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氏春秋全译(上、下)
  • 吕氏春秋全译(上、下)
  • 吕氏春秋全译(上、下)
  • 吕氏春秋全译(上、下)
  • 吕氏春秋全译(上、下)
  • 吕氏春秋全译(上、下)
  • 吕氏春秋全译(上、下)
  • 吕氏春秋全译(上、下)
  • 吕氏春秋全译(上、下)
  • 吕氏春秋全译(上、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吕氏春秋全译(上、下)

14 1.8折 78 八五品

库存2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吕不韦 著

出版社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23

凯利D淘书吧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吕不韦 著
  • 出版社 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3
  • 版次 1
  • ISBN 9787221083715
  • 定价 7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781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
【内容简介】
  《吕氏春秋全译(上下)(修订版)》包括《吕氏春秋(上)》和《吕氏春秋(下)》,《吕氏春秋》,亦称《吕览》,为秦相吕不韦集门客各著所闻而成。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共26卷,160篇,为杂家代表作之一。春秋战国时,诸子为宣传和实现其政治主张,不少人潜心于著书立说或聚徒讲学。他们总结历史上王朝的兴衰得失,总结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学说,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家”。但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的特殊原因,尤其是严格的师承关系,各家墨守家法,互相攻讦,水火不容。在秦势强大、行将统一中国的大环境中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已渐告结束,各派学者汇集一堂的可能性已经出现,他们中的一些人能聚在吕不韦身边,各抒己见,集成一书,是以杂家的代表作《吕氏春秋》应时而生。当中既有儒家和道家思想,又有墨家和法家思想,也有阴阳家和纵横家思想,其他如名家、兵家、农家、小说家等派,无不在书中占有一席之地,相安地汇集在一起,不仅能与各家相表里,而且有出于各家之上者。
【作者简介】
  吕不韦(?-公元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大臣,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滑县)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王位,任秦朝相邦,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其门客有三千人。即《吕览》。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目录】
前言
吕氏春秋序
孟春纪第一
孟春
本生
重己
贵公
去私
仲春纪第二
仲春
贵生
情欲
当染
功名(一作由道)
季春纪第三
季春
尽数
先己
论人
圜道
孟夏纪第四
孟夏
劝学(一作观师)
尊师
诬徒(一作诋役)
用众(一作善学)
仲夏纪第五
仲夏
大乐
侈乐
适音(一作和乐)
古乐
季夏纪第六
季夏
音律
音初
制乐
明理
孟秋纪第七
盂秋
荡兵(一作用兵)
振乱
禁塞
怀宠
仲秋纪第八
仲秋
沦威
简选
决胜
爱士(一作慎穷)
季秋纪第九
季秋
顺民
知士
审己
精通
孟冬纪第十
孟冬
节丧
安死
异宝
异用
仲冬纪第十一
仲冬
至忠
忠廉
当务
长见
季冬纪第十二
季冬
士节
介立(一作立意)
诚廉
不侵
序意(一作廉孝)
有始览第一
有始
应同(原作名类)
去尤
听言
谨听
务本
谕大
孝行览第二
孝行
本味
首时(一作胥时)
义赏
长攻
慎人(一作顺人)
遇合
必己(一作本知,又作不遇)
慎大览第三
慎大
权勋
下贤
报更
顺说
不广
贵因
察今
先识览第四
先识
观世
知接
悔过
乐成
察微
去宥
正名
审分览第五
审分
君守
任数
勿躬
知度
慎势
不二
执一
审应览第六
审应
重言
精谕
离谓
淫辞
不屈
应言
具备
离俗览第七
离俗
高义
上德
用民
适威
为欲
贵信
举难
恃君览第八
恃君
长利
知分
召类
达郁
行论
骄恣
观表
开春论第一
开春
察贤
期贤
审为
爱类
贵卒
慎行论第二
慎行
无义
疑似
壹行
求人
察传
贵直论第三
贵直
直谏
知化
过理
壅塞
原乱
不苟论第四
不苟
赞能
自知
当赏
博志
贵当
似顺论第五
似顺
别类
有度
分职
处方
慎小
士容论第六
士容
务大
上农
任地
辩土
审时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