籍本身带来的美感。
文爱艺:当代著名作家、翻译家、诗人,诞生于湖北省襄樊市;从小精读古典诗词,十四岁开始发表作品。作品收入国内外六十多家大型报刊及选集;著有《微笑》《春祭》《雪歌》等。其所著、译、编图书,连获4届“中国*美图书”奖;《文爱艺诗集》获“世界*美图书”奖。
王弘力: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沈阳文史馆馆员。历任《辽西画报》《辽西文艺》编辑,辽宁美术出版社编审。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创作大型历史画《牧野之战》,其创作主连环画《十五贯》、《天仙配》等曾荣获全国及省一等奖。其六十多年的艺术创作,特别是连环画创作,形成了他以重视典型人物的塑造、构图严谨准确、人物生动传神的风格。
○○一 [一] 宋 燃爆竹
○○三 [二] 宋 教坊自乐
○○五 [三] 明 拜年送名片
○○七 [四] 唐 饰梅花妆
○○九 [五] 晋 馈春盘
○一一 [六] 宋 宫中赐银幡
○一三 [七] 明 鞭春牛
○一五 [八] 唐 放灯
○一七 [九] 宋 蚕卜
○一九 [十] 明 走百病上城头
○二一 [十一] 清 猜灯谜
○二三 [十二] 清 请紫姑神
○二五 [十三] 元 结羊肠
○二七 [十四] 清 走百病摸门钉
○二九 [十五] 唐 送穷
○三一 [十六] 宋 春社
○三三 [十七] 宋 斗草
○三五 [十八] 宋 迎富
○三七 [十九] 周(郑国) 踏青
○三九 [二十] 晋 流觞赋诗
○四一 [二十一] 北朝 踏青
○四三 [二十二] 唐 内宴冷餐
○四五 [二十三] 宋 担酒上坟
○四七 [二十四] 明 斗百草
○四九 [二十五] 唐 祭扫
○五一 [二十六] 唐 走马射箭
○五三 [二十七] 五代 荡秋千
○五五 [二十八] 清 卖柳条
○五七 [二十九] 唐 浴佛节
○五九 [三十] 宋 挂五彩线
○六一 [三十一] 宋 染红指甲
○六三 [三十二] 辽 射柳
○六五 [三十三] 明 饮菖蒲酒
○六七 [三十四] 清 供钟馗
○六九 [三十五] 金 晒书翻经
○七一 [三十六] 唐 蛛丝乞巧
○七三 [三十七] 宋 穿针比巧
○七五 [三十八] 宋 供摩侯罗
○七七 [三十九] 清 丢巧针
○七九 [四十] 清 拜魁星
○八一 [四十一] 元 盂兰盆道场
○八三 [四十二] 明 放湖灯
○八五 [四十三] 清 荷叶灯
○八七 [四十四] 清 鸡冠花供祖
○八九 [四十五] 辽 屠狗狩猎
○九一 [四十六] 唐 拜新月
○九三 [四十七] 宋 秋社
○九五 [四十八] 宋 钱塘弄潮
○九七 [四十九] 清 供兔儿爷
○九九 [五十] 清 走月亮
一○一 [五十一] 晋 饮菊花酒
一○三 [五十二] 唐 登乐游原
一○五 [五十三] 宋 冬舂
一○七 [五十四] 宋 馈岁
一○九 [五十五] 清 卖春联
一一一 [五十六] 清 喝豆粥
一一三 [五十七] 宋 祭灶
一一五 [五十八] 清 吃灶糖
一一七 [五十九] 清 跳灶王
一一九 [六十] 宋 烧火盆
一二一 [六十一] 宋 照田
一二三 [六十二] 唐 驱傩
一二五 [六十三] 唐 镜听
一二七 [六十四] 宋 儿童卖痴呆
一二九 [六十五] 宋 打灰堆
一三一 [六十六] 明 贴门神
一三三 [六十七] 清 压岁钱
一三五 [六十八] 清 索罗杆
一三七 [六十九] 唐 新妇不跪
一三九 [七十] 清 展示嫁妆
一四一 [七十一] 宋 抓周晬
一四三 [七十二] 唐 折柳
一四五 [七十三] 唐 步障
一四七 [七十四] 元 驿站送信
一四九 [七十五] 宋 茶贩
一五一 [七十六] 金 货郎担
一五三 [七十七] 明 磨镜
一五五 [七十八] 清 拉车卖酒
一五七 [七十九] 唐 骑驴打球
一五九 [八十] 唐 相扑
一六一 [八十一] 宋 蹴鞠
一六三 [八十二] 宋 捶丸
一六五 [八十三] 明 妇女踢球
一六七 [八十四] 明 放纸鸢
一六九 [八十五] 清 打陀罗
一七一 [八十六] 汉 六博
一七三 [八十七] 唐 双陆
一七五 [八十八] 汉 弄剑与踏杯舞
一七七 [八十九] 唐 西域歌舞
一七九 [九十] 宋 瓦子内说书
一八一 [九十一] 宋 傀儡戏
一八三 [九十二] 宋 酒楼唱曲
一八五 [九十三] 清 高跷
一八七 [九十四] 清 子弟书
一八九 [九十五] 清 太平鼓
一九一 [九十六] 清 盲人走街卖艺
一九三 [九十七] 唐 刺青
一九五 [九十八] 晋 斗鸡
一九七 [九十九] 明 猴戏
一九九 [一百] 清 斗蟋蟀
二○一 [文爱艺] 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