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同步辅导教材:2014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逻辑零基础高分辅导
  • 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同步辅导教材:2014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逻辑零基础高分辅导
  • 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同步辅导教材:2014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逻辑零基础高分辅导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同步辅导教材:2014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逻辑零基础高分辅导

1 九品

仅1件

黑龙江大庆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慕泽 著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4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2-2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书脊左上角一个3毫米的小褶皱
书是用来看的,不要吹毛求疵哈
正版  自己买的,有几处学习痕迹,学习没坚持住
转给有毅力的同学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慕泽 著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4
  • 版次 1
  • ISBN 9787111421122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同步辅导教材:2014年MBA、MPA、MPAcc管理类联考逻辑零基础高分辅导》是为未经任何逻辑知识专门训练,即所谓零基础的考生提供的综合能力逻辑测试考前辅导用书。编者是这一领域的资深专家,在对历年真题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努力培养考生的日常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注重各类逻辑试题解题技巧的应用,帮助考生切实提高解题能力。
【作者简介】
陈慕泽,上海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系学术委员会委员,逻辑教研室主任,教育部研究基地、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学会形式逻辑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逻辑学会现代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逻辑学会副会长。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自1996年至2009年参与并负责MBA全国统考逻辑命题。
【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综合能力逻辑测试的特点和试题基本分类
第一节综合能力逻辑测试的特点
第二节综合能力逻辑试题的基本分类
一、逻辑试题恰当分类的意义
二、什么是(纯)知识型逻辑试题以及为什么综合能力考试不测试此类试题
三、什么是“(知识)强相关”型逻辑试题
四、什么是“(知识)弱相关”型逻辑试题
五、“强相关”与“弱相关”型试题的共同之处和区别
六、什么是“独立能力型”逻辑试题
七、A类和B类:综合能力逻辑试题的基本分类和不同的应对方略
附录1A近四年MBA逻辑真题类与型的数目与比例统计

第二章如何应对B类题
第一节强相关逻辑知识要点
一、连接词:“非”、“且”、“或”(“要么……要么”)、“则”
二、条件关系
(一)充分和必要
(二)条件关系的四种情况
(三)条件关系的日常语言表达
(四)用“→”表达(充分、必要)条件关系
(五)逆否式
(六)“除非……否则”的准确刻画
(七)综合样题
三、四个重要的等值公式
(一)公式的等值
(二)德摩根律
(三)条件关系的否定
(四)“或”与“则”的等值置换
(五)综合样题
四、命题推理的基本规则
(一)“→”:“则”的推理规则
(二)“∨”:“或”的推理规则
(三)“要么……要么”的推理规则
(四)二难推理
(五)综合样题
五、对当关系和对偶关系
(一)直言命题对当关系
(二)模态对当关系
(三)算子、量词的对偶和否定
(四)综合样题
第二节强相关知识点在应试中的综合运用

第三章如何应对A类题
第一节综合能力逻辑应试要关注的若干要点
一、试题结构
二、试题难度
三、快速准确地阅读和理解题干
(一)区分相干信息和不相干信息
(二)抓住关键信息
(三)抓住关键概念
(四)简约概括
(五)带着问题读题干
四、如何应对干扰项
五、如何理解“如果为真”
六、“能”和“最能”
七、选择与排除
八、解题之扣
九、重复出现的考点
十、若干解题要领
十一、综合能力逻辑考试的命题依据
第二节综合能力逻辑测试的七种题型及其应对
一、论证辨析
(一)相关知识点
什么是推理
形式推理和非形式推理
反例:形式推理无效性的判定
什么是论证
(二)什么与评价一个论证相关
(三)如何确定一个论证的假设
(四)如何加强一个论证
(五)如何削弱(质疑)一个论证
二、语义辨析
(一)理解
(二)概括
(三)评价
(四)解释
(五)识别
(六)确定争论焦点
(七)核对
(八)综合样题
三、逻辑推断
(一)直接推断
(二)复杂推断
(三)分析性推理
四、谬误辨析
(一)相关知识点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定义和划分
欧拉图方法
类和集合体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预设
(二)定义不当
(三)混淆概念
(四)自相矛盾
(五)不当两不可
(六)非黑即白
(七)诉诸无知
(八)以偏概全
(九)不当类比
(十)集合体误用
(十一)强置因果
(十二)倒置因果
(十三)样本不当
(十四)循环论证
(十五)形式谬误
五、类比辨析
(一)类比评价
(二)确定类比对象
(三)结构和方法类比
(四)谬误类比
(五)自涉和互涉
六、数字比例
七、因果关系
(一)求因果五法
(二)样题分析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书脊左上角一个3毫米的小褶皱
书是用来看的,不要吹毛求疵哈
正版  自己买的,有几处学习痕迹,学习没坚持住
转给有毅力的同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