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当代中国人文大系)9787300125480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当代中国人文大系)9787300125480

42.13 38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浦东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法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25480

出版时间201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9787300125480

上书时间2024-01-17

书匠老刘的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法,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国务院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学,审美文化,思想史。主要著作有:《美学导论》、《美学的中国话语》、《中国美学史》、《中国美学目前的体系性著作研究》、《20世纪西方美学史》、《20世纪中西美学原理体系比较研究》、《走向优选化时代的文艺理论》、《中国艺术:历程与精神》、《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艺术学卷)》、《佛教艺术》等。 

目录
韩文版序
引言 中西美学比较:缘起、内容、意义
一、比较潮流的兴起
二、本在范式冲撞中的美学
三、中国美学走向现代形态的背景
四、中西美学比较:方法、内容、意义
章 中西文化的基本精神
节 有与无
第二节 形式与整体功能
第三节 明晰与模糊

第二章 中西美学的整体比较
节 中西美学的存在形态
第二节 中西美学理论的结构方式
第三节 中西美学的历史发展

第三章 和谐:中西文化理想追求的审美凝结
节 中西和谐的不同起源
第二节 中西和谐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中西和谐的美学表现
第四节 中西美学和谐的不同走向

第四章 悲剧:中西文化内在困境的审美凝结
节 悲剧意识的定义和中西形态
第二节 保存与毁灭:中西爱情悲剧意识
第三节 护礼与求真:中西悲剧意识的不同侧重

第五章 崇高:中西文化超越意向的审美凝结
节 崇高的核心及其在中西文化中的展开
第二节 西方崇高的诸形态
第三节 中国崇高理论的诸形态

第六章 荒诞与逍遥:中西文化自由极境的审美凝结
节 抗争、自由、荒诞
第二节 退隐、逍遥、梦幻感

第七章 文与形式及其深人:中西审美对象结构理论
节 文与形式
第二节 文与形式的展开
第三节 多层结构的审美对象
第四节 人体结构的审美对象

第八章 典型与意境:中西审美对象的最高境界
节 典型与意境及其文化精神
第二节 典型及其历史演化
第三节 意境及其历史演化

第九章 中西美学的创作理论
节 摹仿自然与心师造化
第二节 想象与内游
第三节 直觉与兴

第十章 中西美学的灵感理论
节 确然神赐与宛如神助
第二节 天才与人品
第三节 无意识与参悟

第十一章 中西美感的主体构成
节 中西美感主体构成的初型
第二节 中西美感主体构成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中西美感主体构成的定型与转向

第十二章 中西审美的具体方式
节 观照方式:游目与焦点
第二节 体悟与认识
第三节 去除情欲与激发情欲
第四节 心向往之与双向超越

后记
附录一 主要西方人物原名及生卒年表
附录二 主要西方概念中英对照表
本版附录一 一次关于中西美学比较的中韩对话
本版附录二 比较文化学:缘起、内容、方法
本版附录三 从中西印思想比较,看何以西方率先进入世界现代性进程
本版附录四 比较美学:中国与世界
本版附录五 中西美学原理著作的整体比较 

内容摘要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从文化精神的角度研究中西美学。作者从文化范式入手。在把握中西美学基本精神和对中西美学作宏观整体比较的前提下,切入到中西美学中“和谐”、“悲剧”、“崇高”、“荒诞与逍遥”、“文与形式”、“典型与意境”等基本概念,以及“创作理论”、“灵感理论”、“灵感的主体构成”和“审美具体方式”等具体问题。并结合了大量的中西艺术实践,作了观念的梳理与理论的分析概括,来寻找横跨不同范式之间的共同规律。文化精神是一文化中一切时代、一切思想的总和。 

媒体评论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从独具慧眼的本体概念比较出发逐层展开,对中西文化精神濡染下的中西美学传统做了独到而完整的阐释,在20世纪中国比较美学研究领域应有不容置疑的经典意义。
    ——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是根据东西文化的差异,通过对美的意识差异的比较文化哲学性的方法而创作出的力作……如果说之前出现的中国美学相关书籍过度地使用了罗列法的话,那么张法教授的书则是用哲学性与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心理等周边脉络将其充实。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对本书的印象的话,则是既丰富又简洁。
    ——李承焕(韩国高丽大学哲学系教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