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偏见到仇恨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从偏见到仇恨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2.14 5.5折 58 全新

库存1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 马修·威廉斯著 姜伟 译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82557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29692548

上书时间2025-01-09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我们如何理解仇恨?偏见到仇恨之间有多远的距离?

全世界范围内恶性事件频发,从言论到行动,那些极端主义者肆意宣泄自己的愤懑,对他人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是什么激发他们心生恶念,又是什么促使他们将恶意付诸行动?

作为一名专业的犯罪学家,也是仇恨犯罪的受害者,作者马修·威廉斯教授对仇恨犯罪有着20年的深入研究,在这本书里,他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和实验数据,从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及犯罪学的角度,深入挖掘了偏见和仇恨形成的深层原因,深度剖析了偏见和仇恨交集的“临界点”和 “引爆点”,为我们阐释了偏见思想如何演变为仇恨行为,触发事件又是如何影响仇恨的消长,网络如何激化仇恨暴力行为的增长,如何分析及有效地预防等,让读者深入了解极端社会事件背后的逻辑,理解人类的心理发展路径,学会从自身角度进行反思,从情绪端进行控制,从而有效降低负面情绪可能带来的伤害。



作者简介

[英]马修·威廉斯(Matthew Williams)


犯罪学教授,曾在仇恨犯罪、网络犯罪、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发表多篇论文。他为英国内政部,英国司法部,英国外交、联邦和发展事务部,美国司法部和谷歌等机构提供咨询和研究,曾在《卫报》《泰晤士报》《洛杉矶时报》《科学美国人》《新科学家》等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


姜伟


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文学硕士。曾在《英语辅导报(大学版)》《阳光英语》等报刊发表文章和诗歌、散文翻译作品数十篇。翻译出版《七人团队敏捷管理手册》等。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


002 第1章 仇恨意味着什么


    什么是“仇恨”?


    为怀恨者进行心理侧写


022 第2章 仇恨计数


    如何计数,何时计数


    仇恨犯罪数量在上升吗?


048 第3章 大脑与仇恨


    柔软的灰色盔甲之下


    在大脑中定位仇恨


   那些引发仇恨的大脑区域


第二部分


088 第4章 我的大脑与仇恨


    找一个使用脑部扫描仪的神经学家


    不尽如人意之处


超越大脑


108 第5章 群体威胁与仇恨


    群体威胁监测机制


    我们的生理习性与威胁


     社会、竞争与威胁


     文化机器、群体威胁与偏见


     威胁感的消除


     超越威胁


149 第6章 创伤、包容与仇恨


   “普通”仇恨犯罪者


   “特殊”仇恨犯罪者


179 第7章 触发事件与仇恨的消长


     发现仇恨的触发条件


     心理机制与触发事件


第三部分


212 第8章 仇恨的亚文化


     追求意义和极端仇恨


     勇士心理学


235 第9章 机器人程序和网络投饵人的崛起


     我们输入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网上有多少仇恨言论?


     隐匿的极端伤害


     法律能阻止仇恨言论的产生吗?


     社交媒体能阻止仇恨言论的产生吗?


     我们能阻止仇恨言论的产生吗?


268 第10章 言语仇恨与行为仇恨


     极右翼游戏规则的改变者


   “有实际行动的信息”


294 第11章 从偏见到仇恨的临界点及其预防


     预测下一次仇恨犯罪


     遏阻仇恨行为的7项措施


     20年的研究工作对我的启示


322 后记


330 致谢 


333 文后附图 



内容摘要

我们如何理解仇恨?偏见到仇恨之间有多远的距离?


全世界范围内恶性事件频发,从言论到行动,那些极端主义者肆意宣泄自己的愤懑,对他人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是什么激发他们心生恶念,又是什么促使他们将恶意付诸行动?


作为一名专业的犯罪学家,也是仇恨犯罪的受害者,作者马修·威廉斯教授对仇恨犯罪有着20年的深入研究,在这本书里,他通过大量的真实案例和实验数据,从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及犯罪学的角度,深入挖掘了偏见和仇恨形成的深层原因,深度剖析了偏见和仇恨交集的“临界点”和 “引爆点”,为我们阐释了偏见思想如何演变为仇恨行为,触发事件又是如何影响仇恨的消长,网络如何激化仇恨暴力行为的增长,如何分析及有效地预防等,让读者深入了解极端社会事件背后的逻辑,理解人类的心理发展路径,学会从自身角度进行反思,从情绪端进行控制,从而有效降低负面情绪可能带来的伤害。



主编推荐

[英]马修·威廉斯(Matthew Williams)

犯罪学教授,曾在仇恨犯罪、网络犯罪、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发表多篇论文。他为英国内政部,英国司法部,英国外交、联邦和发展事务部,美国司法部和谷歌等机构提供咨询和研究,曾在《卫报》《泰晤士报》《洛杉矶时报》《科学美国人》《新科学家》等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

姜伟

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文学硕士。曾在《英语辅导报(大学版)》《阳光英语》等报刊发表文章和诗歌、散文翻译作品数十篇。翻译出版《七人团队敏捷管理手册》等。



精彩内容

序言 

 

仇恨是人类天生就有的吗?旅程之初,我问了自己一个类似的问题:“那些攻击我的人在生物学上是否存在什么因素,导致了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实施仇恨行为?”这种可能性既令人欣慰又令人不安。这将我和攻击我的人区分开来,明确地表示我们是两路人,但这也意味着理解仇恨是一个比预想中更加棘手的问题。我们用这个问题引出本书的开头可谓恰如其分。进行关于先天和后天的争论对理解仇恨至关重要,就像理解我们何以为人一样关键。

大多数仇恨犯罪者都相当平凡,泯然于众人。他们普普通通,既像你,又像我。他们并不都是病态的,也不都是大众媒体所描述的怪物。产生偏见和仇恨的基础存在于每个人身上。

我们都有着根深蒂固的偏好,对与自己相似的人,我们会惺惺相惜。这种类聚特征不仅在人类身上十分常见,在其他物种身上也颇为寻常。在人类远古的历史上,我们的祖先早就进化出了这种特质,以确保自己的族群繁衍生息,并和他人建立起紧密的纽带关系, 促进信任与合作,这对早期人类的生存而言至关重要。尽管当今人类的生存压力已不同以往,但我们还是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人类倾向于偏袒自己群体中的人,而不是外部群体中的人。无论我们有多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都无法回避,因为事实就是如此。

科学家们已经证明,可以从人类大脑中观察到这种特质所带来的可能性后果。以前,医生们只有敲开人的脑壳才能一窥头盖骨下的秘密,如今,这种原始的方法已成为历史。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作为可以识别大脑肿瘤存在的扫描技术,现在正被用于生成大脑的三维图像,显示大脑对外部刺激(如照片)的实时反应。在某些条件下,我们对“我们”的偏爱会转变成对“他们” 的习得性厌恶。人们已经通过技术发现了人类大脑中涉及这一过程的信号。

那些声称自己对黑人没有偏见的人可能会被其大脑信号出卖。神经科学研究证明,受试者看到白人和黑人的照片时,大脑活动出现了差异。大脑中与无意识偏见最相关的区域,即杏仁核,同时与恐惧和侵犯行为有关,这一发现令人十分惊讶。杏仁核是“预备好的”的恐惧(即我们能迅速认识到的恐惧)和习得性恐惧形成的地方。要理解这两者的区别,你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对蜘蛛及蛇的恐惧和对考试及牙医的恐惧有什么不同。研究表明,当大脑处理深肤色的人的图像时,杏仁核会产生恐惧反应(这一发现既适用于白人实验对象,也适用于黑人实验对象)。但是如果你认为我们大脑的某些部分生来如此, 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为了研究大脑在自然环境中的状态,心理学家考察了幼儿之间的交流方式,随后发现,成年人对其他群体的看法,对那些几乎完全没有社会化的幼儿来说,基本没有影响。通过观察儿童玩耍的行为,人们发现是进化在起作用。儿童从3岁左右开始就认识到了群体的存在,并且会形成偏好。在两个群体当中,人们通常会偏好其中的一个。

是女孩还是男孩;是红队成员还是蓝队成员;是海绵宝宝的粉丝还是小猪佩奇的粉丝——这些群体的定义并不重要(事实上,对远古的人类祖先来说,由于迁徙范围有限,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太可能体现在肤色上),但是孩子们会因为担心被排除在他们自认为所属的群体之外而变得焦虑。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儿童,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偏好内群体(ingroup)而排斥外群体(outgroup),也不会将对内群体偏好转变为针对外群体的有害行为。他们不会因为自己属于某个群体而在儿童乐园里偷他人的玩具或发动部落战争。但是,他们可能只会与内群体的成员分享玩具,除非我们鼓励他们进行更广泛的分享。

学龄后儿童之间的互动是发生社会环境中的,那要比儿童乐园复杂得多。从10岁左右开始,儿童的判断力便会空前地提高,这意味着他们开始了解社会是如何按照等级分层的。竞争似乎无处不在,并会引发互动中的每一个开端和转折,开始左右儿童之间的游戏和更加普遍的行为。孩子们仍然十分重视自己的内群体身份,比如谁属于自己的群体,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敏锐地识别出谁不属于自己的群体。这个时候,儿童对内群体的偏好可能就会开始成为一颗种子,最终会变成对外群体的偏见,即便外群体是由与内群体成员高度相似的个体组成的。

经典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普通”白人中产阶级男孩被放置到他们之前没有接触过的群体成员当中时,他们会迅速对彼此形成基于群体成员身份的偏见。即使两组成员的身份相似(比如,所有男孩都是属于白人中产阶级),这种情况也会发生。不同的群体第一次接触时就会产生竞争,在食物等资源匮乏的情况下,竞争尤为激烈。冲突是必然存在的,如果资源分配不均,冲突就会爆发。但是群体的划分并非根深蒂固,跨越障碍并不是很难。如果给两个群体一个共同的问题,让他们一起克服,他们就可以忘记分歧,团结起来,完成造福于所有人的工作。

青春期的人们,往往会将对其他群体的负面想法转化成极其有害的行为。针对外群体成员的偏见和仇恨可能在这个时期开始变得根深蒂固。偏见的激化并非不可避免,但是,倘若处理不当,仇恨则可能成为常态。我们的内心都存在偏见的萌芽,但是它在一系列特定的外部条件之下才会变成偏见。促成这种情况的因素包括经济衰退或政治分裂,以及那些人们在童年时期受到保护、不受其害, 却在成年早期不堪重压、深受其害的事情。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 比如同辈人的不良行为准则和价值传播,缺乏与外群体面对面的日常接触,暴露于颠覆性亚文化和非主流网络媒体中,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偏见的种子会迅速发芽,滋生仇恨。话虽如此,但并非每个身处青春期火药桶里的人都会实施疯狂的仇恨犯罪。

好消息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学会了压制偏见。一些研究人员指出,人类的“文明进程”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人在带着偏见进行思考时会感到羞愧。经过数百年的社会变革,在民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等的推动下,以不利于社会某些群体的方式进行思考和行事已经变得让人无法接受,尤其是不利于那些众所周知的、在社会结构上已然处于劣势的群体。

但压制偏见需要付出心理能量。有人可能会争辩说,他们不必压制任何偏见,因为他们原本就没有偏见(难道这不是一种压制吗?),但是,当我们在一刹那间将某一群体中的某个人和某种负面特质联系起来时,许多人都会小心地纠正自己的想法。这种抑制机制即便存在,也可能会在某些条件下失效,使某些人更快地产生对某一群体的仇恨。



媒体评论

这本书给了我很大启发。关于“人为什么会有莫名其妙的仇恨”这个问题,作者的讲述让我有了更深度的思考,也从科学的角度给出了更合理的解释。

                                      ——知名作家、《心理罪》作者   雷米

 

它充满智慧,令人感到平和;它有说服力,且充满恻隐之心。

——罗宾·英斯(Robin Ince),英国喜剧演员、作家

本书行文优美,我极力推荐。

——雨果·里夫金德 (Hugo Rifkind),《时代》杂志专栏作者

这是一本重要之书,它让人着迷,令人信服。作者的笔调充满了同理心与智慧。

——莎加· 米尔扎(Shazia Mirza),英国喜剧演员

这本书令人沉醉其中……是一部读起来令人扼腕却又让人充满希望的作品。

——《标准晚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